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演练方案
为提高全校教师面对疫情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过程,完善和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保障开学后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决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战演练,模拟开学后一天的各个环节以及突发应急事件时的工作流程,使一日流程清晰化、规范化,提高学校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战演练前,校长让参加演练的全体教师先熟悉演练流程及规范的消杀消毒和测温操作方法。并且对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部署,对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流程一:清晨校园消杀消毒
防疫消毒人员:提前30分钟到岗,在校门进行测温、消毒、登记、更换工作服,之后准备消杀器械和勾兑消杀药剂,进行消杀工作。校门铺设消毒地毯,对入校人员进行鞋底和车轮消毒。
值勤教师提前20分钟到校,校门设置监测点,由保安人员负责为值班教师测温,教职工测温无问题后,方可入校。
日常教室卫生消毒情况演练
各班级值班教师每天提前20分钟到教室,对门把手里、外进行消毒;教室卫生死角彻底消杀消毒;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流程二:学生入校
由值勤教师和保安人员组成的护导队,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检查学生罩佩戴情况。
入校过程中,预设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学生佩戴罩,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进行入校体温初测。
第二种情况:学生未戴罩,由值勤教师刘芳为其发放应急罩,登记记录,并教给学生正确配戴罩,然后组织其入队等待测温。
流程三:校门体温检测
学校大门设置了两处体温检测点,由执勤教师XX、XXX对学生入校进行初步测温:
第一种情况:若测量学生体温低于37.3C,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依次进入校园。
第二种情况:若测量学生入校体温两次高于37.3C,发热学生由疫情报告员将学生带到隔离区,然后由校医对孩子体温进行体温复测、询问病情及接触过的人员情况,并做详细登记记录。同时,疫情应急报告员马上报告学校第一负责人,并及时通知家长。
家长接学生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校医将追踪该生的健康情况。
学生被接走后校医对隔离区进行消杀消毒。
流程四:教室门体温复测
各班级教室门测温、记录负责人:
1. 学生进入教室前,由各班班主任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体温复测,测温处的教师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体温低于37.3C,进入教室学习。班主任教师为学生测温后并填写晨午检记录表。
2. 教师课前提醒学生:课桌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上课期间不要随意摘下罩,不要讨论,尽量不要传递物品,不要面对面。如果感觉自己不舒服,请及时报告老师。
流程五:课堂突发情况演练
1. 课上如果有学生突然发烧、呕吐,第一发现人为其测量体温,立即带学生离开教室,由疫情应急报告员带领发病学生到隔离室,由校医负责为该生复测体温,询问病情及接触人员情况,详细记录学生备案,并继续追踪该生健康情况。同时,疫情应急报告员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班主任联系其家长。
2. 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带领其余学生保持安全距离迅速转移到备用教室上课。
3. 后勤保障组消毒人员对原教室进行全面消杀消毒。
4. 校医向家长简要说明情况后,嘱咐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由应急处置报告员引领家长和学生离校。
5. 校医对隔离室进行彻底消杀消毒。
流程六:课间学生活动情况演练
下课时由班主任老师指挥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有秩序地走出教室。课间学生分组上厕所、洗手,便后正确洗手,洗手间配有洗手液、肥皂等,期间不聚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每一层楼都设有课间值勤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讲秩序、不打闹、不面对面交谈等。废弃罩进行损坏处理后扔进废旧罩丢弃箱。
流程七:教师突发情况演练
办公室内教师突然发烧,应立即告知疫情应急报告员XXX,带离至隔离室。校医为其复测体温、询问病情和接触人员,应急报告员及时向学校疫情小组第一负责人汇报,并通知教师家属。
同办公室的其余教师立即转移到留观室办公,后勤消毒人员对原办公室进行彻底消毒。
流程八:错时放学
本着既保障安全距离,又要尽量缩短放学时间的原则,学校制定了《错时分流放学实施方案》。为避免交叉拥堵,节省时间,根据各班所处位置,规划各班的放学路线,每层
楼东侧的班级走东边的楼梯,西侧的班级走西边楼梯。
流程九:学生离校后,校园全方位消毒
学生离校后教师和后勤消毒人员对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卫生间、校园内、校门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杀消毒。
演练结束后,校长主持总结会,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对演练细节中的问题进行了反馈,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次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大大提升了老师们在应对突发疫情实战的操作能力,检验了开学预案的有效性,为顺利开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
为坚决打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细化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预案,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人员分工及主要职责
当日值班校领导校长担任演练现场总指挥,统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相关演练人员分成六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当日值班领导
成员:XXX、XXX、XXX、XX
2. 主要职责
① 负责现场调度、秩序维护、后勤保障、效果评估等工作;
②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等;
③ 综合评估各环节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
(二)疫情监测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X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2. 主要职责
① 负责全校师生晨午检、教学过程中体温监测;
② 疫情发生后,负责设置警戒区域,排查患病学生的活动轨迹和接触对象情况,确定确切接触者;
③ 对患病学生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对其班级及学校其他同学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
(三)救治处置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2. 主要职责
① 疫情发生后,立即组织患病学生隔离和初步诊断救治;
② 利用校园广播通知各班学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动,回到班级;
③ 确保发热学生隔离通道和其他师生疏散通道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对外联络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XXX
成员:各班班主任
2. 主要职责
① 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通知学生家长;
② 按规定向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
③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XXX
成员:各班辅导员
2. 主要职责
① 负责对出现疫情症状学生经过的通道及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
② 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班级、卫生间、公共场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学生离开隔离观察室后对留观室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记录。
(六)宣传教育组
1. 人员组成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2. 主要职责
① 负责疫情发生后引导控制舆论,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
② 对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不恐慌、不猜测,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场景设置及处置流程
(一)每日晨检演练,发现一学生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
1. 参与晨检的疫情监测组老师提前到达学校,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等环节处理,做好学生晨检准备。
2. 学生到达校门处,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中规定的各班级入校次序,在规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进入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