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怀疑与学问》闯关练习.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31676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疑与学问》闯关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怀疑与学问》闯关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怀疑与学问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bì)  虚妄(wànɡ)  凶险(xiǎn) B.盲从(mánɡ)    视察(chá)   停滞(zhì) C.儒家(rǔ)  塾师(shú)   折扣(zhé) D.墨守(mò)  懒惰(duò)   步骤(zòu)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怀疑 思索 植物 腐草为莹 B.迷信 折扣 辨论 不攻自破 C.步骤 脑筋 懒惰 三皇五帝 D.危急 证据 是非 辨伪去忘 3.在下面的空缺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对于  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  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  是自己的学问。  A.不论  都  才   才     都    可能    可能     全    才      才     全    可能    可能 “四书”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大学》之外,还有          三部。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此句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后就讲不通了。 2.选出从反面论述的一项(  ) A.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B.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C.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D.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9四川广安岳池第一次诊断,8—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⑨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⑩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最适合做选段论点的一项是(3分)(  ) A.怀疑是积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B.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2.(★★☆)对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②—⑤句运用对比论证,先反面说理,后正面说理,阐明了本段论点。 B.⑥—⑩句运用事例论证,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论点。 C.句运用类比论证,将学说与科学、哲学、美术进行类比,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学说产生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D.选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怀疑定能辨伪去妄,定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B.戴震的学问产生于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笛卡儿的哲学产生于对事物的怀疑和明辨中。 ⑥句中的短语“大学问家”与“大哲学家”不能交换位置,因为下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事例的。 “学术”后说“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2018四川达州中考,20—2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谢绝”的智慧 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为自己订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我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作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学位,等等。”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却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却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谢绝和拒绝还不一样。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辞,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锺书先生生性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都是好意。可钱先生不这样看,“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宴请,他又这样谢绝: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先生之清高狷介,也更有成效。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1958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订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这就希望领导的帮助。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帮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自认为其成功的最大诀窍就是“善于谢绝各种邀请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都查不到他的名字。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 ⑦那么,就请适时关闭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充当“花瓶”的作秀,五花八门的研讨会、颁奖会、演讲会,电视台的名人访谈,名目繁多的大赛评委,能谢绝就坚决谢绝,不妨学学钱锺书先生幽默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辞和不妥协态度。 (陈鲁民 《人民文摘》2017年第8期) 1.(★★☆)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请归纳。(2分) 答:                        2.(★★☆)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3.(★★☆)第④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答:                         4.(★★☆)不少同学假期一边努力地克制自己做功课,一边不时地发信息谢绝同学的邀约。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2分) 答: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参考第①句,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表述材料中所说的做学问的第二、三种方式。 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 ②           ,           ;  ③           ,           。    18 怀疑与学问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ìúòu。 2.答案→→→妄。 3.答案 A 根据句子内容,弄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然后选择关联词语。 4.答案 《中庸》《论语》《孟子》 解析 与“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常识要记牢。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C 这个标题,表面上看“怀疑”与“学问”是并列关系,实际上重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没有怀疑的精神就没有新发明、新学说的产生和创立。 2.答案 D ABC三项都是从正面来论述的,只有D项是从反面来论述的。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B 选段第①句是过渡句,前半句“不仅……”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故选B。 2.答案 C 第句是从正面概述事实,属于事实论证。 3.答案 A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一个必须步骤,“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定能”说法绝对,理解有误。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谢绝,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拒绝,明确地表示不愿意做或不愿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仔细审题,找准答题范围,提炼出关键语句作答。按要求,着眼第②自然段,文中有对“谢绝”与“拒绝”的具体分析,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作答即可。 2.答案 开头通过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谢绝书,引出本文的论点;同时这个故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顺利展开论述。 解析 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的时候,要结合段落位置和主要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分析第①自然段,引用了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谢绝书作为事例,一方面引出中心论点,一方面作为事实论据,起到了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从结构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顺利引出下文。 3.答案 不能删去。第④自然段举出茅盾的例子,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以致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和第③、⑤两段形成对比,突出强调了“谢绝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分析。解答的时候,要着眼于第④自然段,联系前后段落,来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很明显,第③段和第⑤段列举钱钟书和伊姆雷·凯尔泰斯的拒绝的事例,是从正面来进行论述的,而第④段则是从反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着重从论述的全面性、严密性上来分析论述的力度。即举出正面的事例,再举出本段反面的事例,使论述更全面,也就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要有谢绝的智慧。 4.答案 (示例)要珍惜假期的学习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要适时关闭手机,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让自己全神贯注地学习。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结合题干创设的语境,要把文中所谈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谢绝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明确要学会谢绝,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结合题目中的语境,针对这种现象,表达自己鲜明的看法。可以提炼文中关键语句作答。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答案 ②机械搬用 不知创新 ③吸收消化 创造新知 解析 培根用比喻的方式谈了做学问的三种方式。蚂蚁仅仅充当了搬运工,只知“搬回”,以此类方式做学问,自然是机械搬用,不知创新。而蜜蜂采来花粉,酿造成蜜,由花粉到蜜,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如同做学问时对别人的思想加以消化吸收,也是为了酿成“蜜”,即创造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