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化工压力容器日常安全防护措施
众多的石油化工等企业广泛使用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等工业基础设备,作为压力容器,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危险。我国目前在役压力容器217.5万台,锅炉60.9万台,10年间,每年发生爆炸事故百余起,伤亡100多人,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多数压力容器的爆炸虽然不像炸药那样在瞬间形成3000~5000℃的高温柔数十万大气压的高压。但是,如果容器的压力较高,容积较大,则爆炸能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而且爆炸、火灾继续的时间可能很长。 容器爆破时,气体膨胀释扩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使容器进一步开裂,甚至使整个容器或容器开裂形成的碎片以较高的速度和能量向四周飞溅,从而造成人身伤亡或四周设备、建筑物受损。另一方面,气体膨胀释放的能量对四周的空气作功,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的破坏力更大,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有机热载体锅炉爆炸
如果容器内的介质是有毒的,则随着容器的破裂,大量的有毒物质向四周扩散,造成大气污染,便可能形成大范围的中毒区。压力容器发生事故的危害
压力容器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主要有爆炸、爆燃、火灾、灼烫等。此外,检修时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还易出现缺氧窒息和中毒。爆炸
2004年10月27日,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四分公司,在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V402原料水罐施工作业时,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死亡7人,造成经济损失192万元。
爆燃
2005年8月31日9时20分左右,河南省周口市骏马化工发生一起压力容器〔汽车罐车〕泄漏爆燃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轻度中毒,直接经济损失102万元。
中毒
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压力容器液氯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由于液氯泄漏会挥发到空气中造成人员中毒,江北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渝北区的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盛装有毒介质的容器破裂时,会酿成大面积的毒害区。有毒液化气体则蒸发成气体,危害很大。一般在常温下破裂的容器,大多数液化气体生成的蒸汽体积约为液体的二、三百倍。如液氨为240倍,液氯为150倍,氢氰酸为200~370倍,液化石油气约为180~200倍。有毒气体在大范围内导致生命体的死亡或严重中毒。如一吨液氯容器破裂时可酿成8.6104 m3的致死范围,5.510 6 m3的中毒范围。
火灾
2021年7月16日7时38分,位于山东日照岚山区石大科技化工的一储有约5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的储罐起火。火势凶猛,方圆数公里内都可以看到燃烧的熊熊大火。
灼烫
2021年8月16日19时左右,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路一家食品厂内,正在作业的杀菌锅炉突然发生爆炸,强大的蒸汽气流将一旁的工人马万存冲出6米远,导致他重度烫伤。
压力容器可提供一个能够承装介质并且承受其压力的密闭空间。从制定制造到后期安装使用维护和操作,都必须严科学规范使用压力容器,严格进行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安全操作是避免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压力容器使用维护措施
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应采用以下措施:
〔1〕在制定上,应采纳合理的结构,如采纳全焊透结构,能自由膨胀等,避免应力集中、几何突变;针对设备使用工况,选用塑性、韧性较好的材料;强度计算及安全阀排量计算符合标准。
〔2〕制造,修理、安装、改造时,强化焊接管理,提升焊接质量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强化材料管理,避免采纳有缺陷的材料或用错钢材、焊接材料。
〔3〕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强化管理,避免操作失误,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失检、失修、安全装置失灵等。
〔4〕强化检验工作,及时发现缺陷并采用有效措施。
锅炉
防止锅炉爆炸的措施:
a.锅炉制定应遵循"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b.制造锅炉应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的有关规定和锅炉制造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严格工艺要求和检验制度,讲求质量选用材料应符制定要求。
c.防止超压运行。
d.防止过热。
e.防止承压部件腐蚀。
f.防止裂痕和起槽。
g.锅炉上的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对失灵的附件应及时改换。
h 检修锅炉应先制定检修方案注重修理质量。
i.司炉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j.使用锅炉单位应建立和健全有关规章制度。
k.不得将已经技术鉴定需作报废处理的锅炉又作蒸汽锅炉使用。
l.定期对锅炉内外部进行检查。
作为操作人员,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注意:
▲强化司炉工的培训,提升他们操作控制锅炉的水平,保证锅炉稳定运行。
▲强化水处理管理,降低给水的钠含量;防止锅水中含有游离的氢氧化钠;降低给水中铜、铁等含量,减少水冷壁管上沉积物的形成。
▲常常进行炉膛除灰,加强炉膛吸热,降低炉膛出口烟温,保证出口窗水冷壁管烟温在制定范围内。
气瓶与槽车
气瓶与槽车是移动式压力容器,有其特别要求。除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同时还应该分别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等。
总结:长期的安逸容易让我们失去危险的嗅觉,关于压力容器,或许只是稍微的裂缝或者焊缝质量不高,亦或者是操作中并没有按规程进行,压力的瞬间膨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关于在化工行业常见的压力容器,我们不能不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