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备使用维护制度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2EDG3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车间所有设备,一律实行定置挂牌管理,各设备责任人要对本设备的维护运转、卫生及日常保养负责。
2、设备责任人要熟悉本设备的使用性能、技术数据及机械原理。
3、设备责任人要按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换油、注油、润滑等所需常规保养。
4、操作者,在使用中要密切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并通知维修工处理。
5、设备需检修维护时,要报检修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进行检修。
6、设备责任人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擦车、注油,保持设备干净卫生,如上级检查部门查出不符合规定要求,按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罚款。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DA55G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目的与适用范围困
为保证我公司生产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内容
2.1设备的定人定机..
主要生产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制度,
2.1.1新工人在使用设备前,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教育和安全教育,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2.1.2操作工人名单由车间提出,经过考试,合格后由生产科审批登记胁。
2.1.3特种设备的操作者经国家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发放合格证。
2.1.4定人定机名单经审查批准后应保持相对稳定。有特殊情况确需变动时,按自有关规定呈报审批批准后方能变动。
2.1.5原则主每个操作工人每班只能操作一台设备。
2.1.6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生产线,必须由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并报生产部门备案。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
2.1.7操作证的签发使用规定
2.1.7.1操作证的发证考试,由人力资源部进行。
2.1.7.2学徒工(实习生〉必须经过技术理论学习和一定期间的有师傅在现场指导下的操作实习后,学徒期满师傅认为该徒工(实习生〉已懂得正确使用设备和维护保养设备时,可由车间提出申请,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后方能单独操作设备,不合格者,不能单独操作设备,并将学徒期延长。
2.1.7.3自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招进的新工人,参照学徒工的要求须经技术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设备。
2.1.7.4公用设备的使用者,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车间必须明确使用小组或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并将名单报送设备部,人员更换时,需报设备部备查。
2.1.7.5外来人员或培训人员使(借〉用设备,凭单位证明,工种相符,经生产部及分管副总审批,由车间指定所在小组组长指导操作,或由培训师傅负责照管。
2.2设备的三级保养
2.2.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操作工人必须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具体要求参照《设备保养记录表、检查表》所规定的内容执行,并如实做好保养记录,由车间主任验收签字,设备部不定期抽查各车间的日常保养情况 ,并在生产调度会上公布结果。
2.2.2一级保养:公司每月25日后第一个周五日(如逢节假日或生产任务紧急则顺延),由车间分管主任组织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导,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袖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回设备各个部位。一级保养结束后,认真填写相关 设备一级保养记录及验收单 交设备部存查,并由设备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评比,验收不合格者根据情况扣责任人10~50元,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作待岗培训处理。
2.2.3二级保养:二级保养是列入设备检修计划的,以维修工人为主,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奈和修理,更换和修复磨损件,清洗,换袖,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竣工后由设备部按有关规定组织验收,并填写 设备二级保养验收记录 。
2.2.4实行 三级保养制 ,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掌握 三好 、 四会 并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 四项要求 、 五项纪律 。
2.2.4.1 三好 :
a.管好: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管好工具、附件,不丢失,不损坏,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好用,线路、管道完整。
b.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太机小用,不精机粗用,遵守
操作规程和锥护保养规程,不在设备运行中进行装卸工件和变速,细心爱护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c.修好:按计划检修时间停机修理,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和大修理完工后验
收试车工作。
2.2.4.2 四会 :
a.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艺,
合理选择设备功能,如切削用量等,正确地使用设备。
b.会保养: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袖,保持袖线、油毡、滤油器清
洁,认真清扫,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袖垢,无脏物,漆见本色铁见光,按规定
进行一级保养工作。
c.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检验项目,并
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检查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
d.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状态,并能
判定异常状态的部位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参加设备事故分析,明确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
2.2.4.3使用设备的 五项纪律 :
a.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袖。
c.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d.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e.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旦、检查处理。
2.2.4.4维护设备的 四项要求 :
a.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安全
完整。
b.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杆、齿条、齿轮等处无油垢、无碰伤,
各部分不漏水,不漏袖,切屑垃级清扫干净。
c.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袖枪和油杯齐全;油毡、袖线、袖标清洁,袖路畅通。
d.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
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2.3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2.3.l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2.3.2操作工人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超负荷、超规范、拼设备,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上级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供应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并可越级上告,并对违章指挥者追求责任。
2.4设备的交接班
2.4.1凡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每台设备均设有相应 生产设备交接班记录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必须由交接班双方签字。
2.4.2在下班前,操作者应将设备擦拭干净,清扫工作场地。在交接班时,应向接班工人详细地介绍设备各部润滑是否良好,附属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各零部件及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操纵机构是否灵活,传动系统有无噪音、发热、震动、失灵等异状,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曾经出现的可疑现象和故障,以及检修、调整情况尊。并把上述情况填入相应 设备交接班记录 ,如无接班工人,除对设备擦拭、清扫干净外,还应把设备 情况告知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并将 设备交接班记录 请班长或车间主任签字。
2.4.3一班制生产的设备,若存在故障,操作工人应将设备故障情况向车间报告,由车间分管主任填写 信息反馈单 报设备部,由设备部安排维修。
2.4.4接班工人必须在本班上班前15分钟到达接班地点,与交班工人共同检查设备的各种情况,并对照设备交接班记录 ,看有无出人。如有差异或不甚清楚之处,应立即提出意见,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班长或车间主任,听候处理。若由于接班者马虎从事,在接班后设备发生的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2.4.5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应根据对设备的检查情况,以及接班工人的反映,在证实交班记录的内容属实之后,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重大故障及时由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填写 信息反馈单 报设备部,设备部安排维修。
2.4.6车间分管主任,设备部及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抽查设备交接班规定执行情况。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6D25B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目的
要求生产操作人员与维检人员密切配合,严格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对设备切实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讲究文明、严格管理,使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顺达公司在线生产设备使用、维护作业区。
三、定义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物理运动和化学作用,必然会产生技术状况的不断变化和不正常现象,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设备的过早磨损,甚至形成严重事故。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程度。
四、职责
1、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关心和参加设备维护工作,其中生产操作人员负有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
2、设备科具有指导、检查、监督和协调作用。
五、设备的使用
1、岗位操作工、岗位维修工必须按各自岗位的要求,切实做到“三好”、“四会”即:“三好”-用好设备;管好设备;维护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点检;会紧急处理故障。
2、使用设备必须遵守“六不准”规定。
(1)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运行。
(2)不准乱开、乱拆、乱装、乱割、乱焊。
(3)不准随意改动整定值,严禁取消安全装置。
(4)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5)不准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修工作。
(6)不准未持有“岗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及检修设备。
3、设备环境管理:
各生产部门必须把设备环境划分为责任区,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作业区、班组及个人。
A、设备环境的管理标准
(1)无垃圾,无积尘,无积水,无油垢。
(2)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防火、防焊、防冻、防漏、防鼠等措施,无易燃、易爆危险。
(3)规定安全走行路线,设置安全标记。
(4)各种设施及管道涂色鲜明,易于识别。
(5)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
B、设备的“四整”活动
整理:把不用的物品清除掉。
整顿:把有用的物品有秩序地存放好。
整洁:工作场所要每天清扫,责任区要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
整修:物品、道路、场地、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若有损坏时,要及时修复。
C、设备“四保持”的内容
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
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D、设备清扫的一般分工
(1)设备的外表面清扫:岗位操作工(生产运行人员)。
(2)电气室内设备外表清扫:维修电工。
(3)设备内部的清扫:由点检委托维修方进行。
4、发现设备异常时的处置:生产操作人员和岗位维修人员在使用、点检或交接班检查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处理,若有困难时应由点检责任员提交检修人员处理或列入检修计划
5、设备的润滑及紧固
(1)设备的各部螺丝要经常保紧固状态,为防止松动,必须定期检查和紧固。设备内部螺丝的紧固工作一般都纳入检修计划,平时容易松动的螺丝则列为日常点检项目,随时发现随时紧固。
(2)为保持设备在正常润滑状态下运行,必须加强润滑的设备都必须严格执行给油脂标准。
(3)凡人工或手动加油的设备由岗位工按规定进行加油,难以承担时可由维修工(或专职点检人员)按规定加油。
(4)凡自动加油或一次性加油的设备,由专职点检人员委托检修人员按计划定期补加或更换油脂。
(5)点检中发现有漏油时要及时处理。
6、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给油脂部位、该油脂方式、油脂牌号、给油脂点数、给油脂量与周期、更换量与周期、作业分工等。
7、润滑工作的“三个”要点
选择合适的油种;
选择给油量;
选择给油周期。
8、安全装置的检查,校正试验及防腐工作。
(1)对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行程控制等装置必须严加监护检查,及时校验。责任分工的原则是:谁点检,认负责。如责任者不能承担时,可委托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
(2)四周有腐蚀性气体的和要求控制温度的设备,必须经常开动排气或空调设备,使设备处理正常的工作环境。
(3)安装在地下的设备,必须保持排水设施的良好和畅通。
(4)做好设备本体、钢结构件及管道等防腐工作。
六、设备维护的检查评比
设备维护保养状况的检查评比是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主要措施,应作为作业区、班组操作工和维修保养工生产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1、定期进行生产厂与生产厂,作业区与作业区之间设备使用维护检查评比,是推动文明生产和群众性维护活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的重要措施。
2、“四级检查”制度,即“日检查”、“月检查”、“季检查”、“春秋集团大检查”。
(1)日检查,即班组长每天日常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和处理问题,
(2)月检查,即每月月末由设备科、作业区组成综合检查小组逐台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和评比。
(3)季检查,以主管厂长组成检查组,每季一次检查。
(4)春秋集团大检查,由北营机动部组织,对全厂春秋各进行一次设备状况大检查。
七、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1、评定设备有效或失效的主要内容(七条标准)
(1)对生产有无影响(质量、品种、规格、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