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初中音乐多媒体课堂音乐兴趣的培养,是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重心之一。教师应根据教材目标与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案,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展开多媒体音乐教学。例如制作趣味化的PPT课件,将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或名曲制作成音频、图片文件,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中的音乐感染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奥尔夫教学法在初中音乐多媒体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是单一的感官刺激,而在于通过音频、图像与学生自身的律动、节奏性练习,可营造身临其境的音乐体验,帮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一、以多媒体为辅助,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奥尔夫教学的重点在于“回归本性”,学生只有在
2、自主、自由研究音乐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其美感,而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身情感,为学生创设舒缓、自由的研究环境。学生置身于这一环境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形成本我审美。而音乐的理论研究相当抽象,借助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多媒体视听体验中形成音乐感知力与节奏感。在印度鼓乐研究中,教师首先通过课件来展示亚洲民间音乐的风情文化,使学生对其魅力产生直观感受与向往,导入音乐来感受印度鼓乐中以节奏来寄情、传情的艺术魅力。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教师可将简单的节奏作为基础进行讲解,借助课件
3、来重复示范准确的音乐节奏,引导学生进行声音训练,进行音阶上行、下行的呼吸练习以及“mi ma mi ma”的母音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然后以小组形式要求学生寻找可代替鼓的用品,也可用脚、手或其他部位来打节拍,以4、4拍的节奏模仿印度鼓乐进行创作演奏,各小组在练习熟练后同时进行演奏,不断重复直到节奏明朗、节拍正确为止,灵活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身对音乐节奏的认知,通过节奏训练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打击乐伴奏节奏、体态律动节奏等不同训练的结合,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而针对难度较高的鼓乐节奏,可以根据课件展示的内容进行节奏模仿。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参与其中,在互动的过程中展现自我,在自主体验中形成音乐
4、感知力与良好的节奏感。二、注重教学趣味性,锻炼学生掌握音乐要素的能力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下可以快速地融入到音乐欣赏中,教师可发挥多媒体优势,利用视频、音频及图像等来模拟音乐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作品意蕴内涵。通常趣味性的教学导入,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从而有效锻炼其掌握音乐要素的能力。在西风的话课堂中,教师可投影播放陈绮贞版本、小星星合唱团版本、女子合唱团版本演唱的西风的话,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为学生介绍知名作曲家黄自。学生在初步感受不同版本的歌曲后,可通过打节拍、敲桌子、体态律动等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在自然活动中聆听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唱到的“原
5、本性”理念,可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进行拍手、跺脚、捻指与拍腿的四拍子声势练习,来体验四拍子的强弱练习,以卡农的节奏来朗读歌词并进行声势练习。通过课件展示歌曲的旋律线条,将学生划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歌词单句的轮唱,第一节唱词、第二节做声势的进行练习,可发放奥尔夫小乐器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弱一一强、强一一弱的变化规律。根据投影展示的歌曲旋律节拍,要求学生进行模仿演奏,教师负责指挥,利用柯尔文手势法来校正学生音准,学生则以两个小组的形式进行,一个小组进行演唱、一个小组负责伴奏,由此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实践,教师可有效调动学生的观察力与思维活力,帮助学
6、生掌握歌曲的整体节奏与风格表现的变化规律、律动线条。依托可视化教学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怀,锻炼学生掌握音乐要素的能力。三、自主参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导入到课堂中,可以使学生满怀热情的参与其中,直接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研究秋时,教师可提前从网络上搜集整理有关秋季风景、丰收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感悟秋季收获的喜悦、树木的萧条,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创设情境以及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教师可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来分辨演奏使用的乐器,模拟乐手来欣赏乐器,对乐曲配器形成出现初步认知。通过反复播放,学生了解到秋这首乐曲出自维瓦尔第,是经典的协奏
7、曲,由管弦乐队、独奏乐器一起演奏完成。根据投影出示谱例讲解该段音乐为八分音符,引导学生小声的用“la”音模仿演唱。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结合不同乐句设计不同的律动节奏,第一乐句可以让所有学生手牵手围成小圆圈,跟着旋律左右摆动身体;第二乐句将每一小节为切入点,如一小节向右走两步跳一次、二小节向左走两步跳一次,依次类推;第三乐句再次反复示范第一乐句的声势动作,以卡农的方式进行跳唱练习。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欢快的音乐旋律,以紧凑的律动舞蹈来感受秋季丰收带来的喜悦。练习结束后,教师可再次展示PPT课件中整理的秋季风景图画,展示意图在于音乐同多元文化的结合,有利于集中体现该学科的人文属性,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过程中,结合刚才所研究内容进行思考与想象,有利于深化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素养,拓展其音乐文化视野。结语总而言之,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初中音乐多媒体课堂,集中了音乐学科综合性、审美性与多元化优势。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趣味化的课堂,加之奥尔夫教学法的融入,可以从视觉、听觉与思维等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音乐视野,因材施教地面向学生开展美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