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练习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57704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二则《郢人》《伯牙善鼓琴》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四、 阅读《郢人》,完成以下习题 1、 以下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而斫之 〔 听任 〕 B尽垩而鼻不伤 〔削尽〕 C郢人立不失容 〔改变脸色〕 D吾无以为质矣 〔人质〕 2、 以下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顾谓从者曰 元方入门不顾 B自夫子之死也 请得自杀 C吾无与言之矣 大言数主之失 D吾无以为质矣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以下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郢人》节选自《庄子·徐无鬼》,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本文主要通过庄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关于死去的惠子的怀念和不舍。 C本文通过讲述了郢人与叫石的匠人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合作默契的挚友的重要性。 D“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是郢人在感慨自己与石的匠人间的情谊。 4、 翻译以下句子 (1) 郢人垩漫其鼻端假设蝇翼,使匠石斫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伯牙善鼓琴》,完成以下习题: 1、 以下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乃援琴而鼓之 拿 B卒逢暴雨 突然 C吾于何逃声哉? 逃避 D伯牙所念 怀念 2、 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钟子期辄穷其趣 歆辄难之 B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假设泰山 C钟子期必得之 吏不能得 D志在登高山 子之听夫之志 3、 以下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列御寇著。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道家人。 B本文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故事,来说明了,两个在音乐造诣很高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C“吾于何逃声哉?〞说明了钟子期对伯牙看破他的想法,内心很痛苦,但又无处可逃的无奈。 D本文描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从而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知音〞。 4、 翻译以下句子 (1) 子之听夫之志,想象犹吾心。吾于何逃声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