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35389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的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增强,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及时实施应急处理救援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等特点,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会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上级有关法规及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处理工作。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传染性疾病"艮据卫生部的控制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 件。 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本市的分级控制以疾病是否发生或传入、是否形成传播链、是否发展为暴发或流行为基本特征,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 (三)分类处置: 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其它传染病(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在于早期发现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分类标准、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分类标准,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及时处置 为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预防控制指挥系统 为确保预防和控制工作正常运作,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组织指挥系统,相应建立由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管理下的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督查组、后勤组、保卫组、心、理干预组。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赖迎宾 成员:潘厚其邓先平陈礼洪 工作职责:负责全校疫情防控综合协调;负责全校(含幼儿园)疫情舆论引导、信息宣传上报工作;负责相关文件、会议纪要及其他材料;协调各部门开展好防控工作;负责全校(含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组 组长:王静 成员:潘建邓先平张生玉邹晓敏宁佐安 工作职责:负责落实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健康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落实校内疫情防控和检查措施;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涉稳和处置突发事件;负责与洛水派出所、洛水政府、灵杰卫生院工作对接;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疫情防控督查组 组长:王静 成员:邓先平陈礼洪 工作职责:负责对每位教职员工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潘建 成员:杨清虎宁佐安 工作职责:负责全校疫情防控资金、物资筹备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安全保卫小组 组长:宁佐安 成员:学校保安 职责:在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六)心理干预组 组长:张生玉 成员:邹晓敏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学生心理干预、后续干预、团体干预及其它相关辅导,做好安抚工作。 三、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四、预防控制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报告校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提供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本班学生的发病情况 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校医。 (二)德育处 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报告,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负责及时将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至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负责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的各班发病情况报告,并统计后上报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德育处,经学校检查(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三)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学校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处室,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和食堂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学校加强同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生的发病状况。 学校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控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疫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五、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 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接触可疑病例、临床 诊断病例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上述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防护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六、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一)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500mg/L-1000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澳含量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喷雾。水泥墙、石灰墙为100ml/m2o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二)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8%-20%过氧乙酸溶液5-6nil (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使用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500nig/L=氧化氯或有效氯含量为1500mg/L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30ml/m3,作用1-2小时。消毒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三)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溟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8%-20%过氧乙酸5-6ml(l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小时-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压力蒸汽进行消毒。 (四)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为20000mg/L的消毒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的消毒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五)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六)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含量2000mg/L-5000mg/mg/L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七、健康教育 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广泛开展SARS、禽流感、霍乱、感染性腹泻、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防治知识的宣传,宣传普及卫生科普常识,指导学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SARS、禽流感、霍乱、感染性腹泻、的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什那市洛水蓝天小学 202*年2月11日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陈国忠 副组长:侍杏华 成员:王毅兵、王培森、黄少亭、洪成春、韩璐、刘梦函 二、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知。 2、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4、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5、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三、重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四、特大突发事件 学校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队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生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4、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5、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五、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共卫生时间领导小组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 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 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