资源描述
水泵安装工程方法
一、施工程序(见下图)
二、主要工序质量要求
1、检查泵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基础验收记录。
2、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清点零部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
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
核对输送特殊介质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
3、与泵连接的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不得由泵承受管道的重量。不得有因强行组对产生的应力,并通过检查管道连接后联轴节对中数据的变化来验证。
4、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管道上进行焊接和气割,以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5、泵必须在有介质的情况下进行试运转,不得空转。
6、管道泵、共轴式泵、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和其它泵在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应拆卸。
7、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泵的主要零件、部件的表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
8、泵安装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项目
平面位置允许偏差
(mm)
标高允许偏差
(mm)
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
系
±10
+20 , 10
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
系
士 2
±1
9、整体安装的泵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纵向偏差不应大于0.10/10 ;
解体安装的泵纵、横向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泵水平度的测量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
10、联轴节对中
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轴线倾斜、端面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时应符合引用标准A中第五章第三节的规定。
端面间隙:
轴线倾斜:
径向位移:
应以表格形式给出每台设备的联轴节对中数据。
11、转子及其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平衡盘、推力盘、轴向总间隙,应符合图样或文件)的规定。
12、高转速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随机文件的规定。
以上,11〜12两条的要求应以简图形式画出)
13、轴瓦间隙(滑动轴承)
顶间隙:
侧间隙:
瓦背过盈值:
应以表格形式给出每台设备轴承间隙数值。
14、密封间隙
根据密封形式,注明密封各部间隙和接触要求;
密封件组装后,转子应能转动灵活,轴向转动应符合要求。
应以表格形式给出每台设备密封间隙数值。
三、单体试车
1、试运前的检查
(1 )驱动机已单独试运2小时合格,转向与泵的转向一致;
(2) 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
(3 )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随机文件规定;
(4) 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5) 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6) 入管应加过滤网。
2、泵启动时符合下列要求:
(1) 打开入阀,关闭出阀;
(2) 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必须灌满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可不灌注液体);
(3) 先点动驱动机,观察转动方向,听有无不正常声响。
(4) 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出阀关闭不宜超过3分钟,转速正常后,应逐渐打开出阀,调节到设计工况运行。
(5) 尽量用水为介质试运,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转4小时;
3、泵停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关闭出、入阀门,切断电源;
(2) 待泵冷却后,依次关闭附属系统润滑油和冷却水等)阀门;
(3) 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泵和管道,防止堵塞;
(4) 应放净泵体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4、试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开车时15分钟记录一次,一小时后,每小时记录一次;
(2) 电流、电压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3) 轴承振动和轴窜量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4) 滑动轴承温升<35 C,最高温度<70 C;
(5) 滚动轴承温升<40 C,最高温度<80 C;
四、交工技术文件
交工时,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1) 在安装过程中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
(2) 设计变更的有关资料;
(3 )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4)安装记录;
(5 )试运转记录;
(6) 其它有关资料等。
五、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见下表:
序号
工序名称
控制点等级
备注
1
基础验收
AR
2
开箱检验
AR
3
设备安装(找平找正)
CR
4
隐蔽工程
AR
5
机器拆检组装
CR
6
联轴节对中
BR
7
单体试车
AR
说明:A级为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共检项目
B级为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双方共检项目
C级为施工单位自检项目
R为检查项目有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