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玉米倒伏原因与防控措施
近年来,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黄河流域倒伏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玉米减产1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倒伏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提出防控措施如下:
一、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
1. 玉米本身根系不兴旺,特别是生长期干旱,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固着力差,降雨灌溉后遇风造成倒伏。
2. 种植密度不合理。密度过大,稀密不均、田间通风透光差,光合作用受阻,茎杆发育不良,容易倒伏。
3. 肥水供应不合理。玉米在拔节期施氮肥过多,穗下部节间生长过快,机械组织强度降低,易倒伏,苗期供水过多,生长过旺,有没有及时中耕培土,导致倒伏。
4. 播种过浅,不利于主胚根下扎及次生根的形成,抗倒性亦差,播种一般掌握在3〜5厘米为宜。
5. 病虫害,苗期对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粘虫等防治不及时,抽雄期玉米螟危害严重,茎杆虫蛀率高,特别是茎腐病、纹枯病危害,造成倒伏。
二、防控措施
1. 选用抗倒、根系兴旺、茎杆粗壮、穗位低的品种。
2. 调整播期,合理密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早播或晚播,避开灾害天气,减少危害;合理密植,提高光合强度,促进个体良好发育。
3. 合理施用肥水、中耕蹲苗。施肥以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前期适当控水,中耕蹲苗。促进根系发育,适时培土,较少倒伏。
4. 合理化控,利用玉丰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6〜11叶喷施,降低株高,增加粒重,防治倒伏。
5. 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病虫害较多,发生普遍。苗期危害玉米饿主要害虫有地老虎、粘虫、金针虫等应当及时防治,尤其是抽雄后玉米螟危害严重应及时防治;雨水较多的地区应加强茎腐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xx-04-07 22:42
玉米是我市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万亩以上,占我市总耕地面积50%以上。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我市农业经济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玉米品种多而杂,加上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倒伏现象越来越严重,据宁安市农业推广中心xx年对全市12个乡镇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市玉米倒伏面积占全市玉米总面积的5. 7%。倒伏减产轻的5%-10%,严重倒伏减产30%-50%,防治玉米倒伏,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
一、玉米倒伏原因
1、多雨大风天气是倒伏的直接原因。7-9月份是我市高温、多雨的季节。此时玉米处于旺长期,茎杆的生长速度快,茎杆的机械组织比较幼嫩、脆弱,假设遇大风大雨天气,极易发生倒伏。
2、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差异。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株高、穗位高、根系兴旺程度、茎秆强度和韧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品种自身的抗倒伏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株矮较株高、穗位低较穗位高、根系兴旺较根系不兴旺、茎粗壮韧性强的'玉米较茎细韧性差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反之,抗倒伏能力弱。
3、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群体内部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茎秆徒长,茎秆的表皮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壁变薄,削弱了机械组织的强度和韧性。并且株高增加,穗位升高,植株重心上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极易造成倒伏现象。
4、肥水供应不合理。我市玉米生产区普遍存在着重施氮肥而轻施磷钾肥的习惯,还存在着前期一次性施人全部氮肥的现象。玉米缺钾会造成玉米茎秆的韧性变差。苗期施氮肥过多过早,土壤的湿度过大,根系少,人土浅,对植株的支持力降低;并且拔节期追施的氮肥过多,玉米拔节快,基部和中部节间细长,植株中上部叶面积增大,造成“头重脚轻”的现象,致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变差。
5、病虫害现象。玉米螟常常会钻到茎秆内部,蛀空茎秆,遇到大风天气,就有可能造成茎秆倒折。茎腐病、纹枯病等病害会使玉米茎秆组织变得软弱甚至腐烂,造成茎秆倒伏。
二、防治措施
1、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选择适宜我市种植、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的玉米品种。目前适宜我市种植、抗倒伏性较强的品种有龙单13、龙单30、龙单32、哈丰2等。
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要适当,或采取通透栽培的方式,以保证玉米根系和茎秆都能得到良好的发育,从而减少倒伏概率。依靠群体增产的玉米杂交种,如哈丰2号,密度以6株/公顷为宜,稀植大穗品种如龙单32、龙单30、龙单13、吉单519等品利r,密度可达 5-550 株/公顷。
3、科学施肥。在施肥种类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特别是缺钾的地块要注意增施钾肥。追肥不宜于过多过早,更不能在苗期一次性施入。一般苗期追肥应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玉米5-6叶期,第二次追肥应在8-9叶期进行。在玉米苗期应注意蹲苗,对于旺长的地块采取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促进地下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茎叶的旺长,有效防止倒伏。
4、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适时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喇叭末期时,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l-150kg/hm2,每株2-3克撤心、叶。
5、采取化控措施。对于密度较大的地块和植株较高、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可应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在大喇叭至抽雄前,用吨田宝3-450ml/hm2或用玉米矮丰索施镁3-450ml/hm2,兑水250-3kg/hm2喷施,可降低穗位和株高,减少空秆,增强抗倒伏能力。
6、加强田间。深松深整地,给玉米创造一个有利根系生长的空间。中耕培土要上大土,力争做到三铲三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