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44431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子主题二书法活动建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活动建议方案一、活动任务1. 收集、整理书法艺术信息(作品、理论、典故、常识等);2. 交流、品鉴书法艺术信息;3. 认识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二、活动内容1. 到祠庙园林、文化馆(站)、图书馆、互联网等处收集书法艺术信息;2. 对本组收集的书法艺术信息进行整理,注明作者、年代等;3. 思考这些书法信息的内涵和价值,把品鉴所得形成小组活动书面报告(含活动方案、过程和结果);4. 组问交流探究成果,师生共同品鉴书法艺术信息;5. 师生协同完成本次探究学习活动的评价和成果展示。三、活动组织形式一一合作学习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八、九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四、活动设计1. 游戏激

2、趣,提出问题(1)辨别书体(抢答游戏):教师活动前选择一些各种书体的作品,由学生分组抢答,以引出对书法探究的兴趣;(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探究对象(书体)进行分组。各组制定好探究计划、安全预案,并进行合理分工;(3)师生共同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共各组选择,如:书法与写字是不是一回事,有没有区别?书法艺术产生于实用需要还是艺术需要,或兼有?书法艺术对工具材料有限制吗?书法使用的纸墨笔砚有什么讲究?字笔字在今天不易普及的原因在哪里?书法的发展有那几个阶段?书体是什么,有哪些书体?。书法技巧的探究与操作。各小组也可以另外拟定题目进行探究。2. 社会调查一一集信息在教师指导下将全班分成若十小组(

3、每组八、九人),小组利用节假日协作完成调查活动,深入探访祠庙园林、文化馆(站)、图书馆、互联网或请教书法爱好者,收录书法艺术信息,征询相关人员,记录收集书法艺术信息的作者、年代、书体等。学生收集资料前,教师可作如下启发讲话: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书法之所以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造型艺术,是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早在新石器文化的彩陶上就有了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到殷商有了已具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秦汉之前,陆续有了金文(钟鼎文)、石刻文(石鼓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到了秦汉时代,篆隶草行梏从数白种书体中筛选定型,进入书法的有序发展。代代李斯整理出小篆,有开创先河之功,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石刻

4、会稽石刻皆为李斯所书。后汉时汉隶成熟,也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期,碑碣中石门颂、熹平石经、或雄丽、或古朴。汉隶书家可推蔡邕、章草当以张芝为代表。三国钟繇创正书(真书),代表作有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飘逸矫健,世称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献之所书洛神赋也极有名。“二王”派自晋代便一统天下,真至活代碑学兴起,才开始注意“二王”派以外的魏碑。隋代书法有承启作用,时多真书。唐代是书法鼎盛期,欧阳询、虞世南等称翰墨之冠。李邕变右军(王羲之)行法,独树一帜。孙过庭草书以儒雅见长。张旭、怀素的狂草臻草书极致,有“狂张颠素”之称,有李宵莲序、自叙帖传世。颜真卿书法丰肥雄强,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大麻姑仙坛记等名作。

5、柳 公权稍矫颜书过肥之弊, 显矫揉造作。杨凝式兼宗颜柳之长,为唐书之回光。李阳冰的玉箸篆挺拔圆劲,值得一提。五代狂神之风大炽,影响到书坛,“狂神书法”影响到宋代书法。继五代之后,宋有“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皆善行草。元代书家首推赵孟st平生墨迹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书家,他是“二王”嫡派,其书法成为后来“馆阁体”主要支柱之一。明代书法风格因受“馆阁体”等因素影响趋于卑弱,中叶之祝允明、文徵明、王宠三家近法赵孟st远溯“二王”和唐代欧、虞,最为出色。活代刘墉成就较大,融贯颜、柳、欧、赵、苏(轼)、董(其昌)诸家。活代因文字狱而小学(文字学)盛,研习篆隶的书家多起来,有段玉裁、邓石如等名

6、家。活代中叶,康有为主张尊碑废帖,并有广艺舟双楫问世。另有何绍基、郑板桥等成就也很大。活末书风延至曾熙、李瑞活(活道人)、吴昌硕和沈尹默、于右任等。活末书风大盛之后,便一度艰难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书法热潮再度兴起,显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和审美指向的转移。中国书法艺术之价值,除审美价值外,还有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诸多价值,传世的名作还具有文物收藏价值。由于书法融汇了文化、哲学、艺术的内涵,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审美趣味和格调,这对推进社会文明是不可少的。至于当代名家及作品、汉字书写要领及书写工具等,就让大家在探究中去发 现、去体悟、去把握了。3. 整理信息,准备交流(课外进行)各小

7、组对收集的书法艺术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组活动的书面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本次活动的目的;(2) 本次活动的策划和准备;(3) 本次活动的过程;(4) 本次活动的成果;(5) 本次活动的自我评价;(6) 本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4. 品鉴信息,探知功用(1) 教师将事前收集到的书法艺术信息制成网页(有图片、解说和点评),提供给学生品鉴。如:唐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局部)宋米芾研山铭(局部)明宋克手札晋王羲之兰亭序近代于右任楹联“落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翁同和楹联“秀句满7工国,芳声腾海隅”北齐泰山金刚经(经石峪)(局部)秦峰山碑(局部)汉韩仁铭(局部)清郑燮李白长干行一首现

8、代毛泽东长征诗手迹(附:书法气势风格七例:1.雄伟 大气磅礴,气壮山河;2,刚劲钢 筋铁骨,正气凛然;3.豪迈一一昂首阔步,明快爽朗;4.奇逸一一行云流水,逸 趣横生;5.秀丽柳暗花明,心畅目悦;6.端庄 规行矩步,一丝不苟;7.质朴 不加雕琢,拙中见巧。)(2)学生将自己收到的书法艺术信息展示出来,逐条标明作者、年代、书体,并对难丁明白的字眼略作说明。学生投票选出5条最感兴趣的书法艺术信息,要求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对这 些书法信息感兴:趣。教师对选出的5条书法艺术信息作出点评。(3)引导学生探索书法艺术的作者、年代、书体、风格及地位。以网页形式出现学生所选的书法艺术信息及背景材料,要求学生找出

9、这些上述书法作品的共同点小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家辈出,薪传不绝,创造不断,以千姿白态的书法艺术精品流传丁世。(4)引导学生探究书法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功能,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喜爱之情,并从中受到有益的启迪。提出问题:我国书法艺术在女递和创新的历史长河中,众多书家留给后世大量书法精品(包括他们的书论和经验),书艺本身和所写内容,书家的人格意志包容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社会价值丁当时丁今天都是很高的,当然,我们在吸纳和判定的时候,也须摒除糟粕。请大家分析下列书法艺术的信息,填写分析表(以网页形式现出表格和相应图片背景、内容等):书法艺术分析表书法艺术信息文化内涵社

10、会价值殷墟文字(甲骨文)秦李斯作小篆甘肃敦煌出土的“流沙垫简”二王(羲之父子)书法魏碑龙门十二品三国魏钟繇作真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武后时孙过庭作书谱二卷,有书谱序原稿活康有为)艺舟双楫结论:书法艺术既要讲传承,更要讲创新,也需评价,这样永葆活力,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书法艺术才能(5)组织学生参与下列活动(课后进行)书法艺术作品展(作品自创、收集均可)。5. 交流成果,活动评价(1)课堂交流 由各组学生介绍本组探究活动成果; 各组学生,参照典型案例,结合探究成果,简介“文房四宝”,“永字八法”,“书画同源”,“人书俱老”(抽选一条)。(2)师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用网页现出各评价量表)

11、活动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自评和组问互评完成量表一;教师观察:教师根据观察结果对各小组的评价完成量表二;师生共评:对本次活动进行总体评价,完成评价量表三对本次活动成果(作品)和学生感悟的评价完成量表四、五。 交流评价结果各小组代表交流本组各类评价的结果;学生个人就评价结果自由发言。6. 展示成果,总结提升用网页、PPT展板、墙报书法作品展览等形式向全班、全校师生展示探究活动成果;教师对学生本次活动的过程、成果、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五、探究活动流程图(注表小教师活动 /表示学生活动.)游戏激趣,引出话题。1.书法艺术信息的收集做到多类型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收集、整理;3. 各小组制定好活动的安全预案。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各小组组织成员收集各类书法艺术信息。小组整理收集到的各类书法艺术信息。教师对收集、整理方法进行指导。小组品鉴书法艺术信息,讨论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表现予激励性评价。教师对各小组书面报告进行指各小组准备交流探究成果。教师出示评价表,组织学生进行价。1. 小组间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鉴书法艺术信息对各组学生活动进行评价。2. 学生对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各小组学生展示成果(作品)教师归纳、总结、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