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28651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382 大小:11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2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A.实践活动 B.认识活动 C.课外活动 D.兴趣活动 【答案】 B 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是( ) A.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B.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D.让孩子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答案】 A 3、()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A.布卢姆 B.根舍因 C.布鲁纳 D.赞科夫 【答案】 A 4、“学不躐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 C 5、四岁的芳芳,知道小军是自己的哥哥,当问她小军有没有妹妹,但她却说没有,这体现了芳芳思维特征的是( ) 。 A.单维思维 B.守恒性 C.不守恒性 D.不可逆性 【答案】 D 6、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别()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构造主义心理学 D.入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 C 7、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答案】 C 8、在教师的人格中两种重要的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想:二是( )。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 C 9、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答案】 B 10、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答案】 A 1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答案】 A 12、()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A.成熟 B.发展 C.成长 D.生长 【答案】 A 13、下列关于临床医学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学科间的互相交叉和渗透越来越不明显 B.医学学科不断分化 C.宏观扩展 D.微观深入 E.基础医学和高新科技的成果,不断创造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答案】 A 14、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董仲舒 B.王充 C.司马迁 D.郑玄 【答案】 A 15、关于个人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 A.认知策略 B.认知能力 C.基本认知 D.元认知 【答案】 D 1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钦定学堂章程》 B.《小学校令》 C.《劝学所章程》 D.《强迫教育章程》 【答案】 A 17、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外在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文化 C.学校 D.家庭 【答案】 C 18、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 ) A.医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E.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19、在德育内容中,关键是( )。 A.政治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道德教育 D.思想教育 【答案】 C 20、班级授课制首行于()的欧洲。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答案】 B 21、健康信息记录表填写过程中,如果数字填错,修改的方法是( ) A.在原数码上打叉,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 B.在原数码旁边填写正确的数码 C.在原数码上涂改 D.在原数码上打双横线,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 E.在原数码上打单横线,并在其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 【答案】 D 22、关于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B.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C.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D.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E.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答案】 D 23、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A.提纲 B.课文 C.目录 D.习题 【答案】 B 2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是( A.墨子 B.李斯 C.秦始皇 D.董种舒 【答案】 D 25、课程改革实质,课程的( ) 问题 A.综合性 B.系统性 C.实践性 D.现代化 【答案】 D 26、健康保险是( ) A.以获得意外保险为目的 B.以人的身体健康为目标 C.以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D.以人的心理健康为目标 E.以获得经济补偿为目的 【答案】 B 27、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2009-11) A.外表长相 B.环境因素 C.交往能力 D.智力因素 【答案】 C 28、婴儿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一般是()。(2009-11) A.3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2个月 【答案】 B 29、为了减少误差,()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A.评价 B.测量 C.测验 D.评估 【答案】 C 30、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答案】 C 31、下列关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学生可以很系统的观察事物 B.注意力分散 C.形象记忆为主 D.道德感模糊 【答案】 A 32、是教育的理想也是教育本质的是() A.发挥人的潜能 B.发展人的价值 C.进行个性化教育 D.挖掘人的力量 【答案】 C 33、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 B 34、()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朗格朗 【答案】 D 35、糖尿病干预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 A.医务人员培训百分比 B.高危人群行为改变率 C.开展糖尿病管理社区的百分比 D.糖尿病患者建档率 E.糖尿病转出百分比 【答案】 A 36、不属于职业病特点的是 A.群体发病 B.病因不明 C.早期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D.重在预防 E.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答案】 B 37、调查问卷的保存原则是( ) A.保证信息档案的完整、安全、方便查阅 B.保证信息档案的及时性 C.保证信息档案的真实性 D.保证信息档案的准确性 E.保证信息档案的可读性 【答案】 A 38、下列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答案】 B 39、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一定社会的( )。 A.生产力 B.文化水平 C.生活水平 D.政治制度 【答案】 A 40、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是 A.疾病保险 B.健康保险 C.商业健康保险 D.社会医疗保险 E.失能收入保险 【答案】 B 41、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答案】 C 4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祛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 C 43、学校教育系统形成于(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9世纪初 D.20世纪末 【答案】 A 44、教师在指导课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的行为( )。 A.启发 B.建议 C.讲授 D.遇视 【答案】 C 45、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愿发展 B.自动发展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 【答案】 C 46、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答案】 A 47、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作品分析 B.问卷 C.会谈 D.实验 【答案】 C 4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 A 49、“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该现象是()。 A.学习策略 B.问题解决 C.学习动机 D.学习迁移 【答案】 C 50、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答案】 A 51、某男性体重80kg,每天以4km/h的速度快走30min,其代谢当量为3kcal/(h·kg),其每天能量消耗为 A.150kcal B.15kcal C.120kcal D.38kcal E.3.8kcal 【答案】 C 52、智力也叫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像力 【答案】 C 53、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关键期表现在() A.儿童个性发展 B.儿童智力发展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儿童动作发展 【答案】 C 54、长期护理保单,为了保证长期有效,通常在合同中承诺 A.保单的可续保性 B.通常设有免责条款 C.提供免费豁免 D.保险的赔付期可长可短 E.保证以往的生活方式 【答案】 A 55、“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巴黎大学 D.哈佛大学 【答案】 A 56、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的常用测量方法不包括( ) A.直接观察法 B.机械与电子监测法 C.能量检测法 D.问卷调查法 E.行为观察法 【答案】 A 57、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E.朱熹 【答案】 B 58、()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B.同化性 C.重组性 D.具体 【答案】 B 59、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答案】 B 60、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2008-05)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 【答案】 D 61、关于自测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测血压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 B.选择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C.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连续自测血压7天 D.对精神焦虑的患者鼓励其自测血压 E.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 【答案】 D 62、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家庭环境效应 B.人的主观能动性 C.社会发展状况 D.教育自身状况 【答案】 D 63、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答案】 D 64、(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性格 C.态度 D.气质 【答案】 C 65、学习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 A.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B.教师制定要达到的目标 C.学校分布给学生的教学预期结果 D.教师给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 【答案】 A 66、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答案】 C 6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答案】 C 68、对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课程标准 C.小学教学计划 D.社会公德 【答案】 A 69、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答案】 D 70、健康信息采集的原则是 A.因人而异 B.记入医学档案 C.针对性的内容 D.如实收集相关信息 E.定期和不定期记录 【答案】 D 71、开放性和群众性、多样性和补偿性、实用性和融合性属于()的特点。 A.社区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大众教育 【答案】 A 72、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答案】 B 73、循证医学的实践核心是 A.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B.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C.最佳的研究证据 D.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E.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答案】 C 7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 ) 的特点。 A.知、情、意的统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答案】 C 75、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答案】 C 76、态度的情感成分是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分 【答案】 A 77、不能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的共同发展趋势的是( )。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答案】 A 78、20世纪30年代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加涅 C.皮亚杰 D.布鲁纳 【答案】 C 79、中医诊治的主要原则是( ) A.因病施治 B.辨证施治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因人施治 【答案】 B 80、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主要包括 A.饮酒情况 B.患病情况 C.烟草使用情况 D.膳食情况 E.身体活动情况 【答案】 A 81、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 B.创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答案】 C 82、疾病风险评估报告包括 A.体检指标汇总 B.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提示 C.疾病风险评估结果 D.受评估者主要健康信息 E.危险因素状况 【答案】 B 83、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 B.学生自愿选择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D.课程计划 【答案】 C 84、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D 8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于()。 A.1985 年 B.1993 年 C.1998 年 D.1999 年 【答案】 B 86、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 )。 A.王策三 B.李秉德 C.叶澜 D.桑新民 【答案】 C 87、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答案】 A 88、“一把钥匙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 A 89、评价体重状况的表示方法有( ) A.年龄组别体重 B.体重绝对值比较 C.理想体重 D.身高组别体重 E.体质指数 【答案】 A 90、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 A.庠 B.序 C.学 D.瞽宗 【答案】 A 9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答案】 D 92、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 )。 A.王策三 B.李秉德 C.叶澜 D.桑新民 【答案】 C 93、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答案】 A 94、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A.提纲 B.课文 C.目录 D.习题 【答案】 B 9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 A 96、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和态度 【答案】 B 9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确的界限 B.心理健康是固定不变的 C.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 D.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 【答案】 C 98、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答案】 D 99、下列表述中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要求的是( )。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大量知识,尽量减少实验课的学时 【答案】 D 10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2009-05)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答案】 A 101、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 )。 A.主要途径 B.唯一途径 C.基本途径 D.重要途径 【答案】 C 102、()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B.同化性 C.重组性 D.具体 【答案】 B 103、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 B 104、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A.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 B.没有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在本企业内部使用 C.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D.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药品的安全制定可采用一个标准 E.食品安全标准属于保密内容,不得向外泄露 【答案】 A 105、有位学生随意将纸屑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学生羞愧万分,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答案】 B 106、中医养生中“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 ) A.泻不伤正 B.用药宜缓 C.补勿过偏 D.益气壮阳 E.滋阴补血 【答案】 A 107、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做出决策 D.进行评估 【答案】 C 108、基本卫生保健的特点不包括( ) A.艰巨性 B.群众性 C.紧迫性 D.长期性 E.社会性 【答案】 C 109、《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社会权利客体的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的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的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客体的非独立地位 【答案】 C 110、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 -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顺序不变的( )。 A.5个阶段 B.8个阶段 C.7个阶段 D.6个阶段 【答案】 B 111、智力的核心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睢力 【答案】 D 112、在课堂上,小学生如果听得入神,可能会手托着腮帮、双眉紧锁或注释教师:如果听得高兴,就会眉开眼笑。甚至手舞足蹈。这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明显的() A.情绪色彩 B.随惹特征 C.个别差异 D.表演意识 【答案】 A 113、吹拉弹唱属于( )。 A.识记技能 B.认知技能 C.技能操作 D.心智技能 【答案】 C 114、健康风险评估可以用于 A.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B.疾病的诊断 C.人群健康管理 D.制订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E.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 【答案】 A 115、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课程 【答案】 D 116、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 D.无意识动机 【答案】 A 117、古代印度教师是( ) A.僧侣 B.首陀罗 C.吠舍 D.祭司 【答案】 A 118、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是()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 D 119、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备课 B.上课 C.学生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 B 12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讨、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 )。 A.讲授法 B.研究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答案】 C 121、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答案】 D 122、“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指的是(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答案】 C 123、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 A.松散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正式群体 D.联合群体 【答案】 B 124、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多是首先从()的立法开始的。 A.基础教育 B.职业教育 C.成人教育 D.髙等教育 【答案】 A 125、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 A 126、“五四”运动前后,著名教育家( )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答案】 C 127、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答案】 B 128、下列表述中符合先进生的心理特征是( )。 A.自尊心强 B.不接受教师的当众批评 C.意志力薄弱 D.学习动机不强 【答案】 A 129、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答案】 B 130、关于关键期,理解错误的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答案】 B 13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的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90% C.75% D.50% 【答案】 D 132、学生将苹果、梨、桃等归纳为“水果”,这样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答案】 C 133、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后勤职工 B.行政干部 C.学生 D.教师 【答案】 D 134、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和技能性的成绩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调查法 C.自我评价法 D.观察法 【答案】 D 135、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抽象记忆 B.意义记忆 C.形象记忆 D.情绪记忆 【答案】 C 13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 B.课外活动 C.少先队活动 D.班主任工作 【答案】 A 13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个性的培养 B.创新精神的培养 C.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 B 138、教师不准吵闹的学生在下课时间到教室外面玩,并要求其抄写一段课文,如抄写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间歇强化 D.连续强化 【答案】 B 139、下列有关国家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B.国家课程是为了确保全国统- -、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 C.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 D.国家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答案】 C 140、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这种做法属于()。 A.强化法 B.示范法 C.代币奖励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 C 141、“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不均衡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D 14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为是( )。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僧度 【答案】 D 143、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道德 B.品德 C.人格 D.个性 【答案】 B 14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答案】 A 145、患者担心自己患有胃肠系统的疾病,反复就医,但是临床检验并没有问题。这属于 A.焦虑症 B.疑病症 C.社会适应性问题 D.恐惧症 E.强迫症 【答案】 B 146、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D 147、在教师的人格中两种重要的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想:二是( )。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 C 14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对象 C.教育问题 D.学生 【答案】 C 149、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 D 150、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A.5年 B.6年 C.9 年 D.12 年 【答案】 C 15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 A 15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 A.3、4 岁?11、12 岁 B.5、6 岁?11、12 岁 C.6、7 岁?11、12 岁 D.5、6 岁?12、13 岁 【答案】 B 153、健康风险评估的局限性表现在( ) A.不能评估社会或环境危险因素 B.评估本身不能构成一个健康管理项目 C.不能代替医学检查 D.不提供完整的病史 E.不能确定疾病风险 【答案】 A 154、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工作 C.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 D.少先队活动 【答案】 C 155、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C 15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答案】 A 157、中医养生中“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 ) A.泻不伤正 B.用药宜缓 C.补勿过偏 D.益气壮阳 E.滋阴补血 【答案】 A 158、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出版。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0年 【答案】 C 159、人们使用健康风险评估工具的主要目的是( ) A.预测评估对象的寿命 B.诊断疾病 C.预测个人死于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D.估计个人未来出现特定疾病的可能性 E.提供疾病治疗建议 【答案】 D 16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 C 161、以下选项不属于《四书》内容的是()。 A.《大学》 B.《中学》 C.《论语》 D.《孟子》 【答案】 B 162、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是 A.高血压患者 B.孕妇 C.消瘦人群 D.贫血患者 E.喜欢吃甜食的人 【答案】 A 16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答案】 B 164、启蒙思想家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C 165、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萌芽做出贡献的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桑代克 【答案】 C 166、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答案】 C 167、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 A.教学方法 B.教学组织形式 C.教学过程 D.教学计划 【答案】 B 168、初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一般是( A.3-6岁 B.16-19岁 C.12-16岁 D.6-12岁 【答案】 D 169、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守恒期 C.转折期 D.过渡期 【答案】 A 170、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时期在( ) 。 A.幼儿初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 A 171、计算体重指数时,需要以下哪些数据《》()《》() A.性别 B.年龄 C.身高 D.体重 E.籍贯 【答案】 C 172、健康教育计划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总体目标是指 A.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 B.宏观的、长远的 C.描述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