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中的互动.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47795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中的互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中的互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提高数学课堂中的互动 互动教学:在静、动中得到均衡。教材往往是静止的、先验的,是预设性的,而小同学往往是喜动的,教师在互动教学〔制定〕时要化静为动,把教材与同学的日常生活经历相联系,把教材与同学的生理、心理特点相联系,并结合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风格、特点,联系教学的环境,创设互动机制,才干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我把教材转化成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首先师生之间开展摸乒乓球的游戏,激发起同学的热情;再引导同学发现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与乒乓球的多少及颜色的设置的联系;再经过动态变化的互动过程来验证、理解可能性与一定以及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同学运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促使同学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激发个体渴求互动的欲望,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学循环,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规律。 互动教学:在时空中得到演绎。教学的每一课时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是课程标准的目标所在,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且有它的规定性。但从实施的内容和时空的匹配来看,并不是饱和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与机动性。教师在教学制定时要以讲化动,调控出相当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同学互动的平台,使同学在互动中凝集精华,让反应人本发展的力量成为主导旋律。又以《可能性》为例,教学时,我尽可能增加了和同学的互动,和同学展开了二次摸球比赛,两个盒子各有8个乒乓球,摸到白球多的为胜。第一次由于教师的盒子里都是白球,而同学的盒子里有4个白球、4个黄球,教师自然必胜。同学在不服气的状况下,油然产生了新的更深入的互动,探究出了随机结果的一定与可能,这种互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 互动教学:在过程中得到生成。教师上课的教案是事先预设的,是主观上理想的东西,但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同学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同学又有不同的心理,就会导致互动各种随机状况的出现,而教师绝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同学,硬把同学拉到预设的轨道上,互动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师和同学融合的历史性交流。教师要联系同学的具体状况作出推断和调整,调整自我的互动预设,推动教学进程,并及时做出教学反映,当然这种教学机智得益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人文修养,还取决于投入同步与预设的宽度。 2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方法一 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当前的数学课堂改革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活动最主要的途径和形式。因此,解决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问题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雅斯贝尔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显然,在高中数学课堂这样一个特别的场合中,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数学教学互动的手段,更应该成为一种数学教育情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简单的、狭隘的语言谈话,也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加的关系',是"师生之间的互相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 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前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革新或观念的更新,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互动还必须落实到师生言语对话的策略上来。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教师问得妙,同学回答得好,是创设和谐、愉悦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同学在课堂上有自己的问题了,他们的学习就主动了。教学中的问、答,不能只追求形式的热烈、活跃,而更应激发同学丰富的心智活动,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问得简单,则同学脱口而出,不用思索、流于形式,问得突兀或太难则同学不知所措、无法思索和回答,出现课堂中的"死寂'。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对话的技巧,创设问题情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探究、激励革新,因此,现行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准确地说,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对话离不开问答,合适的提问技巧是确保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 3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方法二 一、培养同学优良的倾听习惯,为互动打好基础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倾听习惯,是其他一切习惯的基础。数学以理解为主,其学科符号单调,算理抽象,小同学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认真听、听明白'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培养同学优良的倾听习惯,就必须了解同学喜爱倾听怎样的声音和语言风格。每个教师的语音素养和语言风格都不尽相同,依据观察本班级同学的喜好,教师可以调适自己的语音特点,激发同学对倾听的兴趣。因为优良的倾听习惯和同学的主观的愿望有关系,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评选"倾听之星'的方式来提升同学的兴趣,让全班同学评出"倾听之星',奖励同学一颗五角星贴到评比栏里,为同学树立倾听的好榜样。让全班同学都来争当"倾听之星',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当同学听明白了,就有能力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了,从而也就愿意和大家互动了。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互动关闭恐惧之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攻克知识堡垒这个任务中,以教师为主导,同学才是主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一定会互相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所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性的关键所在。很多老师都在这里摔了跟头,他们崇尚权威,不容争辩,整节课"一言堂',这样的课堂怎么会出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也就很难实现依据同学的必须求来进行教学,自然,同学也很难积极地配合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同学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肯定也就实现不了了。 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互动创造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注重同学的学,倡导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选好"领头羊',于是,在全班就产生了无数个小老师。碰到难题,老师可以拔几根"毫毛'吹一吹,全班授课制瞬间就变成小组合作学习式。让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升。小组讨论之后,同学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进行全班交流,让同学在课堂上学会表达,学会质疑,质疑教材,质疑同学,互问互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同学的独到见解和激励同学的互相争辩。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 4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方法三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因为解决问题或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等旧的问题,却必须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同学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同学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同学提问的方向和思索问题的途径。教给同学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制定上,应多给同学一此探究、推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同学的问题意识。由于革新源于问题,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同学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同学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同学思索。 所谓数学情境,就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 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本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同学浮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测,使同学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调动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和自主革新思维。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