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双基积存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讶〔yà〕 洞穴〔xuè〕 抽回〔chōu〕
铸〔zhù〕 得逞〔chěnɡ〕 仿佛〔fú〕
垧〔shǎnɡ〕 翠绿〔cuì〕 丈量〔liánɡ〕
D.缠线〔chán〕 老茧〔jiǎn〕 纹络〔luò〕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在括号里。
〔1〕左手大姆指没有指甲。〔 〕
〔2〕手裂帖胶布涂手油多好?〔 〕
3.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B.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
C.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D.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4~8题。
父爱从不曾卑微
葛 闪
①见过一个城市漂泊者,是在小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他蜷缩在被繁华冷却了的一隅里,满脸沧桑、胡碴丛生,蜷缩着一条腿,瘫坐在地上。面前,是一个缺了口的蓝边碗,里面零零散散地躺着一些硬币。除此而外,和很多城市乞讨者一样,他身前的地面上,也铺有一张叙说凄惨遭遇的纸张。
②又是一个可怜的城市漂泊者!我不自觉地将脚步挪向他,从钱包里拿出了一张十元面额的纸币,蹲下身子,本想将钱放在他面前的蓝边碗里,又怕一不留神被风给吹走了,于是就轻轻塞到他的手中,轻声说:“兄弟,拿好了。〞
③他突然怔住了,就那么呆呆地望着我,满脸的惊异。良久,才伸出那双尽是被沧桑描摹得枯黑的手,接过我手中的十元钱,又紧紧握住我的双手,沙哑着嗓子向我道了声谢谢。
④或许,他面前的蓝边碗里,很少有像今天这样有过十元面额的钱币;抑或很少有人蹲下身子,将钱轻轻放到他的手中。要不然,他沙哑的声线里,怎会有显然的哽咽的味道存在?
⑤我点了点头,刚想缩回手站起来离开,却发现他仍然紧握住我的双手,眼神里倏地溢着乞求的色彩,轻声对我说:“大哥,求你件事好吗?〞说完,他将手指向不远处,一个倚靠在商场墙角的正在看书的小男孩。“那是我儿子,早就辍学了,但这孩子不省心,还是喜爱看书。〞
⑥“你是想我买本书给孩子看看?〞我自认为读懂了他的心思。
⑦“不不不,〞他不断地摆着双手,“哪敢呢,俺不敢麻烦大哥您。俺就是想,等会儿我把孩子叫到我身边看书,然后您能把刚刚叫我‘兄弟’的那句话,再当着他的面说一遍吗?〞说完,又将十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
⑧这下,轮到我犯糊涂了。他看出了我的不解,赶忙向我解释了起来。
⑨他说他在好几个城市都漂泊过,天天收获的除了微薄的施舍,更多的是城里人对他的白眼和鄙视,甚至是辱骂。不管如何,他从来都没落过一滴泪,因为这些,他都能撑住。更因为,他不想让儿子看到他的伤痛;然而,他撑不住的是,在他决定带着孩子漂泊之前,就和儿子说过,这个世界好人很多,温暖很多。然而,无情的现实,却总是让儿子被城里人的冷漠包围着。他不想让儿子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种下冷酷的种子。他更想的是,让儿子幼小且冰冷的内心里,能有阳光照进,能有温暖慰藉。
⑩他说完时,我的鼻端酸酸的,立马就点了点头,起身暂时离开。
⑪当我看着他将儿子叫唤过来时,就装作不经意地经过,然后又装着看了看他们身前叙说遭遇的纸张,从钱包里抽出了张面额五十的纸币,塞到了他枯黑的手中,郑重地对他说:“兄弟,拿好了。〞
⑫这次,是我紧紧地攥住了他的双手。临走的时候,我还亲昵地摸了摸他儿子的头。
⑬当我的身影快要从他的视线里消失时,我回头一望,看见他和儿子在说着什么。他的儿子,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那张微黑且满是灰尘的小脸上,溢满了笑容,像是暖暖的阳光,有着甜甜的味道。
⑭我知道,这个叫做父亲的城市漂泊者,在生活和现实的逼迫下,即使再贫困,因了一份爱,亦不会掉下一滴眼泪;即使再卑微,亦因了一份爱,变得高如山岳,重胜千钧。
〔选自《知识窗·往事文摘》2012年2月〕
“我〞做一件什么事情?他请求“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段和第⑪段画线句蕴涵的情感有何不同?
第②段画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⑪段画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来描写父亲。请任选一种,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段的议论有何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
9.【写法借鉴】一个人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本文从一双手的角度,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艰难创业、默默奉献的林业工人的形象。
【片段仿写】仿照本文写法,写一段话,要求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然后运用一到两种表达方式,通过描写人物外貌,来塑造人物的形象。〔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穴〞应读xué。
2.答案:〔1〕姆-拇 〔2〕帖-贴
3.【解析】选A。此项中的各种手分类不同,不能都用顿号表示并列,“老手、嫩手〞是一类,“黑手、白手〞是一类,“粗手、细手〞又是一类,它们之间应用逗号。
4.【解析】请求“我〞做的事,可以从选文第⑦段父亲的语言中进行概括。他请求“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可以从第⑨段结尾句找到答案。
答案:让“我〞当着孩子的面把钱塞给他,并说句“兄弟,拿好了〞。目的是让儿子幼小且冰冷的内心里,能有阳光照进,能有温暖慰藉。
5.【解析】体味句子的思想感情要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前文的“我〞对这个漂泊汉只是一般意义的同情;而后文的“我〞得知这位父亲请求“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后,对他更多的是尊重。
答案:对城市漂泊者的同情和同情。 对这位父亲良苦用心的尊重和感动。
6.【解析】从“溢满了笑容,像是暖暖的阳光〞一句,可以推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要围绕“暖暖〞“甜甜〞,分析孩子内心的情感。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孩子的笑容比喻为暖暖的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内心的温暖与喜悦。
7.【解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作用要围绕父亲的性格或心理分析。
答案:示例1:外貌描写:“他蜷缩在被繁华冷却了的一隅里,满脸沧桑、胡碴丛生,蜷缩着一条腿,瘫坐在地上。〞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饱经沧桑的漂泊汉形象,为下文“我〞的做法作铺垫。
示例2:动作描写:“良久,才伸出那双尽是被沧桑描摹得枯黑的手,接过我手中的十元钱,又紧紧握住我的双手,沙哑着嗓子向我道了声谢谢。〞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内心的惊异和对“我〞的感激之情。
8.答案:照顾题目,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深入中心:再贫穷的父亲,对孩子的爱也高如山岳,重胜千钧。
9.答案〔示例〕: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表妹最招人喜爱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整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有什么要求时,就用两只眼睛企求地望着你,你的心一下就软了,就只好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