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起重指挥工(司索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风险猜测
起重机械的作业特点是将物件在一定空间内进行提升、搬运活动,如果在起重机的安装、使用和修理等环节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人体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1、吊具、索具有缺陷;
2、吊车司机与起重〔司索〕工之间缺乏联系或存在误解;
3、被吊货物绑扎不牢或不合理,造成货物坠落;
4、起重机安全装置失灵;
5、作业环境混乱;
6、吊车司机违章操作;
7、起重设备有缺陷。
〔二〕一般规定
起重作业是一项劳作强度大,技术性较强,既复杂又细小的工作。在进行设备物件的吊装作业前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始终有专人指挥整个作业,在规定的信号指挥下,全体作业人员应各行其是,统一行动。使整个起重作业能安全可靠地进行。在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拆卸所有与作业有关的设施,清理现场,并总结经验。起重作业的控制的因素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把关,正确无误的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特制定如下起重作业事故控制措施。
1、指挥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1〕吊运指挥人员必须是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视力〔包括矫正〕在0.8以上,无色盲症,听力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身体健康者。
〔2〕指挥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劳作部门考核合格,并发给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
〔3〕指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GB5082-85起重指挥信号标准与起重司机联系做到准确无误。
〔4〕指挥人员应熟知GB6067-85起重机安全规程和LD48-93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的安全规程。
〔5〕指挥起重机在雨、雾天气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检验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的起吊作业。
〔6〕在高处指挥时,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7〕指挥人员选择位置时:
〔a〕应确保与起重机司机之间视线清楚;
〔b〕在所指挥的区域内,应能清楚的看到负荷;
〔c〕指挥人员应与被吊运物体,坚持安全距离;
〔d〕当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见起重机司机和负载时,应站到能看见起重机司机的一侧,并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2、起重司索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1〕司索人员应熟知GB6067-85起重机安全规程和LD48-93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的安全规程。
〔2〕作业前应穿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护用品。
〔3〕依据吊重物的具体状况选择相适应的吊具与索具。
〔4〕作业前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5〕起升吊重前,应检查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6〕吊具承载时,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吊索〔含各分支〕不得超过安全工作载荷〔含高、低温,腐蚀等特别状况〕。
〔7〕禁止作业人员站在被吊重物上一同起吊。严禁现场作业人员停留在吊重下。
〔8〕起吊重物时,司索人员应与重物坚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9〕应作到常常清理作业现场,坚持道路畅通,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10〕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发现不安全状况时,及时通知指挥人员。
〔11〕应常常保养吊具、索具,保证使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12〕在高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要求。
〔13〕工作结束后,所使用的绳索、吊具应放置在规定的地点,强化维护保养。达到报废标准的吊具、索具要及时报废、更新。
3、高空起重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
高空作业可分为四个级别:
作业的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作业的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作业的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作业的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高处作业;
凡在离地面2m以上进行的操作,称为高处作业。所有作业者,不管什么工种,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临时工,均应执行操作规程。
起重作业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凡不合适高处作业的人员,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症、视力不佳、听觉不灵敏、手脚有残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3〕高空作业用的吊架、手动葫芦等起重工具,必须按规程或规定搭设。严禁用吊装升降机载人。
〔4〕在吊篮里作业,应事先对吊篮拉绳进行检查,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将其栓在上方拉绳上,并有专人监护。
〔5〕高处起重作业一般不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凡因工序原因必须交叉作业时,则应采用可靠的防范措施,按指定的路线上下,遵守有关安全作业的各项规定。
〔6〕遇有六级及以上的强风或暴雨、雷电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7〕上下作业时,手中不应拿工具或其他物件,应将工具放在工具袋里。传递物件应用吊绳,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或其他物件。
〔8〕现场监护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坚决制止违章、冒险作业。
4、文明作业要求:
为了使起重作业安全可靠的进行,除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还应符合文明生产的要求。
〔1〕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业中要思想集中,防止麻痹大意,以确保安全操作。
〔2〕起重作业是一种集体性劳作,作业中要互相配合、互相关怀、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协调一致,服从统一指挥。
〔3〕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盲目蛮干,互相催促。作业中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操作。
〔4〕常常清理作业现场,坚持作业现场清洁、整齐、安全、畅通。
〔5〕认真作好起重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6〕依据起重作业的内容、性质、要求,现场状况及起重设备拥有状况,制定适宜的起重方案并进行施工。施工作业中,人员分工要明确、各行其是、听从指挥,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三〕岗位操作规程
1、起重指挥〔司索〕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劳作部门考核合格并发给安全技术操作证后,才干独立参加作业。未通过考核合格的无证人员不得单独进行起重作业。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必须熟悉所用起重机械及工具的基本性能,作业前应认真检查使用设备或工具是否完好,不完好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3、严禁使用已报废的起重用具(起重工具及各种绳索)。
4、依据物件重量、体积、形状及种类采纳适当的起重吊运方法。吊运时,必须坚持物件重心平稳,禁止用人的身体重量来平衡吊运物件或站在物件上起吊。搬运大型物件必须有明确标志〔白天挂红旗,晚间悬红灯〕。
5、在起吊各种物件前应进行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正式吊运。
6、使用扒杆或三脚架起吊重物时,应绑扎牢固,杆脚固定牢靠。三脚架的杆线应基本相等,脚与地面夹角不得小于60°,不可斜吊。
7、使用千斤顶时,必须上下垫牢,随起随垫,随落随抽垫木。
8、使用滚杆搬运物件时,滚杆两端不宜在工件底面过于超长。摆放滚杆人员不准戴手套,大拇指应放在滚杆孔外,其他四指入滚杆孔内。严禁满地抓,并应设监护人员,操作人员不准在重力倾斜方向一侧操作。钢丝绳穿过通道应挂有显然标志,危险区域内严禁人员通过及停留。
9、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要使重物离地面太高。在任何状况下,都禁止被吊运的重物从人的头顶越过,所有人员不准在重物下停留或行走,不得将重物长时间的悬挂在空中。
10、吊运前应清理起吊地点及运行道路上的障碍物,招呼逗留人员避让,自己也应选择恰当的位置及随物护递的线路。
11、工作中严禁用手直接矫正已被重物张紧的绳子〔如钢丝绳、链条等〕。吊运中如发现捆绑松动或吊运工具出现异样,发出怪声,应马上停止操作进行检查,决不可有侥幸心理。
12、翻转大型物件时,应事先放好衬垫物,操作人员应站在重物倾斜方向对面,严禁站在重物倾斜的一方。
13、选用的钢丝绳或链条的长度必须符合要求,钢丝绳或链条的分股面夹角不能超过120°。
14、如吊运物件存有油污,应将捆绑处油污擦净,以防滑动。锐边棱角应用软物衬垫,以防损坏或割断吊绳。
15、吊运物件时,应将附在物体上的活动件固定或卸下,防止重心偏移或活动件滑下伤人。
16、吊运零星物件时,必须使用专用吊篮、吊斗等工具,同时吊运两件以上重物,要坚持物件平稳,避免互相碰撞。
17、卸下吊运物件时,要垫好衬木,不规则物件要加支撑,坚持平稳。不得将重物放在电器线路和管道上或堵塞通道,物件堆放整齐平稳。
18、吊运大型设备或物件时,必须由两人操作,并由一人负责指挥。在卸到运输车上时,要观察重心是否平稳,确认松绑后不致倾倒后,才可松绑卸物。
19、利用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同时吊运一重物时,应在部门主要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进行。起吊重量不得大于起重机同意总重量的75%。重量分布不得超过起重机的额
定负荷,且要确保两台起重机之间有一定的相隔距离,以免互相碰撞。操作时指挥要统一,动作要协调。
20、在起重作业中,应由起重司索工负责挂钩重物,其他人员只能协同这项工作,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得由他人代替挂钩重物。
21、吊运开始前,起重指挥必须退到安全位置然后发出信号,招呼四周作业人员离开被吊重物,确认没有异常状况,可发出起吊信号。物件起吊后,作业人员注意力应集中,随时注意四周状况,不可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22、多人操作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起重工应熟悉各种指挥信号,使用起重机械时应与司机密切配合,并严格执行起重机械“十不吊〞的规定。
23、在离地面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应执行高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24、工作结束后,应清理作业场地,将所有工具擦净,作好维护保养工作,并注意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