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正式版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y=(0.058H+0.0065B)(gHI)1/2
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Qp—废水排放量,m3/s;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x—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y—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B—河流宽度,m;
u—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My—横向混合系数,m2/s;
H—河流平均水深,m;
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I—河流坡降;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3)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C=(CpQp+ChQh/(Qp+Qh)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1.2参数选取
横向混合系数(My)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
1.3水文参数
(1)水文基本特征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3/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3/s、最小流量8.45m3/s,年径流量58.49×108m3,年平均径流深度993.3mm,年平均含沙量0.25kg/m3,年平均输沙量1370kt。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域面积716km2,河长45.38km,多年平均流量47.3m3/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1090m3/s,最小流量2.23m3/s。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50m,平均水深为0.77m,坡降为0.0012m/m,粗糙率为0.0026m-1/3·s。
(2)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
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0.55×108m3,调节库容0.264×108m3,死库容0.28×108m3,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4.95km2。
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和5:00~22:00,不发电时间为23:00~7:00和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丰水期)整天24小时放水发电。
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16.7m3/s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1。
(3)计算参数总结
根据汀江、旧县河和金山水电站的资料,枯水期评价河段的各参数取值见表5-2。
2预测内容及项目
(1)预测内容
预测废水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时,各污染物在枯水期对汀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重点说明对上杭县饮用水水源的影响程度。
(2) 预测项目:Cu、Pb、Zn 、As。
3源强的确定
根据工程分析、预测内容及项目,本评价主要预测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正常情况指废水经处理后,部分废水回用,部分外排的一种情况;事故情况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一种情况。根据铜矿总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施的设置情况,340 m 中段废水排入调节库,因调节池库容为55万m3,枯水期可调节约二个月最大水量,由此发生事故排放情况较小,而520m中段废水处理站调节池较小,一旦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即废水外排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评价事故情况重点预测520m中段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的一种情况。污染预测源强见表5—3。
4预测结果及评价
(1)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
按照混合过程段的长度估算公式,枯水期汀江混合过程长度为12km,即铜矿废水排放口入汀江下游12km为混合过程段,预测模式采用二维稳定混合模式,12km下游为完全混合段,预测模式采用完全混合模式。
(2)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非发电时)
正常情况下,堆浸场废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外排,其排放口位于金山发电站库区内,故预测这部分废水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预测结果列于表5—4。
由表5—4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金山发电站库区水质影响较小,可达到《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3)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发电时)
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预测考虑所有废水同时排放的一种情况,预测结果列于表5—5。
由表5—5 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汀江,对汀江的影响较小,可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县水源保护区不会造成影响。
(3)事故情况下,废水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及评价
事故情况是预测废水未经处理最大排放的一种情况,即废水排放量为9000m3/d,金山电站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6。非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7。
由表5—6、表5-7可知:事故排放时,发电和非发电时废水排放对汀江影响不大,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水源保护地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由于重金属为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中重金属具有累积作用,因此废水仍应达标排放,杜绝废水超标排放。
废水防治措施
1 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防治措施
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呈酸性,并含有重金属,其水质、水量变化大,水质水量详见工程分析章节。
根据紫金山排水特点,堆浸场废水(雨季时)和340m 平硐坑内废水均排至调节库;
520m平硐废水排至南面原铜矿试验厂,故废水处理分别建设两个处理站。
(1)堆浸场废水处理站
堆浸场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340m中段及以下坑内废水和堆浸场废水,主要设施如下:
(a)废水调节库库容及处理规模的确定
废水调节库设在堆浸场下方的同康沟村口附近,进入废水调节库的废水除地表迳流产生的废水外,还有340m 平硐及以下(平均为3000m3/d)的井下排水。库内汇水面积为F=1.35km2(截洪后),库内水面面积0.08km2,降雨量按十年一遇(P=10%)计算,相关的水文资料采用《福建省龙岩地区水文图集》中有关参数,多年平均降雨量-H=16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H蒸发=1100mm。废水处理规模为5000m3/d。经废水水量及迳流调节平衡计算,调节库库容为55万m3。
考虑到生产中后期坑下排水量有所增加,在总平面布置上留有今后扩建的余地。
(b)废水处理工艺
废水处理工艺如下:
(c)主要构(建)筑物的确定
①浮船泵房
废水调节库内设浮船泵房一座,将废水提升至废水处理厂处理。
浮船泵房平面尺寸为13.5m×5m,内设IH125-100-200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45kW。
②中和反应池
为使酸性废水能与中和剂充分反应,设中和反应搅拌桶2个。
反应搅拌桶的反应时间为12分钟,每个容积为18m3。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做。
③沉淀池
为使在中和反应搅拌桶生成的氢氧化物分离沉淀,设沉淀池一座,
④加药设施
加药间平面尺寸为18m×9m,层高8m。内设石灰乳加药系统和PMA加药系统。
石灰(含CaO68%)最大投加量为6.5t/d,石灰乳制备后,自流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石灰乳投加浓度为5%。
PAM最大投加量为0.1t/d,浓度制备成2.5%,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
加药间设有药剂储藏间,储量按15d药剂用量计。
⑤回水泵房
调节库未经处理的水每天有2000m3/d作为回水供给堆浸生产。
回水泵房平面尺寸为18m×5.5m,层高5.5m,泵房设有75/50D-HH渣浆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80ADL50-26×10 型水泵二台(一用一备),N=30kW,IH100-65-315 型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
(2)520m废水处理站
520m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520m中段以上废水,主要设施如下:
井下废水排放量平均为5700m3/d,呈酸性,废水经处理,过滤后用于采场的生产用水,底流排至下游尾矿库。废水处理规模按6000m3/d设计。
(a) 废水处理工艺
(b)主要构(建)筑物的确定
①调节池
为调节坑下废水排水的不均匀性和水质的均化设调节池一座。
调节池平面尺寸为30m×10m,为便于清理分为二格,沉泥定期人工清理。
②中和反应池
为使酸性废水能与中和剂充分反应,设中和反应搅拌桶二个。
反应搅拌桶的反应时间为12分钟,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做。
③沉淀池
为便中和反应搅拌桶生成的氢氧化物分离沉淀,设沉淀池一座。
④加药设施
加药间平面尺寸为18m×9m,层高8m,内设石灰乳加药系统和PMA加药系统。
粉石灰(含CaO68%)最大投加量为7.8 吨/日,石灰乳制备后,经投药桶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石灰乳投加浓度为5%。
PAM最大投加量为0.12吨/日,浓度制备成2.5%,投加在反应搅拌桷内。
加药间设有药剂储藏间,储量按15d药剂用量计。
⑤过滤池
为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井下生产用水的需要,设过滤池一座,过滤水量为150m3/h,平均滤速10m/h,平均反冲洗强度15l/m2·S,反冲洗历时5min。
⑥回水泵房
经处理后的井下废水由回水泵房扬至采场1000m3高位水池供生产使用。
回水泵房平面尺寸为12m×5m,高4.5m,内设125TSWA×8型水泵三台(二用一备),N=90kW。SLG4×16水泵二台(一用一备),N=3kW。
(3)废水处理措施分析
目前,国内矿山采选废水治理主要有自然净化法、石灰中和法、置换-中和法、萃取-电积中和法和采选废水综合控制技术。从综合控制技术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管理运行来看,采选废水综合控制治理是最佳实用技术;石灰中和法、置换-中和法、自然净化法是最佳可行技术;萃取-电积-中和法、中和氧化法为一般可行性技术。
根据紫金山坑下废水水质特点,采用中和法处理, 该方法为有色行业矿山废水处理最佳可行技术,具有管理、操作方便、处理水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本评价认为采用石灰中和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是可行的。
2堆浸液事故外溢防治措施分析
堆浸液外溢防治措施:(1)在堆浸场周边设置截水沟,可拦截场地以外的地面汇水,
尽量减少进入堆浸场的水量;(2)在堆浸场下方设置调节池,确保洪水期堆浸液不外排。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正常情况下,发电时对汀江的影响较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对上杭水源保护地不会造成影响;非发电时对库区不会造成影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对上杭水源保护地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由于重金属为持久性污染物,具有累积作用,因此废水仍应达标排放,杜绝废水超标排放。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影
响
识
别
影响类型
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 □
水环境保护目标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 □;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 □;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 □;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其他 □
影响途径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 □;其他 □
水温□;径流 □;水域面积 □
影响因子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pH值 □;热污染 □;富营养化 □;其他 □
水温□;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
评价等级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 □;三级A □;三级B □
一级□;二级 □;三级 □
现
状
调
查
区域污染源
调查项目
数据来源
已建□;在建 □;拟建 □;其他 □
拟替代的污染源□
排污许可证□;环评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调查时期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检测 □;其他 □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开发量40%以上 □;
水文情势调查
调查时期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检测 □;其他 □
补充检测
监测时期
监测因子
监测断面或点位
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个
现
状
评
价
评价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评价因子
()
评价标准
河流、湖库、河口:I类□;II类□;III类□;IV类 □;V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
评价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评价结论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 □;不达标 □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底泥污染评价 □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达标区□
不达标区 □
影
响
预
测
预测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预测因子
( )
预测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设计水文条件 □
预测情景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
预测方法
数值解□:解析解 □;其他 □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影
响
评
价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替代削减源 □
水环境影响评价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
()
()
替代源排放情况
污染源名称
排污许可证编号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
()
()
()
()
生态流量确定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
防
治
措
施
环保措施
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它工程措施 □;其他 □
监测计划
环境质量
污染源
监测方式
手动□;自动 □;无监测 □
手动□;自动 □;无监测 □
监测点位
()
()
监测因子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
评价结论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
注:“□”为勾选项,可√;“(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2021 年11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大连亿霖家俱用品新厂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刘民天
联系人
刘晨光
通讯地址
辽宁省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联系
邮政编码
116000
建设地点
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临港工业区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0000m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7049
环保投资
(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年 月
1.1项目内容及规模
1.1.1项目背景
大连亿霖家俱用品新厂区建设项目位于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临港工业区,项目总投资人民币7049万元,占地面积为40000m2,总建筑面积为34000m2,主要建设内容:钢结构生产车间2座;办公室、研发中心及职工宿舍各1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橱柜75万件。
建设地点及周边情况
建设项目位于大连普湾新区三十里临港工业区。厂区东侧、南侧均为空地,西侧、北侧隔工业区道路均为空地。
周边环境现状情况见图1
空地(厂区东侧)
空地(厂区南侧)
隔工业区道路为空地(厂区西侧)
隔工业区道路为空地(厂区北侧)
图1 项目四周情况图
建设规模与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为40000m2,总建筑面积为34000m2,主要建设内容:钢结构生产车间2座;办公楼、研发中心及职工宿舍楼各1座。主体建筑内容见表1。
表1 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位
面 积
备注
1
占地面积
m2
40000
2
总建筑面积
m2
34000
其中
1#生产车间
m2
10000
钢结构
2#生产车间(预留)
m2
10000
研发中心
m2
5000
6层,框架结构
办公楼
m2
4000
宿舍楼
m2
5000
产品品种、规格及产量
建设项目产品品种及规格见表2。
表2 建设项目产品品种及规格
名 称
年产量
备注
橱柜
75万件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调整产品型号及规格
主要能源和原辅材料
.1主要能源和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建设项目运营期能源及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3。
表3 主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表
序号
名 称
消耗量
备注
1
原材料
进口实木板材
5000m3/a
外购
2
9mm多层板
105000张/a
3
12mm多层板
210000张/a
4
18mm多层板
35000张/a
5
辅助材料
油漆
10t/a
外购;500桶/a,每桶20kg
6
稀释剂
10t/a
7
乳白胶
3t/a
水溶性环保胶
8
排钉、螺丝、锁具、合页等
75万套/a
外购
9
生物质燃料
50t/a
外购
10
能源
消耗
新水
29025m3/a
工业区自来水管网
11
电
298.08万KWh/a
供电局
.2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介绍
油漆成分见表4。
表4 油漆化学成分组成
油漆组分
主漆
稀释剂
固化剂
化学成分
聚脂树脂
甲苯、二甲苯
其它芳香烃
酯、酮、醚、醇
水性环氧固化剂
比例
40%
13.6%
2.4%
4%
40%
合计
40%
20%
40%
主要设备情况
建设项目运营期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6。
表6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1
电子裁板锯
2
台
2
四面刨
2
台
3
两端铣
1
台
4
多排钻
2
台
5
除尘设备
2
套
6
油漆滚涂线
1
套
7
油漆吊挂线
1
套
8
贴纸线
1
套
9
砂光机
2
台
10
拼板机
1
台
11
压缩机
1
台
12
封边机
1
台
13
推台锯
4
台
14
万能切角机
2
台
15
万能磨刀机
1
台
16
开榫机
1
台
17
震动砂光机
2
台
18
修边机
2
台
19
立式铣床
4
台
20
组装机
2
台
21
螺旋砂光机
1
台
22
2t蒸汽锅炉
1
台
职工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共有员工800人,生产实行一班制,年工作日数为300日。设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
.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由工业区自来水管网供给。
(2)排水
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工业区污水管网,最终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供暖
本项目冬季由工业区统一供暖。
(4)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66KV变电所提供,用电量为298.08万kwh/a。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收集和核实有关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利用现有的厂房进行生产,故不存在原有污染源及环境问题。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
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西北部三十里堡街道的渤海沿岸,距规划建设中的渤海滨海路15公里,毗邻普兰店湾,东至石北线(一级公路)三十里堡段;西至原金州盐场三道湾分场盐业堤坝、青岛山西与养殖区交界处;南至三十里堡龙口河入海口北侧盐业堤坝和三十里堡空军机场西谷山北侧淡水河交界处;北至三十里堡三道湾村双坨子山。地处辽东半岛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4′~39°23′、东经121°26′~122°19′,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保税区为邻,北与普兰店市相接。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大体分为三部分:北部低山区、东北及中部丘陵区、南部沿海丘陵平原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0℃,年降水量700毫米。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气温最高37.8℃,最低-19.13℃。年降水量550-950毫米,2021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只有10至12天。1月最冷,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1℃左右。60%-7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且夜雨多于日雨。
大连地区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资源较为丰富。陆生野生维管素植物共152科、666属、1747种,其中油脂植物110种,药用植物120多种,土农药类植物50多种,可提取淀粉或做酿酒原料的植物50多种。全地区盛产苹果,山楂、葡萄和黄桃的产量也较大,开展了草莓种植。沿海藻类共150多种,分属绿藻、褐藻和红藻门,其中5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海带、裙带菜人工养殖大面积开展。沿海有机碳的年生产能力平均每公顷1.4吨。全地区有无脊椎动物约4850种,野生脊椎动物约765种。其中,具有经 济价值或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132种,野生脊椎动物有442种。
沿海盛产鱼虾,鲍鱼、刺参、扇贝、紫海胆、螺类等,海珍品资源丰富,海湾大面积放养贻贝、扇贝等。北部山区开展了野鸡等野生动物家养。
大连地区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产及地热矿泉水资源等近30种、500余处。其中非金属矿产中的石灰石、硅石、金刚石、石棉、菱镁矿、滑石等价值较大。金刚石探明储量为全国总储量的54%左右,在瓦房店市境内发现4个大型原生矿和1个砂矿。石灰石矿集中分布于甘井子区和瓦房店市一带,探明储量为全省的1/3左右,已发现大型矿床十几个,矿点百余处。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不大,矿体小,主要分布于庄河、普兰店二市,已发现铁矿点70处、铜矿点40多处、铅锌矿点20余处和少量的铂(镍)、金、钼等贵重金属矿点。
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7650.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89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281.2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1.9∶41.7调整为6.2∶50.9∶4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5.4%和41.4%。人均生产总值11060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18140美元。2021年公共财政收入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市本级283.3亿元,增长13.7%;县区级566.7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支出10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43.8%、42.2%、17.7%和13.4%。地税局组织各项税收6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国税局组织各项税收529亿元,下降4.9%;海关代征税收465.8亿元,下降4.6%。
大连科教文体事业发达,有普通高校22所,有多所国家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为211工程、985工程学校,大连海事大学为211工程学校。各类科研开发机构200多个,每年向社会提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大连京剧团、大连杂技团的节目曾多次获国际大奖。
艺术创作演出:2021年新创作作品3部,演出30场。专业艺术院团2021年演出1417场,其中国外演出567场。“送戏进乡村”演出300场。组织“快乐周末”公益性艺术赏析普及活动30场。成功举办“亿达之声—大连夏季国际艺术节”,圆满完成夏季达沃斯年会文化晚宴演出任务、央视“空中剧院大连行”等活动。2021年艺术创作演出及理论研究,共获国家级奖项8个、大区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0个。人民文化俱乐部、宏济大舞台举办演出535场。
社会文化活动:2021年组织开展第24届大连国际服装节暨国际狂欢节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全民全运·美丽大连”广场文艺晚会、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大型音舞诗画《大海的歌》综艺晚会精品展演以及复州皮影戏惠民系列展演进社区活动。举办1524场文化志愿者文化演出。
3.环境质量状况
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质量:2021年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超出二级标准0.21倍,PM2.5超出二级标准0.49倍,空气质量指数(AQI)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90天,其中一级(优)天数79天。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碧流河、英那河各断面水质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均值范围为50.8-54.3分贝,城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89.4%。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周围无居民和重点文物及珍贵动植物等敏感保护目标。
4.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21年环境状况公报》,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如下:
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24小时均值为0.061mg/m3;
二氧化硫(SO2)的24小时均值为0.030mg/m3;
二氧化氮(NO2)的24小时均值为0.027mg/m3;
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中的二级标准。
2、声环境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声环境质量良好,昼间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A为52dB(A)、夜间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A为41dB(A)
噪声控制标准: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21)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应排放限值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有关规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2、噪声控制标准: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21)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应排放限值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有关规定。
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标准。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5.1.1施工期
运营期
5.2主要污染工序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水
污
染
物
噪
声
主要生态影响
7.环境影响分析
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营运期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
运营期
固
体
废
物
施工期
运营期
噪
声
施工期
运营期
其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9.结论与建议
9.1项目概况
9.2环境质量现状
9.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9.4环保“三同时”验收和总量控制
9.5环境影响分析
9.5.1施工期
9.5.2运营期
9.6清洁生产
9.7结论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注 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3土地使用证
附件4 规划文件
附件5 监测报告
附件6 审批登记表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周边环境示意图
附图3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图
附图5 大气监测点位图
附图6 噪声监测点位图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