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依据教材,抓住重点,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
关于定义和理论性的问题要求同学一定要会用准确性的语言表达。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可以解决部分填空和推断题,通过习题强化训练,检查同学的掌握状况。
针对同学常常不读题、看错题的毛病,要强化解题的训练。解题的步骤包括审题、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检查四个方面。1.审题: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实什么;
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2.语言表达规范,语言表达规范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3. 答案规范,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4、解题后的检查非常重要:数加错、没带单位、题抄错、答案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如果认真检查,都很容易发现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找同学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升,内化知识结构,加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升同学的综合素养
"步步反馈。逐层提升'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到处时时的体现以同学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把同学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同学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索、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同学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升同学综合素养。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同学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同学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同学综合素养状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同学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同学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
同学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同学的全面复习。
2小学数学复习题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S= r2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dh=2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3小学数学如何复习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常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施行应用题,四是操作题。
复习的作用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那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及时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3、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够,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出色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复习的效果会翻倍哦!
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升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
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干使所学知识融会贯穿,提升解题灵活性。
4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同学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升分析推断、推理能力。
4.熟悉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三、复习要求:
1.使同学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升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升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同学进一步熟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升灵活解题能力。
4.使同学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5.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依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