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段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以同学为主体 现在一直提倡新的教育理念,但很多老师还是把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教师也会让同学合作互动,让同学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但都只把它们作为教学的辅助措施。同学在讲的时候,教师也在引导同学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讲,慢慢的同学就不愿意上台讲了,因为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是假民主,没有做到真正的以同学为主体。在一人为师,众人为徒的课堂现状下,不能满足同学的内心必须求,同学又怎能喜爱?这就是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关键所在。要使同学真正喜爱课堂、参加课堂教学,就必须改变这种课堂教学体制与方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
2、从动作开始,让同学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以控制同学情绪,使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学熟悉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自己操作学具熟悉数,比如:让同学通过拨计数器的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学习数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按数取物感知数;分学具红花学习数的组成。在熟悉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时,让同学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使他们感知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施行证实让同学动手操作比单靠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以身作则,感召同学倾听。 同学倾听习惯一方面取决于
3、老师的倾听习惯。很多时候,老师对同学的回答只是单纯的对错,没有参加到同学的思索中去,也没有更多的评价。久而久之,同学也就少了学习的兴趣。行课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也很容易忽视倾听同学的发言,只想从同学嘴里听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答案,一旦同学说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拒绝听下去,打断同学,让同学不知所措。又或者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够到位,同学提出一个老师之前没有想到的问题,老师一时答不上来,就直接让同学坐下,对同学的问题也置之不理。老师的这些不良习惯:假听、拒绝倾听和听后无反馈都会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力是惊人的。 老师们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倾听同学的发言,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
4、一个好榜样。教师在倾听同学讲话时,一要激励同学多讲;二要尽量从同学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三要让同学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同学来说,教师的注意和倾听,意味着对同学的了解重视、喜爱、关注和尊重,这样才干唤醒同学的主体意识。 2如何培养小同学数学课堂的倾听能力 欣赏激励,激发倾听兴趣 如课堂上孩子听课认真的,可以及时表扬。 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你听得真仔细。激励同学参加到倾听中来。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进行褒扬: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让同学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或者在课堂上,专门
5、制定一些推断题,改错题,让同学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再依据同学的表现,评出 小医生、小小评论家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随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同学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小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同学的交往、互动中,教师从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同学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培养同学的倾听能力,使同学会听。 在教学中,我常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单位等编成故事。如我在教测量这课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60米长的毛巾急急忙忙地洗脸。洗完脸,吃完早饭,我就去上学了。我跑步赶到
6、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师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地听讲。听完故事很多同学不由自主 地笑了。 通过这些听辨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同学通过辨认、分析、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个同学必须认真听才干正确的推断。这在无形中,就强化了同学倾听的能力。比如在口算学习中,我不但进行视算学习,还时常穿插听算学习。这样既改变了单调的学习模式,又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升了同学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同学明白,我们不但要学会算,更要注意听,只有听清楚,才干算正确。 3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同学倾听 生生合作,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认为采纳两人合作的方式效
7、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同学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说还是该听。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互相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也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例如:本班中的小王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活跃,但很爱表现自己,不爱听别人的看法。对此,我采纳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用一副三角板分别画出15、90、75、120、135、150、180的角,先让同学拼一拼,再画出来并说给同桌听。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我都注意到这一点。对在合作中认真倾听的同学,奖给他们合作之星的称号。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倾听别人的习惯,更提升了同学
8、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课堂控制技巧 让回答问题和站一会儿是教师提醒同学最常用的方法,但这并不是最好、最具艺术性的调控方法。儿童无论年纪大小都有自尊心,而且随着同学年级的升高,自尊心的加强,这种过于直接单一的方法不再被接受。调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反映。它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育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因此教师的调控技巧的凹凸直接影响着同学的倾听效果。 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激励、表扬等方式来集中同学的注意力。同学好表现,喜爱受到教师、同学的表扬与激励。比如:教师在课前表扬各别同学认真,其他同学就会马上向他学习,专心听老师讲课。教师在课堂上称赞
9、各别同学回答问题好,在以后的提问中,受到表扬的同学就会更积极回答问题。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手激励各别表现出色的同学,使同学因受到表扬、激励迅速集中注意力。 4数学课堂教学中同学倾听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同学专心致志地倾听。 教师告诉同学倾听时应该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听人讲话,一边玩东西或想别的事情,写作业等。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具体可以这样指导:在听同学的发言时,找找他们有没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而后仔细想想同学的发言讲的重点是什么?他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最后再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只有用心去体会,才干理解他们的想法,洞察他们这种想法的由来。 再就是要谦虚、细心地倾听
10、 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听仔细。要认真倾听发言者的每一句话。在同学发言有错或语无伦次时,一定要耐心倾听,不随意插话和打断对方的话,即使不同意对方看法或认为再说下去没有任何价值,也要礼貌地等待对方把话说完。在平常教学中,针对同学急于发言的心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如果一个人在陈述看法或提问时,你自己也想发言,对同一个问题,你必须等别人发表完见解后,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对不同的问题必须先举手再回答。这样的方法必定要求同学在认真倾听以后才干做出决定。 在倾听时,教师要引导同学常思索 别人说的话,哪些地方讲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不妥。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安排。然后,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如我认为因为我想补充说明或我有不同的看法等。让同学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