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11134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392 大小:1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某拟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改) A.只调查该项目新增污染源和拟被替代的污染源 B.须调查该项目不同方案有组织及无组织污染源 C.须调查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 D.须调查评价范围内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 【答案】 A 2、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 A.数学模式法 B.化学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 【答案】 B 3、某企业涉及第一类水污染物的车间生产周期是4h,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分别是(  )。 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答案】 B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  )。 A.包气带防污性能 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答案】 C 5、某企业北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20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6m高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B.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C.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1.2m以上 D.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答案】 B 6、(2018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 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 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 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 【答案】 A 7、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B.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 C.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其可能影响的园区外围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D.涉及两种影响类型时按最高工作级别开展调查 【答案】 D 8、(2012年)38.某企业位于2类声功能区,距离厂界200m的敏感目标处昼间为60dB(A).夜间为5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评价范围应为() A.厂界外200m范围内 B.距企业声源外200m范围内扩大至满足 C.2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D.扩大至满足3类声功能区夜间标准值距离处 【答案】 C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现场实测为主 B.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现场实测 C.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 D.评价时间不足时,可不进行调查 【答案】 C 10、(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有害物质泄漏 B.可能的事故风险 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 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 【答案】 D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确定评价重点 B.现场勘探 C.室内资料分析 D.地下水监测 【答案】 A 1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  )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答案】 B 13、对于一个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排水量为30000m A.1.5~3.5km B.1~2.5km C.1.0~2.0km D.2.0~4.0km 【答案】 B 14、(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不包括()。 A.区域环境特征 B.工艺环境友好性 C.工艺过程主要产污节点 D.末端治理措施协同性 【答案】 A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  )。 A.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 B.生态影响的方式 C.生态影响的施工时序 D.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答案】 D 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垃圾填埋场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应包括() A.施工期 B.施工期和运营期 C.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 D.勘查期、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 【答案】 C 17、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高速公路中心线28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高速公路中心线390m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距高速公路中心线(  )范围内。 A.100m B.200m C.280m D.390m 【答案】 C 18、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 A.类比分析 B.实测法 C.实验法 D.现场调研 【答案】 D 19、 某拟建项目对河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一级,一般情况下该河口水质调查时期应为一个潮汐年的(  )。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 D 20、声环境三级评价工作要求: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 A.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B.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C.进行达标分析 D.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答案】 C 21、(2015年)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声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r加倍,衰减3dB B.距离r加倍,衰减6dB C.r<a/π,几乎不衰减 D.a/π<r<b/π,几乎不衰减 【答案】 C 22、评价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地下水资源()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 A.补采平衡 B.水质平衡 C.水域平衡 D.地质平衡 【答案】 A 2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包括(  )。 A.有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B.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C.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D.非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答案】 C 24、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条件中,不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的是(  )。 A.位于100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 B.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C.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源主要补给区外 D.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 【答案】 B 2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城市轨道列车长度为100m,距离线路中心线(  )m以外时,该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A.25 B.33 C.50 D.100 【答案】 D 2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一阶段 【答案】 B 27、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B 28、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 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 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 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答案】 D 2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答案】 C 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答案】 C 3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 A.依法评价 B.早期介入 C.科学评价 D.突出重点 【答案】 B 32、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30 B.40 C.50 D.60 【答案】 C 3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分为()步。 A.六 B.八 C.十 D.七 【答案】 C 34、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产生的危险废物。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答案】 A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包括( )。 A.人群健康 B.水土流失 C.人文景观 D.文物古迹 【答案】 B 36、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不包括( )。 A.工程性质 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 C.污染物排放特点 D.工程建设过程 【答案】 D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中,对主要生态问题的调查,应调查影响区域内()。 A.未来预计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 B.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 C.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 D.未来预计存在的制约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 B 38、(2012年)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机场飞机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是() A.敏感目标处毎次飞行中件的有效感觉噪声级 B.敏感目标处昼夜等效声级 C.敏感目标处起飞事件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敏感目标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答案】 D 39、(2021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基本污染物不包括( )。 A.SO2 B.PM10 C.NOX D.CO 【答案】 C 40、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工业炉窑建设的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类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B.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C.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原有的工业炉窑改建时不得增加污染负荷 D.在一类区内,可以新建各种工业炉窑 【答案】 C 4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内容的是( )。 A.评价的时段 B.主要评价内容 C.规划方案比选 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 【答案】 C 42、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60.1dB,背景噪声值为55.1dB,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A.58.1d B.60.1dB C.55.1dB D.59.1dB 【答案】 A 43、某项目风速≤0.5m/s的持续时间超过72h,应采用()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 A.AERMOD B.CALPUFF C.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D.ADMS 【答案】 B 44、(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涉及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 B.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C.所采取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于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D.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答案】 A 45、多条河道相互连通,使得水流运动和污染物交换相互影响的河网地区,适用于()模型。 A.0维模型 B.一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平面二维 【答案】 C 46、(2013年)下列装置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炼铁高炉 B.炼焦炉 C.生活垃圾焚烧炉 D.燃气导热油炉 【答案】 D 47、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 A.医疗废物 B.生活垃圾 C.火电厂脱硫石膏 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 C 48、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 C 49、(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第一类水污染物当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2kg 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 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 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04kg 【答案】 A 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以上。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 B 5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预测()。 A.潜在的后果 B.累积影响 C.不利影响 D.不可逆影响 【答案】 A 52、平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经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距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的临街建筑对应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应是(  )类。 A.1 B.2 C.4A D.4b 【答案】 C 53、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A.低于或等于 B.高于 C.高于或等于 D.接近 【答案】 A 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二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C.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D.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答案】 B 5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 A.区域可持续发展 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C.生态完整性 D.生态功能性 【答案】 C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新建的中型建设项目,所在的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建设前后对评价范围内的商场噪声级增高量为7~9dB(A),对评价范围内的居住区噪声级增高量为3~4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答案】 B 57、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 A.限制性(防护)措施 B.补偿措施 C.补救措施 D.减缓措施 【答案】 A 58、在声环境预测过程中遇到的声源往往是复杂的,需根据(  )形式简化处理。 A.声源的地理位置 B.声源的性质 C.声源的空间分布 D.设备的型号、种类 【答案】 C 59、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方法中不包括()。 A.分析法 B.测定法 C.采样法 D.检测法 【答案】 D 60、(2017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 D 61、(2016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至少为() A.每年1次 B.每年2次 C.每年3次 D.每年4次 【答案】 B 62、(2014年)某电厂高压蒸汽管路排放高频噪声,该噪声的下列测量值中(测点位置均相同),大小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倍频声压级≥倍频带A声级 B.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D.声压级≥A声级 【答案】 C 63、(2015年)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上上为住宅。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内产生噪声污染。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答案】 D 64、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B.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饮用水源含水层 C.Ⅱ类场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3m D.Ⅱ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 【答案】 A 65、(2017年真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B.时间维度上,应包括整个规划期,并根据规划方案的内容、年限等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 C.空间尺度上,应包括规划空间范圈以及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 D.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的确定应考虑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兼顾区域流域污染物传输扩散特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行政边界 【答案】 A 66、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A.低于或等于 B.高于 C.高于或等于 D.接近 【答案】 A 67、(2012年)39位于建筑物的某冷却塔声功率级为9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采用点声源模型预测该冷却塔噪声影响时,必须补充的声源资料() A.冷却塔的运行时段和运行时间 B.冷却塔的形状 C.冷却塔的A声级 D.冷却塔的直径 【答案】 A 68、()主要污染物的选择标准,应结合污染物毒性、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综合判定。 A.正常工况下 B.非正常工况下 C.正常排放下 D.非正常排放下 【答案】 C 6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 A 7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以下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A.区域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6度 B.场界位于居民区1000m外 C.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1m D.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答案】 C 71、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 D 72、某工厂南侧厂界处设有8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工厂南侧厂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 B.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 C.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 D.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 【答案】 B 73、下列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B.一级标准是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是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D.某铁矿附近的农田土壤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答案】 C 74、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 C 75、某矿区附近分布有大片水稻田,该稻田土壤应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  )级标准限值。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B 76、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中,各专题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该专题的主要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评价所用资料和数据来源等。 A.分析数学模型 B.拟采用的计算模式 C.评价形式 D.计算方法 【答案】 B 77、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时,对于Ⅱ类建设项目应监测地下水水位,涉及可能造成()的Ⅱ类建设项目,也应监测相应的地下水()。 A.土壤盐渍化,水质指标 B.土壤盐渍化,水污染半径 C.土壤沙化,污染源种类 D.土壤沙化,水质指标 【答案】 A 7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各排放口非正常大气污染物的核算内容不包括(  )。 A.非正常排放浓度 B.单次持续时间 C.年发生频次 D.污染物年排放量 【答案】 D 7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A.几何当量 B.阻力学当量 C.自由沉降当量 D.空气动力学当量 【答案】 D 80、在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内,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 )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 A.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 B.水域功能环境评价标准要求的范围 C.水域功能水环境中污染物标准要求的范围 D.水域功能标准要求的范围 【答案】 A 81、(2015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固定设备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设物A、B类房间内噪声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A类房间有等效声级限值 B.B类房间无倍频带声压级限值 C.A.B房间限值与房间使用功能有关 D.A.B类房间限值与所处声环境功能区有关 【答案】 B 8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划分时,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的环境影响评价。 A.居住区 B.文教区 C.需要安静建设项目 D.工业区 【答案】 C 83、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有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A.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 B.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C.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范围必须大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D.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 【答案】 C 8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 B.炼钢电炉 C.生活垃圾焚烧炉 D.铅冶炼焙烧炉 【答案】 A 85、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海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  )。 A.水生生物洄游通道 B.鱼虾类的越冬场 C.虾类洄游通道 D.鱼类洄游通道 【答案】 D 8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输油管线项目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是以工程沿线边界两侧分别向外延伸( )。 A.100m B.200m C.500m D.1000m 【答案】 B 87、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mg/L B.mg/m C.量纲为1 D.kg/h 【答案】 C 8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B.可用于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 C.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D.可用于生态保护措施筛选的优先度评价 【答案】 D 89、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 A.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B.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C.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答案】 C 90、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30m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答案】 C 91、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区域环评中,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水质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 A.建设单位上级部门提出的 B.建设单位提出的 C.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 D.环评单位建议的 【答案】 C 92、(2016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A.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1m的黏土层 B.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2m的黏土层 C.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D.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答案】 C 9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关于采取各类环境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B.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中等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 D.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影响 【答案】 B 94、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C.噪声源的种类及声级 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答案】 C 95、以下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中未作规定的是(  )。 A.锅炉烟气中烟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C.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锅炉烟气中烟气二氧化氮的排放限值 【答案】 D 9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 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 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 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答案】 C 9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  )。 A.排污单位用排水状况 B.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 C.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D.排污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 【答案】 B 98、对于开发区规划布局可能影响区域噪声功能达标的,应考虑调整()、设置噪声隔离带等措施。 A.生产方式 B.生产规模 C.规划布局 D.规划目标 【答案】 C 9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不属于生态影响判定依据的是(  )。 A.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要求 B.项目所在地公众的相关咨询意见 C.项目建设单位出具的环保工程投资证明材料 D.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复意见 【答案】 C 100、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答案】 B 101、(2015年)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声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r加倍,衰减3dB B.距离r加倍,衰减6dB C.r<a/π,几乎不衰减 D.a/π<r<b/π,几乎不衰减 【答案】 C 10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无关 【答案】 A 10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同一敏感点既受到固定声源影响,又受到流动声源影响时,应()。 A.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D 10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建筑物施工时,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则所测场界噪声的评价依据为()。 A.昼间≤60dB,夜间≤50d B.昼间≤70dB,夜间≤55dB C.昼间≤60dB,夜间≤45dB D.昼间≤65dB,夜间≤50dB 【答案】 C 105、区域规划项目需预测主要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和()达标情况。 A.日平均质量浓度 B.小时质量浓度 C.日最大质量浓度 D.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 【答案】 D 106、下列分析方法中,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主要规划分析方式和方法的是(  )。 A.问卷调查 B.类比分析 C.矩阵分析 D.专家咨询 【答案】 A 1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的是(  )。 A.声环境敏感目标 B.拟建项目声源 C.声环境功能区划 D.主要现状声源 【答案】 B 108、(2019年)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某制药企业排气筒排放甲硫醇应执行的标准是()。 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109、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 A.400m B.500m C.350m D.325m 【答案】 C 110、可通过工程分析计算土壤中某种物质的(  )。 A.淋溶或径流排出 B.土壤缓冲消耗 C.输入量 D.输出量 【答案】 C 111、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可不作为地下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的是()。 A.氨氰 B.氰化物 C.溶解性总固体 D.总大肠菌群 【答案】 A 1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下水现状评价与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的有()。 A.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答案】 D 113、(2015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 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答案】 A 1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 )。 A.采用的评价标准 B.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