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开篇:从历史逻辑与现实方位中把握八项规定的时代价值
今天是2025年3月25日,农历一月世六,春澍涌动、万物竞发。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时间节点,我们共同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回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壮阔征程的必然要求,更是锚定现代化强市建设目标、锻造过硬作风保障的迫切需要。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如同一柄利剑直指沉疴积弊,开启了一场深刻的作风革命。十二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深化八项规定精神学习贯彻,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二、历史回眸:八项规定——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里程碑与宜言书
(一)破冰之举:八项规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1.问题倒逼:党的十八大前夕,党内存在“调研走过场、会议层层陪、接待讲排场”等形式主义顽疾,群众反映强烈。某省曾出现“一天接待12批检查组” 的荒唐案例,严重损害党群关系。
2.政治决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八项规定从精简会议、改进调研等具体问题切入,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彰显了党中央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
(二)制度创新:从“八项规定”到“全面从严”的系统跃升
1.制度链延伸:中央八项规定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形成制度闭环。例如,某市通过“三公经费”阳光监管平台,实现公务支出全流程透明化,年均节约财政资金超亿元。
2.监督网织密:建立“四风”问题线索快查快办机制,运用大数据筛查隐形变异问题。2024年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万起,较2013年下降76%,但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新动向仍需高度警惕。
三、实践启示:作风建设赋能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核心路径
(一)作风建设与城市能级提升的“双向奔赴”
1.营商环境之变:某副省级城市通过整治“庸懒散拖”,推行“局长走流程” 活动,企业开办时间从15天压缩至0.5天,市场主体数量三年翻番。实践证明, 干部作风就是城市竞争力。
2.民生福祉之增: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践行“一线工作法”,干部蹲点调研解决电梯加装、停车难等痛点问题,群众满意度达98.6%。作风转变直接转化为民生温度。
(二)从“四风”纠治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重跨越
1.思维革新:破除“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惯性思维,建立“问题-调研-决策-评估”闭环机制。某区通过“无会日”“无材料周”制度,推动干部每月下沉基层时间增加40%。
2.效能革命:运用数字化手段精简会议文件,某市开发“政务钉钉”系统, 文件流转效率提升70%,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3.文化重塑:培育“亲清有为”的政商文化,设立“企业家吐槽会”平台,202 4年全市招商引资额突破千亿,同比增长23%。
四、现实挑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知
(一)警惕“四风”问题的四个隐形变种
1.“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微信群打卡、APP留痕加重基层负担,某街道干部手机安装政务APP达28个,日均回复“收到”超百次。
2.“精致务虚主义”:过度追求“创新包装”,某项目花费300万元打造“智慧展厅”,实际应用价值微乎其微。
3.“躺平式避责”:少数干部“只签字不担责”,某审批事项需11个部门盖章, 但无人愿当“第一个签字人”。
4.“新特权思维”:利用信息差搞“雅贿”,某官员收受名家字画、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等新型利益输送。
(二)破解难题的“四维攻坚策略”
1.技术赋能监督:建立“作风雷达”监测系统,对公务用车轨迹、消费记录等进行智能分析,2024年某市通过数据比对发现违规线索127条。
2.群众深度参与:推广“您扫码·我整改”平台,群众扫码即可评价服务效能, 差评件48小时内督办整改。
3.考核导向变革:设置“担当指数”“破难榜”,对主动啃硬骨头的干部给予专项奖励,2024年全市攻坚破难项目完成率提升至92%。
4.容错纠错升级:细化“三个区分开来”实施细则,某开发区为37名改革受挫干部澄清正名,点燃干事激情。
五、奋进方向: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现代化强市建设
(一)锻造“五个过硬”干部队伍
1.政治过硬: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作为党委会首个议题,铸牢政治忠诚。
2.能力过硬:实施“干部专业赋能计划”,围绕数字经济、新城建等领域开展靶向培训,2025年计划培养“专家型”干部500名。
3.作风过硬:推行“三三制”工作法(每周3天调研、3天破难、1天学习), 推动干部扎根一线。
(二)构建作风建设“四大长效机制”
1.教育浸润机制:打造“清风课堂”云平台,运用VR技术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让“伸手必被捉”入脑入心。
2.制度迭代机制:每季度开展制度“体检”,及时堵塞“快递送礼”"电子红包” 等监管漏洞。
3.文化滋养机制: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建设“家风家训馆”,开展“廉洁家书” 征集活动,从家庭细胞筑牢防线。
4.数字治理机制:开发“城市作风大脑”,实现作风问题智能预警、自动督办、闭环整改。
六、结语:以赶考姿态书写作风建设时代答卷
同志们!站在2025年这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用党员干部的“作风指数”换取城市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