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孔子世家》《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临淄二中语文组 王国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文中通过人物语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孔子的评价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词与句,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师点到即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由“国学诵读”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回忆高一诵读过的《论语》
二、《孔子世家》
1、学生诵读本课,根据预习时的安排,互换自己出的关于本课的练习,完成后互批。
2、学生依次翻译本课,教师适当指导。
3、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找同学当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学生诵读本课,校对字音,并找一个同学范读本文。
2、学生齐读本文,并考虑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并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民足”。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晳:“莫春者…………咏而归”
4、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依次翻译本文,并在翻译的同时,概括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哂之
冉有——谦虚有礼——叹之
公西华——谦虚有礼——惜之
曾晳——洒脱自然——与之
5、从对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学生注意从本课中吸收写作方法:
(1)扣紧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记述,人物的语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与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成功地运用对话与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跟踪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五、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