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小学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加强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珍藏版
为了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中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方案,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进行规范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双减”政策,进一步做好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学生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此方案。
二、工作目标
建立学校.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师联合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校园课外读物选取的监管,确保学生课外阅读 色.人文.科学、有效,以达到学生兴趣阅读.快乐闽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校园课外阅读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和爱国情怀,促进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秩序井然,有力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课外读物管理监督小组
为统畴推进学校”双减”工作全面、高效、有序进行,学校成立“双减”“课外读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全体教师
四、具体实施工作
(一)加强教材征订和图书订购管理,教材征订前要认真核对审定目录,不盲目征订订购图书,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图书内容有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为保障校园文明教学环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核制度。
1、对违反以上规定学生,没收书籍,予以警告处分。
2、上课期间严禁阅读与课程无关课外读物。
3、各种刊物进入校园,须报请校长批准,教务处备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入校园。
4、校园内不得张贴广告及商业宣传标语及号。
5、定期检查手机、平板电脑。不允许携带储存不良信息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进入校园。
(三)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加强日常好书推荐,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让每个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四)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把关,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一律禁止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五)加强图书建设。每班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六)既要治理以往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中产生的乱象,又要鼓励优质读物进校园,营造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达到良法善治的目标。
(七)每学期末,由教师结合下学期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参考《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书目》推荐下一年
(12本每月一本)学生读物。
(八)学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捐赠课外读物,学校将务必明确
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并进行审核把关,严禁问题课外读物进校园。
(九)由学校安排相关教师(班主任等)给各位家长推荐各学段“学生课外读物目录”供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时参照。同时规定:为了保障学生的课外读物内容健康、思想进步、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在学校推荐的“学生课外读物目录”中购买的课外读物不许学生带进校园,也不建议家长在学校推荐的“学生课外读物目录”外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未经学校审核的课外读物不准带入校园。
(十)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五、加强监管
(一)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对于“五项管理”要宣传到位。
(二)根据工作的需要每学年召开家长委员会代表会,对“五项管理”工作开展座谈、调研,针对问题调整工作思路。
(三)提高思想认识。
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中小学部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细化工作措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六、落实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措施
(一)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召开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主题家长会,对课外阅读的方法及重要性进行相关宣讲,与家长产生共识,让其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影响,让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充分重视起来。家长参与学生课外阅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二)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三)加强排,剔除不宜读物。
教学中心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学校馆藏、班级柜藏,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
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四)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规范图书捐赠、征订与使用。规范图书捐赠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推销或免费发放任何教辅。学校严格执行市区规定,规范征订所有读物,包括电子读物。APP进校园,必须坚持免费使用,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