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期末复习题(全面版)资料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B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右图中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C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CA 、矛盾与冲突 B 、经济全球化 C、 和平与发展 D 、国际合作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DA 、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C 、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5.春节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天寒地冻,而海南岛却百花争艳,造成这种气
2、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A、 维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6.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A人口爆炸 资源危机 环境污染 发展停滞A 、 B 、C、 D、 7.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D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C、 苔原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8.下列分布在南半球的发达 是 DA、 美国 B 、日本 C、 德国 D 、澳大利亚9.下列观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是 DA、多子多孙多福气 B、子孙满堂,喜气洋洋C、有子有女才算好 D、少生优生,幸福一生10.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B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
3、山游客自捡垃圾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柳州市东门城楼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1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B A、8844米 B、9244米 C、12844 米 D、2108米12. 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A 、UN B 、OPEC C 、WTO D 、APEC1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 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昆仑山脉14.“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哪种气候的主要特征 C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15.“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哪种降水
4、类型 A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16.南南合作是指 CA、南北美洲之间各国的合作 B、亚洲与大洋州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合作 C、发展中 之间的互助合作 D、发达 之间的互助合作二、综合题 1读经纬网图并完成问题:(1)、写出A、B两地的经度和纬度:A. 40W 0 B. 0 40N(2)、B地位于A地的东北方向。(3)、B地属于温度带中的北温带,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低纬度。(4)、A、B两地中有太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地。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年。(2)、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23.5S)。(3)、北极地区
5、全部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D点的位置。(4)、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A或C点。3、根据某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5712152024211714106降水量(mm)8010060472214115425136112109(1)依据表中数据,绘出某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2)分析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4、读“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上写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赤道。(2)、在图上对应的地方写出(1)中五条纬线的纬度。(3)、标出南北极点(N、S)。(4)、在相应位置写出五带名称。(5)、有太
6、阳直射的是 带;有极昼极夜的是 带和 带。新人教地理七年级上 第4单元:达标训练(人口与人种)达标训练基础巩固达标1某跨国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下列 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A.印度B.俄罗斯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俄罗斯主要是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日本主要是黄色人种,沙特阿拉伯主要是白色人种,而印度主要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答案:A2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自然环境恶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A. B. C. D.解析:主要考查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后果。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后果,是
7、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后果。答案:B3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B.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C.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年轻化的问题D.人口出现零增长,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解析:人口迅速增长会加快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大;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的增长要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用排除法得出正确选项是B。答案:B4许多 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原因有()乡村的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城市有较好的教育条件城市的各种环境都好城市的污染少城市的
8、生活条件好城市的就业机会多A. B. C. D.解析:本题是考查乡村人口同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主要的原因。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一般比农村严重,因此城市中的大气质量一般比乡村要差一些。答案:D5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基本持平 D.稳定不变化解析:此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特点。世界总人口数已超过65亿,人口基数大,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越来越快。答案:B6(山东青岛会考)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当前
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答案: C综合应用创新7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知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所得的数值越大就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答案:B8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稠密的是()A.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巴西亚马孙平原 C.南极大陆 D.撒哈拉大沙漠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终年严寒的南极大陆地区,极端干旱的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因自然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自然条件优越,
10、人口较为稠密。答案:A9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低纬度地区B.面积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D.荒漠、极地、高山高原、热带雨林等地区人口稀少解析: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自然条件较好的近海地带。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 或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的人口稠密地区确实以平原地区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如亚马孙平原为原始的热带雨林,俄罗斯、加拿大北部的平原靠近极地,这些地方的人口都非常稀少。答案:D10图4.2表示四个 的人口状况,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图4.2A. B. C.
11、 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自然增长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从图中可知,三个 的死亡率大致相同,那么出生率高的,自然增长率也高。显然,的出生率最高,较自然增长率都高;和相比,出生率相当,但的死亡率比高许多,所以的自然增长率不及。答案:C11读图4.3“苦难的母亲”漫画,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图4.3解析:首先把地球比做养育人类的“母亲”,然后分析人口过多,超过了“母亲”的供应能力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最后指出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答案:漫画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人类要从母亲(地理环境)那里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如果人口过多而超过“母亲”的供应能力,不仅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12、还会带来教育、就业、住房、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A B C D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3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冬冷夏热 四季如春 A B C D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
13、确的是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A B C D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8“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D喜马拉雅山南坡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积极开发使
15、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 B C D(二)综合题12读夏季等温线图,判断后回答下列问题:A、B两地处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答:_。13阅读并分析某地气候资料和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气候分布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气候资料,在下图中绘制该地的全年气温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下图气候类型分布在_(南或北)半球。在上图(13题图)中找出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地点(3)根据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气候分布规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一致C因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14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
16、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_15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16目前科学家呼吁,由于二氧化碳增多,要警惕全球变暖。为了表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和全球变暖的不良后果,请将以下各项内容的数码,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相应的方框内: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森林被大量砍伐;沿海低地被淹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温室作用使气温增高参考答案(一)1D 2B 3A 4C 5C 6B 7 D 8A 9D 10B 11D(二)12北半球。往南气温高,南方为低纬;往北气温低,北方为高纬 低 高1
17、3 (1)略 (2)北 (3)AC14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15我国南方地区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就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发生旱灾。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很多地区荒芜人烟,一年不下雨是常有的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16、 计算题某例:某区段限制区间A-Bt=19min,t=27min,t起=t停=2min不=4min,会=2minT1=58min,T2=54min,T3=T4=56minN=1440/54=25.5如果单线区段通过能力受a-b和b-c区间的限制,双方向列车均在b站停车进行技术作业,作业时间
18、t站10min。相关资料如下:区间运行时间:a-b区间上行16min,下行17min;b-c区间上行22min,下行21min。车站间隔时间:a、b、c站会1min;b站不允许双方向同时接车,不4min。起停车附加时分:t起2min;t停1min。试确定两区间会车方案,并计算区段最大通过能力。根据给定的单线半自动闭塞区间a-b的相关资料,画出各种类型的成对运行图周期示意图,并计算相应的区间通过能力。区间运行时间:上行20min,下行18min。起停车附加时分:t起2min;t停1min。车站间隔时间:不5min,会3min,连5min(后方站通过),连2min(后方站停车)。单项选择题1在列车
19、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D )。A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出站一侧的锐角内C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出站一侧的钝角内2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 C )闭塞分区。A一 B三 C五 D七3( C )统称为技术站。A区段站和中间站 B编组站和中间站 C区段站和编组站 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4在列车运行图上,( B )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A横线与竖线 B横线与斜线 C竖线与斜线 D斜线与斜线5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A )。A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C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
20、站通过6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C )A会车间隔时间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C连发间隔时间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7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D )A设计通过能力B需要通过能力C最终通过能力D现有通过能力8在列车运行图上铺画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该图称为(A )A非平行运行图B成对运行图C平行运行图D连发运行图9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D )A中间
21、站B会让站C区段站D编组站10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 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C)A设计通过能力B现有通过能力C需要通过能力D最终通过能力11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 B )的区间At运最大BT周最大C坡度最大D距离最大12车站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交付称为( A )A客运作业B货运作业C行车技术作业D中转作业13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B)A解体调车B编组调车C摘挂调车D取送调车14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
22、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B )A会车间隔时间B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C连发间隔时间D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15困难区间是指区段内( A )的区间At运最大BT周最大C坡度最大D距离最大多项选择题1我国铁路机车交路分为( ABCE )A肩回交路 B半循环交路 C循环交路 D半环形交路 E环形交路2铁路分界点包括( ABCE )。A车站 B线路所 C旅客乘降所 D客车整备所 E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3列车运行图规定了( ABCDE )A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 B列车在车站到、发、通过时刻C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 D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E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12驼峰作业方案分为(ACD )A单推单溜
23、B单推双溜 C双推单溜 D双推双溜 E多推多溜名词解释题1铁路枢纽:路网上具有客流、货流、车流相互交流的三个以上铁路方向的交汇处或铁路与港口、工矿企业专用铁道的衔接地点,由若干专用车站(编组站、客运站、货运站)和连接这些车站的联络线、迂回线、进出站线路及其他分界点等技术设备所构成的综合体。2调车: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列车运行外,为编组、解体列车或为摘挂、取送车辆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一切有目的的移动。3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4扣除系数: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
24、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5平行运行图:在同一区间内,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通过的运行方式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的运行图。6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在一端连接双线区间,另一端连接单线区间的车站(或线路所)上,两个相对方向的列车不同时通过该站(或线路所)的最小间隔时间。7机车交路:也称机车牵引区段,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段所在站到折返段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8车站间隔时间: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9运行图周期:在平行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都是相同的,并且上
25、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用相同的交会方式。任何一个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组一组的反复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成为。10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或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运行,成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11机车全周转时间:指机车每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它包括纯运转时间,在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以及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简答题1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最终通过能力如何取值?答:1机车车辆类型;2行车组织方法;3铁路区段各种固定设备。区段通过
26、能力按照区间、车站、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给水设备、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进行计算,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2简述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其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答: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
27、效形式。因此,列车运行图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3简述加强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和途径。答:1提高列车平均牵引总重量及平均载重系数;2增加行车密度,即增加行车量;3同时增加列车重量和行车量。4简述驼峰作业方案及其适用条件。答:1单推单溜:解编量小、一条推送线、一条溜放线;2双推单溜:解编量较大、两条推送线、一条或两条溜放线、调车场不分区;3单推单溜:解编量小、一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调车场分区。5解体和编组调车的目的是什么?答:1解体调车:将到达的列车或车组,按车辆去向、目的地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2编组调车:根据技规和
28、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6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答: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2列车在中间站停站时间3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4列车在技术站和客货运站的技术作业时间标准5车站间隔时间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牵引计算练习题1.牵引力的形成,车钩牵引力、轮周牵引力、粘着牵引力。2.计算速度、计算牵引力、起动牵引力。3.单位基本阻力、加算附加阻力。4.列车制动力产生过程。5.闸瓦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6.列车运动方程式的推导。(不考)7.列车运行时分及距离的计算。8.制动距离的定义及其计算。9.牵引重量的概念。10.限制列车牵引重量的因素。11.牵引重量的计算。(不考计
29、算题)12.牵引定数的概念,牵引定数的确定过程。1、对列车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力有哪些?当列车运行在 (1)牵引运行(2)惰行(3)制动运行三种不同工况时,其合力如何计算? 答:对列车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力有以下三种力:(1)机车牵引力F (2)列车运行阻力W(3)列车制动力B。列车运行在以下三种工况下其合力C计算如下:牵引运行:C = FW惰行:C = W制动运行:C = (B+W)练习题1一、填空题:1、机车牵引力就是指机车 轮周牵引力 。2、轮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称为机车粘着牵引力 。3、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不得 大于 机车粘着牵引力,否则,车轮将发生 空转 。4、机车牵引特性曲线是反映了机
30、车的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功率下,机车运行速度越低,机车牵引力越 大。5、内燃机车在多机牵引和补机推送时,其牵引力需修正。二、简答题:1、机车产生轮周牵引力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答:1、机车产生轮周牵引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动轮需要在旋转力矩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并与钢轨产生相对滑动趋势。(2)动轮要有压于钢轨上的重量(轴重),以产生动轮对钢轨的正压力。(3)动轮对钢轨之间存在摩擦作用。2、简述内燃机车的工作过程。答:内燃机车工作过程为,首先柴油机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柴油机的输出功,然后通过传动装置将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传递给机车动轮,最后依靠轮轨之间的粘着作用产生轮周牵引力。3、简述
31、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答: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电力机车上没有原动力,须由外界提供电源,接触网的单相高压交流电经机车受电进入车内的主变压器降为低压交流电,再经整流装置和平波电抗器滤波后向牵引电动机提供直流电。练习题2一、填空题1、列车运行阻力可分为 基本 阻力和 附加 阻力。2、列车附加阻力可分为 坡道附加 阻力、 曲线附加 阻力和 隧道空气附加 阻力。3、列车在6坡道上上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6 N/KN 。4、列车在2坡道上下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 -2 N/KN 。5、在计算列车的基本阻力时,当货车装载货物不足标记载重50%的车辆按 空车 计算;当达到标记载重5
32、0%的车辆按 重车 计算。二、简答题:1、列车基本阻力是由哪些阻力因素组成?答:列车基本阻力主要由以下五种阻力因素组成:(1)轴承摩擦阻力。(2)车轮与钢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3)车轮与钢轨间的滑动摩擦阻力。(4)冲击和振动阻力。(5)空气阻力。2、列车附加阻力有哪些?如何计算各类单位附加阻力?答:列车的附加阻力有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 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单位坡道附加阻力 :W i = i (N/KN) 单位曲线附加阻力: (N/KN) 单位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Ws = 0.13 Ls (N/KN) (隧道内无限制坡道)(参考电子书P28) Ws = 0.0001 LsVs2 (N/K
33、N) (隧道内有限制坡道)3、写出机车单位阻力、车辆单位阻力和列车单位阻力的计算公式?答:机车单位阻力: w = W/ Pg (N/KN) 车辆单位阻力: w = W/ Gg (N/KN) 列车单位阻力: w =W /(P+G)g =(W+ W)/(P+G)g (N/KN)4、列车在运行时,列车全阻力计算公式。答:列车运行时,列车全阻力: W= w 0 P + w 0G + w j(P+G)g (N)三、计算题:1、某列车行驶在非平直的线路上,该线路曲线半径R = 1200m,长Li = 480m,坡度为3下坡,列车长Lc = 240m。求该线路的加算坡度 ij 和加算附加单位阻力j 。解:加
34、算坡度: ij = i+ wr+ w = i + 600/R + 0. 13 Ls = -3 + 600/1200 + 0 = -2.5加算附加单位阻力: w j = ij = -2.5 (N/KN)练习题3一、填空题:1、列车制动力是由制动装置引起的与列车运行方向 相反 的外力,它的大小可由司机控制,其作用是 调节 列车速度或使列车 停车 。2、轮对的制动力不得 大于 轮轨间的粘着力,否则,就会发生闸瓦和车轮 “抱死”滑行 现象。3、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上多数使用 中磷铸铁 闸瓦。4、列车制动一般分为 紧急 制动和 常用 制动。5、列车制动力是由列车中各制动轮对产生的制动力的 总和 。二、简
35、答题:1、简述列车车轮与闸瓦发生“抱死”现象的原因,如何防止?1、列车在低速制动时,其制动力受到轮轨间粘着力的限制,当制动力超过粘着力时,车轮在钢轨上不能滚动而滑动,即发生车轮与闸瓦“抱死”现象。此现象易发生在列车低速和载重不足时,因此可做以下防止措施:(1)在列车低速制动时,不要施加过大的闸瓦压力。(2)尽可能达到标准载重量。2、闸瓦摩擦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闸瓦的摩擦系数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制动初速度 (2)列车运行速度 (3)闸瓦压力 (4)闸瓦材质3、什么叫换算制动率?常用制动时,其是否与紧急制动时相同?答:列车换算制动率是指列车换算闸瓦总压力与列车重力之比。常用制动时列
36、车换算制动率等于紧急制动时列车换算制动率乘以常用制动系数。因此,二者是不相同的。4、写出列车在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时的制动力和单位制动力的计算公式。 答:列车在紧急制动时:列车制动力:B = 1000h (Kh+ Kh) (N)列车单位制动力: b = B / (P+G)g = 1000h (Kh+Kh) / (P+G)g (N/KN) 或 b = 1000hh (N/KN)列车在常用制动时: B = 1000hc (Kh+Kh) (N) b= 1000hc (Kh+Kh) / (P+G)g (N/KN) 或b = 1000hhc (N/KN)练习题4一、填空题:1、列车单位合力曲线是由牵引运行
37、 隋力运行 和 制动运行 三种曲线组成。2、作用于列车上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列车的运动状态。在某种工况下,当合力 大于 零时,列车加速运行;当合力 小于 零时,列车减速运行;当合力 等于 零时,列车匀速运行。3、加算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 。4、列车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列车运行 速度 和作用在列车上 单位合力的大小。5、在某工况下,当列车所受单位合力为零时对应的运行速度,为列车的 均衡 速度。列车将 匀速 运行。二、简答题:1、在计算列车单位合力曲线计算表时,必须给出哪几个条件?答:在计算单位合力曲线计算表时,必须给出以下几个条件:(1)机车类型、数量及编挂情况。(2)牵引质量及列
38、车编组情况。(3)列车制动能力h 。2、在计算和绘制单位合力曲线时,为什么先不考虑附加阻力?答:列车附加阻力就是指列车的加算坡道阻力,在列车运行中,加算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只随加算坡道的坡度而变,因此,在计算列车单位曲线表时,只考虑基本阻力,不考虑附加阻力。3、写出列车运行时间和运行距离的解算公式。答:列车过行时间:t = (V2-V1) / 2Cp (min)列车运行距离: S = 4.17 ( V22 - V12 ) / Cp (m)4、从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上,能解读出什么?答:从列车的单位合力曲线图上可以清楚地读出列车在不同工况下和某速度时的单位合力的大小,以及能分析出列车在该时
39、的加速、减速或匀速的状态,还能看到列车的均衡速度。练习题5一、填空题:1、列车制动距离是自司机施行制动开始到列车 完全停车 为止,所运行的距离。2、列车的制动距离是 制动空走 距离和 制动有效 距离之和。3、我国普通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的限值为 800 米。4、列车制动时间是 制动空走 时间和 制动有效 时间之和。5、列车在长大下坡线路上施行紧急制动时,其最高允许速度必须有所限制,该速度称为列车 紧急制动限速 或称 最大制动初速度 。6、列车换算制动率的大小,表示列车 制动能力 的大小。二、简答题:1、什么是制动有效距离?答:在制动有效时间内,列车由制动初速度V0开始减速至V=0,此时间内列车所运行的距离称为制动有效距离。2、为什么列车运行在下坡线路上施行紧急制动时,要限制其最大制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