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诊断 :
【一~三年级】 初中学习,快速适应新环境
1.不适应教师的教授风格,抵触对本学科的学习
不能接受教师的授课方式而失去了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情绪低落,成绩快速下落。
2.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佳,偏科严重
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而是基础薄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偏科。
3.学习环境不理想,自制能力薄弱,学习效率不高
由于受家庭环境和个人的影响,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学习时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造成学习不专心,学习效率低下
【四年级】 初中学习,快速适应新环境
1、注重家庭教育,做好孩子榜样,形成良好的氛围
父母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做好孩子榜样,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佳,偏科严重
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而是基础薄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偏科。
3、不适应学校老师授课方法,听讲效率不高
一些学生对学校老师的授课方法不能适应,造成在课堂的听讲效率不高,使得当堂的知识不能完全接受和及时消化,造成某些知识点薄弱。
【五年级】 初中学习,快速适应新环境
1、不适应学校老师授课方法,听讲效率不高
一些学生对学校老师的授课方法不能适应,造成在课堂的听讲效率不高,使得当堂的知识不能完全接受和及时消化,造成某些知识点薄弱。
2、学习环境不理想,自制能力薄弱,学习效率不高
由于受家庭环境和个人的影响,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学习时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造成学习不专心,学习效率低下。
3、学习成绩不理想,自信心受挫导致上进心不强
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一开始还是很有上进心的,但屡次考试失败后,导致自信心受挫,不求上进,逃避甚至厌学。
【六年级】 初中学习,快速适应新环境
1、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欠佳,偏科严重
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而是基础薄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偏科。
2、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关心不够
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等各方面的原因对孩子关心不够,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导致孩子无人管教,贪玩,厌学,成绩不理想。
3、知识面狭窄,吸收外部知识不多,文章理解不到位
很多课内课外的阅读篇章中都会引经据典,对于平常阅读不多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特定引用不能理解到位,这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
解决策略 :
【一~三年级】聚能1对1解决方案
1、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己老师自己选,增强互动是关键
一对一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这样避免了学生不能适应老师的现象出现,并且一对一教学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听讲效率,再加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保障了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3、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陪读+辅导,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聚能教育为那些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了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来校区学习,并且配有老师陪读,随时辅导,使得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全科补习,提高成绩,关心+鼓励式教学增强自信心
在聚能,每一位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都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与激励教育,使得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减小自卑心理同时,增加自信。
【四年级】聚能1对1解决方案
1、自己老师自己选,增强互动是关键
一对一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这样避免了学生不能适应老师的现象出现,并且一对一教学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听讲效率,再加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保障了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2、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陪读+辅导,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聚能教育为那些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了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来校区学习,并且配有老师陪读,随时辅导,使得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全科补习,提高成绩,关心+鼓励式教学增强自信心
在聚能,每一位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都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与激励教育,使得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减小自卑心理同时,增加自信。
4、老师家长常沟通,成绩提高自然中
一对一教学中,每个老师只针对一个学生做辅导,并且随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与家长及时沟通,通过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五年级】聚能1对1解决方案
1、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陪读+辅导,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聚能教育为那些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了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来校区学习,并且配有老师陪读,随时辅导,使得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全科补习,提高成绩,关心+鼓励式教学增强自信心
在聚能,每一位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都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与激励教育,使得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减小自卑心理同时,增加自信。
4、班主任陪读,全方位辅导
聚能教育中小学个性化一对一辅导中心,采取班主任全方面陪读,各科老师及时辅导的方式,解决了家长因工作等原因无法照顾孩子学习的问题,使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六年级】聚能1对1解决方案
1、掌握解题模型与做题思路,强化知识点记忆
多做题,熟练掌握解题模型与做题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与巩固,有效应用知识点。
2、自己老师自己选,增强互动是关键
一对一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这样避免了学生不能适应老师的现象出现,并且一对一教学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听讲效率,再加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保障了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3、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陪读+辅导,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聚能教育为那些没有良好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了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来校区学习,并且配有老师陪读,随时辅导,使得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4、全科补习,提高成绩,关心+鼓励式教学增强自信心
在聚能,每一位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都会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与激励教育,使得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减小自卑心理同时,增加自信。
小学生假期安全教育
一、注意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
2、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5、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不坐破旧车辆。
二、注意水的安全
不要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钓鱼等,到这些地方钓鱼、捉鱼等,必须有家长陪同。
三、电的安全
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2、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小学生寒假安全教育。
四、注意火的安全
1、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2、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3、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
五、注意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六、注意精神安全
1、远离网吧。在家里上网要听从父母的指导,上网时间要有节制。
2、不要涉足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台球厅、录像厅、卡啦OK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感化小学“三姿” 培训方案
学生的“三姿”指坐姿、读姿、写姿。正确的姿势能够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学生骨骼成长、预防近视尤为关键。为规范学生三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制订此方案。
读姿标准:保持正确的坐姿,身体坐正,腰背挺直,头和上身稍向前倾,不要左右偏斜;眼睛和纸面相距一尺(33厘米)左右;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 双手拿好书,书本不要垂直,稍稍向外倾斜一点,有助于自己的朗读。
写姿标准: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距离课本一尺;胸距课桌一拳;两臂平放桌面,本要放正,左手按纸,右手执笔。执笔时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握住笔杆的下端,离笔尖约一寸左右,笔杆的上部斜靠在食指的根部。笔杆与纸面约呈现45°角。
一、“三姿”培养要求
1、任课教师树立责任意识
学生“三姿”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小学部各任课教师要严守“做人求真,做事求实”的校训,树立高标准的育人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三姿”习惯作为自己课堂教学任务的一部分。
2、班级开展专题指导活动
班主任要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三姿”标准要求,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指导。统一要求学生正确的坐姿、读姿、写姿,特别注重对学生读写姿势的纠正。班内成立“三姿”评价督导小组,建立“兵帮兵”强化机制,落实“三姿“培养方案。
班主任要借助家长会宣传我校对于学生“三姿”培养的要求,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培养学生习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一朝一夕,也不能一蹴而就,学校是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要求家长在学生学习时,关注“三姿”是否正确,并按照学校要求标准进行指导纠正。
3、任课教师强化训练每位教师在上课时,要将“三姿”培养当做常规训练内容,要检查、敦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三姿”习惯。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和带动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写坐姿,做到“腿勤、嘴勤、手勤”,学生出错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指导、扶正,以强化班内训练成果。
二、检查评价措施
1、加强巡课检查。
带班领导在巡课时,注意检查各班的“三姿”情况,发现错误,及时推门,提醒上课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案。
2、期末开展班级汇报活动。
期末考试前,组织各班开展“三姿” 汇报活动。到各班进行检查,形式是:要求全体学生读一段课文,评价读书姿势;要求全体学生写一段话,评价写字姿势,同时对坐姿进行检查。统计各班错误率,颁发“三姿”评比优胜班奖状。
感化小学2021年8月
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与干预方法的总结
今天我把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个汇报。各位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都有自已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解、做法。所以我讲的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一、各年段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二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二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到班级的荣誉。 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三年级学生注意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三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三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来评价动作好坏和裁判胜负。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
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五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五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体练习时应相对提高难度和标准。 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愿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对老师的行为敢提出批评意见,对老师不公正的处理会有不满的表现。不愿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事项。
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许多练习虽然属于已学过的教材,但其动作规格标准提高了。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也常常有缺乏自信、学习困难、厌学和逃学的现象;调查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没兴趣读书,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加上老师未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未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地玩;或者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话就甚至干脆逃学、旷课,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时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我任教的二年级一位学生,因为作业没写,第二天怕班主任处罚,怕同学们的嘲笑,就逃学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跟学生谈心,讲道理,逃学解决不了任何事情。逃学是不对的行为,但是也不能马上批评打骂学生,相反,应该轻声细语地教育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不能逃避,可以找同学或老师交流谈心。
针对此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包括家庭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让他们乐于学习,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
(三)性格和行为中的心理问题
目前小学生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则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小学生没有自理、自立能力,长期依赖父母,就会形成了过度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往往成为父母的“小公主”、“小王子”,由此导致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实际却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他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而且平时表现得非常固执任性,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犯了错误时,不会及时道歉,最近我校的一位五年级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不尊重任课老师,找他谈话,他承认自己有错,但反省了三天,才去向任课老师道歉,可见其是多么固执。很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就显得高人一等,往往有些同学做错事时,他们就会起哄,嘲笑他人。
针对此现象,首先是父母应该意识到,不能过分溺爱自己的子女,应该放手,多鼓励小孩动手做家务活,培养其独立和动手能力,不能凡事都迁就小孩,孩子做错事,就应该教育,不能姑息,也不能太过宽容;其次,在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培养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校可以定期举行春游和秋游或夏令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三)人际交往和意志障碍等问题
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就会影响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要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二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