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质与增效并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改精神,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完成人教版初中八上中国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分析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学生成绩,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理疲劳,一部分学生厌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力争大部分学生及格。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教科书包括8个单元、1节活动课和一个附录,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共27课。其中: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本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拓展了解《土地法》、《文物保护法》、
《义务兵役法》等。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任务目标
1、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2、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
3、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5、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
五、主要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认真备课。落实好教学工作的备、讲、批、辅、考、评各环节。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法,不断根据学情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及时反思教学成败得失。
3、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学生主体,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管教管导,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且令学生喜爱的教法。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疏理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重点。
2、注重双基落实,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高频考点和易错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