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1,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1.2.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4.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唯物,辩证法,7.8.9.10.,社会历史观,11.,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第二、三单元),(第四单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世界,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价值观(人生价值观,12,人的存在及价值,2,关于哲学,一、,本义,P6,;,产生,P4,;,作用,P6,;,功能,P25,;,任务,P6,。,二、三对关系,:,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实践与理论),四、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唯心(划分的依据、,两者的分歧、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局限性和优点),五、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六、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哲,的产生,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联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联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区别、联系)。,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为什么?,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的作用,(与,“,对个人,”,的作用区分开),马哲产生的条件、意义,马哲的特征,马哲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哲的作用,第一单元知识结构:,3,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知识梳理,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4,知识梳理,考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错误倾向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注意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主体不同:,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特点不同:,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5,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6,易错提示,误区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误区二:,任何哲学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误区三:,对世界某一部分(方面)的看法及观点就是世界观。,误区四:,世界观就是哲学。,误区五:,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7,【2012,江苏高考,】,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A,8,知识梳理,考点二:,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已删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9,易错提示,误区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误区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本质的区别,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企图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误区三:夸大或贬低哲学的作用,。,既要反对夸大哲学,否定具体学科特殊性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完全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企图取消哲学的,“,取消论,”,。,10,(,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B,C,D,C,11,知识梳理,考点三:,哲学与时代精神,(,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上的精华。,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3,)真正的哲学是,的先导。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批判功能),;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塑造引导功能),。,精神,时代的精神,社会变革,12,易错提示,误区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误区一:,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误区二:,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提示,】,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面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哲学可以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以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此,,哲学并不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提示,】,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13,哲学的性质 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就必须,正确地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如实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A,B,C,D,B,14,1.,哲学的功能:,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考点四 哲学的作用,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功能,(,或作用,),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完成哲学的任务。,15,(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P25,综合探究),(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1,)从哲学的起源看:,(2),从哲学的本义看,:,(3),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4),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看,:,(5),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6),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什么?,17,知识梳理,考点五:,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有无,同一性,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提示,】,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4,、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的不同回答。,1,、是什么?,18,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 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理论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有助于人类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这一发现再次证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存在就是被感知,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C,19,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三种基本形态,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知识梳理,考点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20,(,2013,福建卷,34,题,)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C.,D.,C,21,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具有猜测性,,B.,没有科学依据;,C.,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A.,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共同点,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都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知识梳理,考点七: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2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知识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23,“,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解析本题以古语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古语所表达的世界观的判断,难度较大。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凡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东西都是所谓存在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形态的,凡是有形态的东西都是由气构成的,。,“,凡象皆气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气,”,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但这一观点并未涉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此,可以判定这一观点为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选,C,。,C,24,C,25,知识梳理,考点八:,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把某种,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理念、精神,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26,【,知识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王守仁):,“,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27,【,知识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28,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若是唯心主义的请指明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1,、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2,、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4,、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5,、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6,、物是观念的集合。,7,、绝对观念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8,、气者,理之依也。,9,、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9,有人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无论唯心主义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绝对的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3,、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其借鉴意义,,不能绝对说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30,易错提示,误区一:,。,【,提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误区二:,追求物质满足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误区三:,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误区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问题。,【,提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31,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其一,其二,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世界是怎么样,(,世界的状态,),的,全面、联系、发展,片面、孤立、静止,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大阵营,(,从属,),32,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为什么,(,依据),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共分四个专题),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将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知识结构,33,知识梳理,考点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_,的辩证法思想和,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生物进化论,黑格尔,费尔巴哈,【,提示,】,马哲用黑氏辩证法改造了费氏的唯物主义,不仅指出物质决定意识,还指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用费氏的唯物论改造了黑氏的辩证法,否定了黑格尔提出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动力源于,“,绝对精神,”,,指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因此,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34,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35,(2011,海南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B,C,D,C,例题连接,36,(,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故,A,正确。,A,37,(2010,年上海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解析,】,A,项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C,项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D,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不仅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B,38,知识梳理,考点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9,含义,精髓,活的灵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现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40,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含义,4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含义,42,科学发展观,主题,地位,内涵,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