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正式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县***食品豆制品加工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县***食品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九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
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设──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豆制品加工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
***县***食品
法人代表
刘娜、张志云
联系人
张志云
通讯地址
***县跳马镇梅怡岭村
联系
/
邮政编码
410123
建设地点
***县跳马镇梅怡岭村
立项审批
部 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补办环评手续)
行业类别
及代码
豆制品制造C139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5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00
总 投 资
(万元)
3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8.7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已于2021年3月投产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县***食品是一家专业从事豆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食品企业,公司主要进行独具地方特色的豆腐、豆腐干等产品生产,该生产项目已于2021年3月投产运营,目前年生产能力达300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253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公司年产300吨豆制品项目需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受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
二、工程概况
1、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县跳马镇梅怡岭村(原山西村)。项目所在地为典型的农村地区,厂区大致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厂房大门朝向西边,正对大门为员工暂时住宿用房,西面、东面、南面大多为林木种植地,多种植油茶树,占地面积约2000㎡,其中分布有少数民宅项。目用地为承租私人所有商业用房、用地(详见附件:土地租赁转让购房协议),在此新增厂房及附属设施(已建成投产)。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3、工程内容及规模
(1)工程规模
项目目前已建成生产厂房、锅炉房及产品库和公共厕所、食堂等附属构建筑物。计划在现有的宿舍区建立员工办公生活区和在厂房东南方向建立一个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站。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549平方米,现有附属总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
序号
项目内容
指标
单位
备注
1
生产区占地面积
2300
㎡
已建成
其中
原料间
200
㎡
生产车间
1000
㎡
加工间
500
㎡
烘烤间
200
㎡
更衣间
100
㎡
产品库
200
㎡
锅炉房
100
㎡
2
附属建构筑占地面积
1106
㎡
3
其中
办公楼
40
㎡
计划建设
宿舍
1000
㎡
已有临时宿舍
食堂
36
㎡
已建成
公共厕所
30
㎡
已建成
垃圾堆场
5
㎡
已建成
4
停车场
200
㎡
计划建设
8
绿化面积
1200
㎡
计划建设
9
污水处理站
1000
㎡
计划建设
(2)生产规模
本项目已于2021年投产,年生能力达300吨,其主要产品为豆腐、豆腐干。产品用简单的包装方式打包销售到红星批发市房产。
(3)投资规模
项目生产投资总额300万元,并计划用46万元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全部资金自筹资。
4、平面布置
项目厂区呈长方形,厂区大门面朝西面的乡村道路;生产厂房位于厂区中央,由原料间、加工间、烘烤间和更衣室等组成;锅炉房位于生产厂房南面,且安装有麻石水膜除尘设施及排气筒;产品库位于生产厂房北端。厂区员工办公生活正对厂区大门乡村道路边上。另外厂房的东北角还设有配电房,并计划将污水处理站设在厂房的东北方向。在建筑周围、厂界均植树种草进行绿化。厂区总平面布局详见附图2。
4、主要生产设备
(1)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2:
表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参数
数量
备注
1
高速自动分渣磨豆浆机
FM180
8台
实现豆腐及豆渣分离
2
切豆胚机
—
2台
豆干成型
3
浸泡池
不锈钢制,容积5m3
8个
浸泡黄豆
4
料桶
不锈钢
20个
盛装原料、半成品
5
压制过滤设设施
自制
8个
点卤后压制滤出黄浆水
6
锅炉
YX-150
1台
燃料为外购木柴
7
烧烤炉
—
2台
用锅炉热
3
电子秤
1000kg/50g
1台
称取原料
4
电子秤
100kg/50g
1台
称取辅料
5
电子秤
150kg/50g
1台
称取辅料
6
搅拌器
自制
2个
拌料用
7
水泵
—
2台
用于抽水加压
8
风机
自制
2台
冷却、锅炉房
9
煮浆锅
自制
2个
用锅炉蒸汽煮熟
10
冷冻柜
80m2
2台
位于产品库
11
模具盒
自制
20个
用于压制豆腐
5、产品方案
本项目主要生产豆腐、豆腐干,年生产豆腐140吨,豆腐干160吨。所用产品销往红星批发市场。生产所用原料主要为黄豆,另需要辅料消泡剂、熟石膏、盐片、酱油等。其主要原辅材料详见下表3:
表3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t/a)
备注
1
黄豆
160
主要原料;外购优质黄豆
2
消泡剂
1.0
辅料
3
熟石膏
2.0
辅料
4
酱 油
1.0
辅料
5
盐 片
2.0
辅料
6、项目给排水
(1)给水
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地下井水,公司在厂区西北角设有自备水井及蓄水池。
生产用水主要为原料浸泡清洗水、磨浆分离水、车间卫生清洗水、锅炉除尘设备用水。用量约为7745m3/a,用循环水5000m3/a。
生活用水按照每人每天150L水计算,厂区员工20人,共计需用水量约为300m3/a。
(2)排水
项目排水需实行雨污分流(整改厂区排水管网),在厂区范围设环形雨水收集沟,收集的雨水经自然地形可流入东部农田水渠,而后进入距离厂区东1.3km米处浏阳河。 项目运营主要排水为原料浸泡清洗、压制过滤黄浆水、车间卫生排水及生活污水,总排水量约5754m3/a,约合19.2m3/d;所有生产、生活废水目前是直接排放到周边农排水渠,未能满足排放要求,目前已被强制停产。待厂区污水处理站建成后,项目污水可以全部收集到污水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排入境内的浏阳河。
类比相关资料可得项目运营用排水情况详见表4。
表4 项目用排水情况一览表
序号
用排水类别
用水指标
用水量(日/年)
排水指标
排水量(日/年)
1
原料浸泡清洗用水
料水比约1:6
3.2m3/d
960m3/a
用水的50%
1.6m3/d
480m3/a
2
磨浆分离用水
泡发黄豆的7倍
15m3/d
4620m3/a
压制工序排水,约为豆浆水的94%
16m3/d
4794m3/a
3
车间卫生用水
包括设备清洗、地面冲洗用水
1m3/d
300m3/a
用水的80%
0.8m3/d
240m3/a
4
生活用水
20人,50L/人.d
1m3/d
300m3/a
用水的80%
0.8m3/d
240m3/a
5
锅炉用水
—
5m3/d
1500m3/a
蒸汽用于煮浆、烘烤
—
6
锅炉除尘用水
水膜除尘,循环用水5000 m3/a
补充新水
5m3/a
无排水
—
7
绿化用水
2L/m2,30d
60m3/a
全部损耗
—
合计
—
27.2 m3/d
7745 m3/a
—
19.2 m3/d
5754 m3/a
项目年用新水总量
7745m3
项目年排水总量
5754m3
7、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20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生产工人18人,8小时两班工作制;工人均为附近居民,暂不提供住宿,在厂区东南角有小型食堂,可供中晚餐给当班员工食用;年工作天数300天。
8、公用工程
给水:厂区的井水。
排水:厂区生产废水经排水沟直接排放到周边的农排水渠。目前公司正在规划建立一个污水处理站,根据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标准,该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排入该区的三类水体浏阳河
供电:由当地的供电局电力系统提供。
燃料:蒸汽锅炉提供煮浆的热源,燃料使用木材。
采暖:无。
生活设施:厂区设有食堂(内设标准双眼灶1台)和员工宿舍。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未批先建,2021年3月投产运营,目前停产补办环评手续。
项目的产污节点为:原料浸泡清洗、压制过滤及车间卫生产生废水,少量职工生活污水;锅炉产生烟尘;产生豆渣、锅炉灰渣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磨浆分离、切豆胚等过程产生噪声。
关于废气:项目采用锅炉安装除尘设施,烟气通过20米高烟囱外排。
关于废水:项目运营期厂区废水包括浸泡清洗、压制过滤、车间卫生、职工生活污水仅通过简单沉淀处理就外排。
关于固体:目前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磨浆分离产生的豆渣及切豆胚过程产生的碎渣,统称豆渣;锅炉灰渣及水膜除尘灰渣;职工生活垃圾。其中豆渣集中存放在专用料桶内,当日由附近农户运走作饲料;锅炉灰渣及水膜除尘灰渣约为燃料集中收集后由附近农户拿去作农肥;职工生活垃圾送附近垃圾集中箱,由镇环卫部门集中送垃圾填埋场处置。
关于噪声:由于项目目前处于停产阶段,周边声环境质量经现场监测,厂界噪声排放在2类标准以下。
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厂区未实行雨污分流,部分污水随雨水排放;无规范污水处理站,排放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对浏阳河水质造成污染影响。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跳马镇地处长、株、潭三市“金三角”的结合部,处在***县南部偏西的丘陵地带,东与浏阳市柏加镇、株洲市云田镇相邻,南与湘潭市昭山镇、***市跳马镇毗邻,北与***市雨花区洞井镇、***县黄兴镇相接。该镇距***市区12公里,距株洲市区10公里,距湘潭县城18公里。长潭高速、洞株公路穿镇而过,浏阳河流经本镇。镇址距京广铁路7公里,汽车南站6公里、107国道4公里,规划中的***市二环线、三环线将该镇推到了近郊的位置。
2、地形、地貌
***县跳马镇地处湘江下游河谷右岸浏阳河以南,属丘陵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山体与田园交错分布。地势较高山体集中在西南部石燕湖周边和嵩山山体南延部分,海拔在200~250米之间;其余大部分为90~15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岗地,相对高度在20~50米之间,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下,地势较为和缓;90米以下多为基本农田,主要是苗木和水稻生产用地。本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主要为花木种植基地。项目所占地早些年已列为商业用地,不另征用地。
3、气候、气象
跳马镇位于中国中亚热带的典型地段,具有春季低温多雨、夏季高温光强、秋季温和少雨、冬季冷湿的特点。镇内年平均气温在16-17.3℃之间,气温年较差24.6℃,历年平均最低气温4.4℃(一月中旬),最高气温29.8℃(7月中旬),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零下11.3℃,年平均无霜期275天(2月27日-11月28日)。日照在全省属中等偏上,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677.1小时,日照率38%。
历年平均降水为1300-1500mm,年平均降水量1389.8 mm,降水年际幅度在800-2300 mm之间;历年平均暴雨(日降水量>50 mm)日数3.7天,最大日降水量192.5 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该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4、水文
***县境内河流均属湘江水系,浏阳河、捞刀河自东而西注入湘江。境内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丰富,过境水较多,地下水储量丰富。县域内水系有湘江流经县境西南边缘,流程10.5公里,浏阳河在境内流程22.5公里,流域面积611平方公里,捞刀河在境内流程28.6公里,流域面积1298.5平方公里。
***县跳马镇域内主要有石燕湖与百培冲两个大型水库,并形成两大水系,分别注入湘江和浏阳河。本项目东边500米有浏阳河穿境而过。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清亮貌。因县邑河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浏水又因浏阳城而名浏阳河。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全长共222公里,流域面积3211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县市共40个乡镇。浏阳河源头至大溪河小溪河交汇处,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为上游;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为中游;浏阳河下游从镇头市起始,最后在***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
本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较丰富,主要为地下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为自然降水。地下水层较浅,易于开采,地下水质较好。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井。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废水经补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浏阳河为项目纳污水体。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县现有地带性土类三个,即红壤、山地黄壤和潮土;其中红壤分布较广。项目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第四系红壤,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植被有松、杉、楠竹等用材树种和油茶、桃、柿、李等多种经济林,水稻和花卉种植面积较大。区域内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丘岗山地均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主要为花木种植基地,素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称誉。有些花木场苗木品种达300多种,主要有桂花树、杜鹃、金叶女贞、桂花苗、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雪松、罗汉松、蚊母、松柏、洒金柏、圆柏、八月桂(桂花)、四季桂(桂花)、杜英、四季桂、香樟、红花继木中小苗、金边黄杨、小叶女贞、红叶石楠、香樟、广玉兰、夹竹桃、竹柏、大叶栀子花、小叶栀子花、茶花、龙柏、塔柏、铺地柏等。
***县野生动物有兽类10种、鸟类48种、蛇类10多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猴面鹰、白鹉、虎皮蛙。省三级保护动物有鸬鹚、池鹭、野鸭、环颈雉、棕颈斑鸠、华南虎、豪猪、狐、刺猬、蛇、蛙、蟾。项目所在地主要野生动物包括鸟类的斑鸠、喜雀、啄木鸟、麻雀等及蛙类、蛇类等常见中小型动物,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鱼类有青、草、鲢、鲤、鲫等。
据调查,本项目区域内没有国家特别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也无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分布。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人口
***县跳马镇位于***县南部偏西,行政隶属于***县。全镇土地总面积17716.10公顷,总人口56651人,其中城镇人口18530人,农村人口50121人,下辖18个行政村,419个村民小组。
2、经济状况
***县跳马镇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产业,成为“中国花木之乡”和“省级百里花木走廊”。农业方面,基本形成了以花木种植和水稻生产为主体、畜牧养殖与农林产品为有效补充的农业产品结构。工业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该镇既有石燕湖生态公园旅游开发的龙头带头,又有跳马乡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市场的带动,从而推动了跳马乡的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跳马的特色旅游。
该镇202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74亿元,比2000年增长184.07%,年均递增率12.30%;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6.2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6.46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58.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782元。
3、教育、文化
***县跳马镇是全国首批花木之镇,位于长株潭三市“两型社会”的核心生态区。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对花木产业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全镇花木种植面积已达6.4万亩,品种200多个,年销售收入过6亿元,花木种植已成为该镇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花木产业,提高花木种植的科技含量,镇党委政府将积极谋划花木产业战略性转型,把“打造跳马花木品牌,推广精细标准种植”作为该镇花木产业做强做优的重要着力点,并启动重振百里花木走廊、筹建湖南花木科技示范园基地和建立本地花木人才储备库战略工程为出发点,利用***县农业局阳光工程的强劲东风、与***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县农广校积极磋商,特意安排两天时间,请来湖南农大及省农业厅的农业专家为花农上了绿化工程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和农产品营销知识的培训课,并让他们参加了由农业部颁发证书的绿化工考试,举办以花卉苗木种植、生产、经营和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班,是该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工作要求,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重要举措,对该镇花木产业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专业培训不但满足了农民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也为该镇花木产业实行高质量、精细化、标准化种植提供强有力的本地人才智力支撑,可提高跳马镇花木产业的竞争力,为跳马镇花木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员们课后也纷纷表示,老师们的讲解非常到位,系统梳理了他们的知识结构,解答了很多种植中出现的疑问,也为他们未来种植品种、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同时,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也将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
4、文物保护
***县跳马镇有三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标准岩石,还有金龟老岛、关帝古庙、跳马涧、观光庙、明吉简王墓等,而且境内的石燕、石门等村,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周里在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创建地,境内的白竹村是清末著名爱国将领左宗棠的忠骨埋葬地,具有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关公跃马跳涧等流传千年文化底蕴。
本项目位于***县跳马镇梅怡岭村境内,经过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项目区域附近无需保护的文物、古迹、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保护区。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生产生活废水全部收集经厂区补建污水站后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东边浏阳河。浏阳河位于项目的西边1.3km处,此次环评收集2021年6月份***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跳马镇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定点抽样检测的监测数据,以评价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检测统计结果见下表5、表6。
表5地表水检测统计结果
采样地点/时间
检测项目(单位:㎎/L,pH无量纲)
pH
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
CODCr
DO
总磷
粪大肠菌群
浏阳河入跳马镇段
7.2
0.81
3.5
19.1
5.16
0.18
6600
浏阳河出跳马镇段
7.5
0.92
2.8
16.7
6.10
0.16
3700
标准
6~9
1.0
6
20
5
0.2
10000
备注
执行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表6地下水检测统计结果
采样地点/时间
检测项目(单位:㎎/L ,pH无量纲)
pH
高锰酸盐
氨氮
锰
总大肠菌群
镇政府
7.7
2.8
0.18
0.081
未检出
居民点
6.7
0.8
0.11
0.062
2.0
标准
6.5~8.5
3.0
0.2
0.1
3.0
备注
执行标准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93)III类标准
从以上历史监测数据可知,项目区域的地表水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也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93)III类标准。项目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项目位于***县跳马镇梅怡岭村,属于农村地区,区域内保持农村生态环境。本次环评引用***县环境监测站于2021年6月对跳马镇空气质量定点监测的数据,以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具体监测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大气环境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m3)
项目
TSP
SO2
NO2
频次监测
点位
日均
1
2
3
4
日均
1
2
3
4
日均
镇政府
0.167
0.075
0.053
0.071
0.072
0.068
0.067
0.052
0.055
0.061
0.059
***时来运转食品
0.231
0.089
0.091
0.113
0.121
0.104
0.077
0.065
0.068
0.071
0.070
标 准
0.30
0.50
0.15
0.24
0.12
备 注
执行标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本项目位于跳马镇镇政府东北约2km处,近年该区域未新增工业污染源,该历史监测数据可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表7的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域评价因子TSP、SO2、NO2日均值都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3、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1年8月20~21日,对项目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按环评技术导则规定,分别测定昼间和夜间的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并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间各一次。监测期间本项目正常生产运营。
(1)监测点布设:本项目噪声监测共布设四个点,分别为厂区厂界东、南、西、北,编号为N1、N2、N3、N4,监测布点图见附图2。按国家规定的噪声测试规范要求进行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监测。
(2)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为HE6250型噪声统计分析仪。测量前后均经校正,前后两次校正灵敏度之差小于0.5dB(A)。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的要求。
(3)监测结果见表8。
表8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
时段
监测点位
监测结果
执行
标准
超(达)标
8月20日
8月21日
昼
N1(场界东侧)
54.4
53.7
60
达标
N2(场界南侧)
52.7
52.6
达标
N3(场界西侧)
51.4
50.7
达标
N4(场界北侧)
52.2
53.7
达标
夜
N1(场界东侧)
45.3
44.1
50
达标
N2(场界南侧)
44.1
42.2
达标
N3(场界西侧)
41.7
40.9
达标
N4(场界北侧)
41.9
41.3
达标
(4)现状分析
本项目区域无大型工业项目,周边无明显的噪声源。从表8的监测结果看,监测期间项目区域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中的2类标准要求,也说明项目噪声排放是达标的。项目所在区域整体声环境质量较好。
4、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节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沛,为花木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区域植被种类不多,主要有各类灌木、灌草和杂木等;另有些果树、水稻等农作物及各种蔬菜类植物。区域内常见动物有麻雀、乌鸦、斑雀、喜鹊、燕子、青蛙、蛇类等。项目周围主要为花木种植基地;北边暂为荒地,主要植被为灌丛。周边动物有附近居民饲养的鸡、鸭等。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历史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无国家明文规定的珍稀动、植物物种和群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将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纳污水体为距项目西边1.3km的浏阳河,该水体很据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域规划符合《地表水水质环境质量标准》的三类水质水域。项目周无古物古迹等敏感保护目标,周边居民点作为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下表9:
表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别
名称
方位距离
功能、规模
保护级别
水环境
浏阳河
E 1.3km
农业用水
GB3838-2002
III类标准
环境空气
梅怡岭居民点
S 20m
居民 2户,8人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梅怡岭居民点
WS 20m
居民1户,4人
梅怡岭居民点
N 250m
居民5户,25人
梅怡岭居民点
E 30m
居民2户,10人
声环境
梅怡岭居民点
S 20m
居民2户,8人
GB3096-2021
2类标准
梅怡岭居民点
WS 20m
居民1户,4人
梅怡岭居民点
E 30m
居民2户,10人
生态环境
周围林木种植基地及其他自然人工植被约2000多㎡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项目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 表 水:项目东边浏阳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标准;
声环境:项目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2类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水污染物:项目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大气污染物: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II时段二级标准;食堂油烟废气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厂区污水站恶臭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噪 声: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1)2类标准。
固体废物:生产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2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环评建议总量控制指标为:本环评建议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COD 0.506t/a、NH3-N 0.057t/a。由建设单位向***县环境保护局申请该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一、工艺流程(豆制品)
1、工艺流程选料、制浆流程:
豆干生产线
生浆
噪声
噪声
蒸汽
烧浆
分离
磨浆
清洗
浸泡
选料
黄豆
豆渣
杂质
废水
废水
豆腐生产线
豆干生产线:
成品待销
摊凉
烘烤
压实
点卤
熟浆
废水
蒸汽
豆腐生产线:
冷却
定型
熟浆
包装
配料
冷却
图2 豆腐干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生产工艺简要说明:
1、 原料浸泡清洗:将外购的优质黄豆放入浸泡池中,用冷水浸泡(料水比为1:6,浸泡时间为5~6h),而后人工捞出清洗1~2次。约50%的水被黄豆吸收(即泡发黄豆),另有约50%的水作为废水排入厂区污水管网。
2、 磨浆分离:该过程主要是将黄豆打成豆浆,同时分离出豆渣;主要设备为高速自动分渣磨豆浆机。将浸泡好的黄豆加水倒入豆浆机(加水量约为泡发黄豆的7倍),电能带动机械高速运转磨出生豆浆、分离出豆渣。豆渣用专用料桶盛装存放在车间一角,每日由附近农户运走作饲料。
3、 煮豆浆:将生豆浆倒入煮浆锅,通过锅炉蒸汽蒸煮为熟浆后捞出放入专用料桶(20min内煮至100℃)。
4、豆腐由步骤3点卤凝固:添加准备好的凝固剂石膏水,使豆浆凝固。此时pH值6.5,温度85℃,凝固剂用量为0.15~0.3mg/mL。内脂豆腐生产线由高温浆冷却进入包装机,再进行定型,冷却、直接销售。
5、豆腐干由步骤3出来的熟豆浆点卤凝固、压制、过滤、成形:将凝固好的豆腐倒入板块模具盒压制成形,同时滤出黄浆水,就做出了水豆腐。滤出的黄浆水作为废水排入厂区污水管网。将整板块水豆腐放入烘烤炉,通过锅炉热去除豆腐水份;约2~3h后取出烘好的豆腐胚,冷却10min左右后用切豆胚机切成大小厚薄不一的形状;将切好的豆腐再次放入烘烤炉去除水份,约30min后出炉即为产品豆腐干。豆腐经过两次烘烤后含水率约60%,40%为水蒸汽蒸发掉。烘烤好的豆腐干冷却10~20min后即放入冷冻柜,在产品库暂存,待进入市场销售。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厂房等生产配套设施已建成,施工期已过,目前处于停产阶段。但公司规划建设的员工宿舍和补建污水处理站的的暂时施工期预期预期存在以污染:
一、 宿舍及污水处理厂施工期
1、噪声
主要包括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如挖土机、升降机、打桩机等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多为点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时的撞击声、吆喝声、拆卸模板时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及基础开挖土方外运时的交通噪声。
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比单台设备增加约3~8dB,一般不会超过10dB,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源强如表5-3。
表10 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声级(单位:dB)
施工阶段
噪声源
声功率级
测量声级
测量距离,m
土石方
挖掘机
114
79
15
铲土机
110
75
15
自卸卡车
95
70
15
桩基
冲击式打桩机
130
110
22
结构
混凝土振捣器
112
80
12
装修
升降机
95
72
15
2、废水
主要是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时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水泥搅拌、场地清理以及地下桩基挖掘过程产生的地下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用水量按150L/人·d计,施工高峰期按25人同时作业,则用水量约7.5m3/d,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约3m3/d。
3、固废
包括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废弃物,如废钢筋、包装袋、建筑边角料等。据调查类比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每100m2建筑面积产生建筑垃圾0.3t。项目建筑面积约2000m2,则本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估计为6t;生活垃圾按1kg/d·人计,施工高峰期按25个工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
4、扬尘
分风力扬尘和动力扬尘。风力扬尘主要为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由于天气干燥以及大风,会产生扬尘;动力扬尘为主要为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
二、生产运营期
从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本工程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以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废水和废气污染。现将各污染因子产生及处理情况简述如下:
1、废水
由图2可知,本项目产生废水的工序有原料浸泡清洗、压制过滤,另有车间卫生、职工生活产生污水。各废水类型、主要污染物浓度如下:
A、原料浸泡清洗排水:排水量约480t/a、1.6t/d,主要污染物为SS 800mg/L、COD 15000mg/L、BOD5 9000mg/L、NH3-N 60mg/L。
B、压制过滤排水:该过程主要滤出黄浆水,排水量约4794t/a、16t/d,主要污染物为SS 1000mg/L、COD 22000mg/L、BOD5 11000mg/L、NH3-N 80mg/L。
C、车间卫生排水:车间卫生每天进行,需清洗设备及对地面进行冲洗。排水量约240t/a、0.8t/d,主要污染物为SS 5000mg/L、COD 550mg/L、BOD5 200mg/L、NH3-N 30mg/L。
D、办公生活区职工洗手、冲厕及厨房产生生活污水:排水量约240t/a、0.8t/d,主要污染物为SS 200mg/L、COD 350mg/L、BOD5 100mg/L、NH3-N 30mg/L。
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在厂区西北角设有自备水井及蓄水池。生产用新水量约为7745 t/a ,生活用水约300t/a;项目排水约5754 t/a,约合19.2t/d。
厂区未实行雨污分流,部分污水随雨水排放;无规范污水处理站,废水仅通过简单处理就排入浏阳河,对浏阳河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按环保要求,该项目需补建污水处理设施,对厂区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项目已停产,也停止排水污染浏阳河。
按照正常运营及补充环保措施,项目水平衡图详见下图3:
图3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t/a)
2、废气
本项目废气排放主要为锅炉烟尘及食堂油烟废气。
(1)锅炉烟尘
项目有1t/h锅炉一台,日工作7h,主要用于供热煮豆浆及烘烤。锅炉燃料为外购木柴、为生物质燃料。木材的化学元素组成为:碳49~50%,氢 6%,氧42~50%,氮0.1~1%;灰分中主要含有钙、钾、镁、钠、锰、铁、磷、硫等。粗略估算按:C取50%、H取6%、O取42%、N取0.8%,由燃烧反应空气量及体积量计算出1kg木材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约为4542.1L。根据类比资料,该类锅炉排放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量极少,不予定量分析,废物排放浓度可由烟尘排放浓度计算模式得出烟尘约为2550mg/m3;烟气量约为315m3/kg(木柴),本项目锅炉燃烧木柴量约10t/a,则烟气排放量为3.15×106 m3/a,烟尘量为8.03t/a。由此计算,可得锅炉烟气源强及产排情况见下表11
由此计算,可得锅炉烟气源强及产排情况见下表11。
表11锅炉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