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0题)1、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答案】 B2、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 )。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 B3、高中化学课程中,体现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侧重探究能力和方法培养的是( )。A.实验教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有机化学基础【答案】 A4、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
2、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5、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的导电性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等,这里的碘、钙、氟、硒指的是分子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氯化钠等强电解质【答
3、案】 C8、某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A.宏观表征B.微观表征C.符号表征D.数字表征【答案】 B9、下列哪项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A.演示法B.实验法C.陶冶法D.启发法【答案】 C10、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1B.化学与生活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 B11、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
4、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 B12、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1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答案】 B14、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传统化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是( )A.主动探究多,被动接受少B.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少C.合作学习多
5、自主学习少D.探究学习多,发现学习少【答案】 B15、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A.观察B.实验C.教学D.讨论【答案】 B16、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17、下列选项中,能成为教材具体呈现方式的是( )。A.纸质学习材料B.视听学习材料C.电子学习材料D.以上三者都是【答案】 D18、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
6、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19、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每个课程模块( )学分。A.2B.1C.0.5D.1.5【答案】 A20、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 )。A.知识点记忆B.知识点重现C.实验操作技能D.解决问题能力【答案】 D21、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
7、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 B22、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认识氧气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运用分子和原子
8、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答案】 B23、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 D24、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
9、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 D25、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答案】 C2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 A27、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 )。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 B28、某学生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
10、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 )。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29、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答案】 D30、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宏观向微观B.由定性向定量C.由形象到具体D.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答案】 C31、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32、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11、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B.C.D.【答案】 A33、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答案】 C34、雨水的PH值小于( )时就成为了酸雨。A.5.6B.5.7C.5.9D.5.8【答案】 A35、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
12、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 B36、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在淡水中的钢管,主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若采用外加电流进行保护,钢管应当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钢管若需保护,一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外加电流保护钢管时,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答案】 C37、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 A38、下列可证明甲
13、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四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 B39、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A.450B.225C.900D.375【答案】 A40、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41、从知识分类来看,配平离子方程式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
14、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 C42、在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43、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 )。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
15、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44、一位学生在板演的时候把水的化学式写成了“HO2”,老师评价道:“好!首先知道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又知道原子个数比为2:1,只是顺序弄反了,倒过来就可以了。”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 )。A.及时性B.客观性C.过程性D.激励性【答案】 D45、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
16、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46、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C.在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D.石油易燃,提炼石油时不能加热【答案】 B47、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48、学生在对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钠、镁、铝等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B.演绎C.归纳D.分类【答案】
17、C49、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 D50、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 D51、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2B.Cl-C.2HD.Fe【答案】 D52、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
18、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根据下表中它们两两间相互反应的实验记录,推断a、b、c、d的顺序正确的是A.H2SO4、Na2CO3、BaCl2、HClB.HCl、H2SO4、Na2CO3、BaCl2C.H2SO4、HCl、Na2CO3、BaCl2D.BaCl2、Na2CO3、HCl、H2SO4【答案】 B53、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本身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操作能力D.教学沟通能力【答案】 B5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答案】 C55、下列有关纯铁的
19、描述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生铁的低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答案】 D56、溶解度四要素不包括( )。A.一定温度B.100g溶剂C.达到饱和状态D.单位为“Kg”【答案】 D57、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5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答
20、案】 A59、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答案】 A60、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6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21、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B62、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B.制饭勺、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化合物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 B63、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A.B.C.D.【答案】 C64、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65、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而得出科学的结
22、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A.观察法B.文献法C.调查法D.讨论法【答案】 C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H2的速率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并影响平衡的移动D.增大反应物固体的量可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答案】 A67、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每个课程模块( )学分。A.2B.1C.0.5D.1.5【答案】 A68、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答案】 B69、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
23、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键电子对、又是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70、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 A7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
2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72、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 B73、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 D74、衡量化
25、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因素是( )。A.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B.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C.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D.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 B75、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 D76、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77、一般来说,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具有下列哪几方面的指向?( )A.B.C.D.【答案】 D78、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
26、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79、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 A80、下列不属于即时表现评价的是( )。A.提问交流评价B.课堂练习评价C.课堂实验操作评价D.作业评价【答案】 D8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27、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 C82、化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 )。A.布置超出教学内容的练习题以锻炼解题能力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合的难度C.学生遇到难解答的问题,应该立即将正确答案告知D.全部布置知识记忆性的练习【答案】 B83、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
28、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84、化学概念内容的编写应体现的特点是( )。A.B.C.D.【答案】 A85、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答案】 B86、通过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B.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
29、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C.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D.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答案】 D87、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室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 D88、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
30、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D.燃着的酒精灯,酒精不够时,可直接添加【答案】 D89、下列关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最核心内容的表现B.教学重点对于所有学习相同章节课程内容的学生而言是一致的C.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而言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学难点也不同D.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难点【答案】 D90、(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
31、A.他人听评课B.教学反思C.校本教研活动D.批改学生作业【答案】 B9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 B92、“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 D93、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B.教师可以随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
32、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答案】 B9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 C95、2018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 B96、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
33、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97、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 )。A.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B.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C.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D.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答案】 C9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
34、抗腐蚀性【答案】 B99、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100、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加强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
35、生的适应性D.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答案】 B10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A.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B.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C.准备实验、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D.熟悉教案、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答案】 B102、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C103、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作用说法不正
36、确的是( )。A.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B.化学实验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C.实验探究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D.化学实验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唯一手段【答案】 D104、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105、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
37、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答案】 A106、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 C107、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D108、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
38、确的是( )。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答案】 A109、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11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只有B.C.D.【答案】 D1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
39、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112、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113、下列实验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所测定的pH值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消耗标准溶液体积D.测定中和热实验时,将碱溶液缓慢倒人酸中使其充分反
40、应,所测得中和热【答案】 B114、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答案】 A115、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 C116、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己烷【答案】 A117、对于以下烷烃,最容易由相应的环烷烃加氢开环生成的是( )。A.CH3CH2CH3B.CH3(CH2)2CH3C.CH3(CH2)3CH3D.CH3(CH2)4CH3【答案】
41、 A11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这是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实用性B.理论性C.基础性D.探究性【答案】 C11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D.CH中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答案】 D120、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 )。A.学习习惯B.学习动机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 B121、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简约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绿色化原则【答案】 C122、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学生用辩论的形式讨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课堂练习评价B.即时表现评价C.未知1D.未知2【答案】 D123、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 )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