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习题
一、 单选题
1、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 D)后方可恢复作业。
A.上级领导同意 B.处罚 C.批评教育 D.纠正
2.( C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A.工作人员B.管理人员C.作业人员D.任何人
3. 已签发或批准的作业票应由( A )收执,签发人宜留存备份。
A. 作业负责人;B. 专责监护人;C. 技术负责人;D. 安全负责人
4. 作业人员应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 C )至少一次。
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
5. 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 B )。
A.创伤急救B.触电急救C.溺水急救D.灼伤急救
6.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掌握配电作业必备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并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经( C )合格上岗。
A.培训B.口试C.考试D.考核
7. 参与公司系统所承担电气工作的外单位或外来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经考试合格,并经( B )认可后,方可参加工作。
A.工程管理单位B.设备运维管理单位C.公司领导D.安监部门
8. 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 C )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A.办公地点B.生产现场C.工作岗位D.检修地点
9. 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现场作业人员还应穿( D )、绝缘鞋。
A.绝缘服B.屏蔽服C.防静电服D.全棉长袖工作服
10.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C)及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
11. 需要变更作业成员时,应经( B )同意,在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履行确认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A. 作业票签发人;B. 作业负责人;C. 作业许可人;D. 专责监护人
12.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作业人员的( A )应合格、齐备。
A.劳动防护用品B.工作服C.安全工器具D.施工机具
13. 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需要,增设( D ),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A. 作业人员;B. 作业负责人;C. 监理人员;D. 专责监护人
*14.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应重新核对现场勘察情况,发现与原勘察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修正、完善相应的( D )。
A.施工方案B.组织措施C.技术措施D.安全措施
15. 10kV及以下高压线路、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 C )m。
A.0.35
16. 作业票工作内容完成后,应清扫整理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检查作业地点状况,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向( C )汇报。
A. 安全监护人;B. 监理工程师;C. 作业票签发人;D. 作业许可人
*17. 工作期间,工作票应始终保留在( B )手中。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负责人C.工作许可人D.专责监护人
18. 移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 C )m,且只能用绝缘护套软电缆。
A. 50;B. 60;C. 40;D. 45
19.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 B )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
A.有关B.所有C.高压D.低压
20. 专责监护人应由具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熟悉工作范围内的( A )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担任。
A.设备B.现场C.接线D.运行
21. 专责监护人的安全责任包含:明确被监护人员和( C )。
A.许可工作的命令正确B.工作必要性C.监护范围D.安全注意事项
22. 配电箱送电应按照( A )顺序进行操作。
A.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配电箱;B. 分配电箱→末级配电箱→总配电箱;C. 总配电箱→末级配电箱→分配电箱;D. 末级配电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23. 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通知( D )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责监护人回来后方可恢复工作。
A.工作班成员B.作业人员C.小组负责人D.被监护人员
24. 下列选项不符合焊接与切割规定的是( D )。
A. 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B. 焊接作业人员衣着不得敞领卷袖;C. 作业人员在观察电弧时,应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面罩;D. 焊接或切割作业现场存在火灾隐患时要安排专人进行防护
*25.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需暂时离开工作现场,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 C )。
A.被监护人员B.部分工作班成员C.全体工作班成员D.专责监护人
*26.工作班成员的变更,应经( C )的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做好变更记录。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许可人C.工作负责人D.工作票签发人与工作许可人
27. 下列选项不符合冬季施工规定的是( C )。
A. 用火炉取暖时,应采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B. 冬季坑、槽的施工方案应根据土质情况制定边坡防护措施;C. 油箱或容器内的油料冻结时,应用火慢慢烤化;D. 用明火加热时,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
*28. 工作完工后,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包括小组负责人)应检查( C )的状况。
A.停电地段B.检修地段C.工作地段D.杆塔上
29. 作业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10kV高压线路、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为(A )m。
A.0.35
30. 冬季施工现场道路及脚手架、跳板和走道等,应及时清除积水、积霜、积雪并采取( B )措施。
A. 防火;B. 防滑;C. 防坍塌;D. 防倾覆
31. 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 D ),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
A. 熔断器;B. 延时继电器;C. 稳压器;D.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32.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时,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C )mm。
A. 300;B. 400;C. 500;D. 450
33. 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 D )。
A. 五年;B. 三年半;C. 三年;D. 两年半
34. 土石方施工时,堆土应距坑边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 D )m。
A. 2.2;B. 2.0;C. 1.7;D. 1.5
35. 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 D ),确保作业安全。
A. 计算机械压力;B. 检测土层变化;C. 设置专人监护;D. 计算支撑强度
36. 人工清理或装卸石方时,不便装运的大石块应劈成小块,用锤劈石时,操作人员间距不得小于( D )m。
A. 2;B. 2.5;C. 3;D. 4
37. 夜间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应使用( D )安全照明。
A. 高压;B. 交流;C. 直流;D. 低压
38. 模板木杆支撑宜选用长料,同一柱的联结接头不宜超过( A )个。
A. 2;B. 3;C. 4;D. 5
39. 高处拆除模板时,拆卸卡扣应由两人在同一面模板的( C )侧进行。
A. 外;B. 单;C. 两;D. 内侧
40. 混凝土浇捣时,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应( A )(5°左右坡度),并在沿口处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的横木。
A. 外低里高;B. 外高里低;C. 左高右低;D. 右高左低
*41. 城区、( D )或交通道口和通行道路上施工时,工作场所周围应装设遮栏(围栏),并在相应部位装设警告标示牌。
A.山区B.郊区C.有人区域D.人口密集区
42. 桩基施工遇雷雨、( D )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并采取加设揽风绳、放倒机架等措施。
A. 三;B. 四;C. 五;D. 六
43. 人工挖孔桩上下应有可靠的通话联络。孔下作业不得超过两人,每次不得超过( A )h,孔上应设专人监护。
A. 2;B. 2.5;C. 3;D. 3.5
44. 装饰施工中,顶棚抹灰宜搭设( C )脚手架。
A. 临时;B. 单排;C. 满堂;D. 双排
45. 装饰施工中,当墙面刷涂料高度超过1.5m时,应搭设( C )。
A. 硬质围栏;B. 防护网;C. 操作平台;D. 脚手架
46. 挖坑前,应与有关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 A )取得联系,明确地下设施的确切位置,做好防护措施。
A.主管单位B.运行单位C.维护单位D.建设单位
47. 在超过( B )m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并做好防止土层塌方的临边防护措施。
48. 不得站在( C )传递土石或放置传土工具;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层。
A.挡板上B.撑木上C.挡板、撑木上D.脚手架上
49. 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在挖深超过( C )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戴防毒面具、向坑中送风和持续检测等。
50.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开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遮栏,加挂警告标示牌,夜间挂( C )。
A.黄灯B.绿灯C.红灯D.红外灯
51. 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 B )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开。
A.有关B.所有C.高压D.低压
52. 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正确的抢救体位是( C )。
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仰卧位D.俯卧位
53. 进行心肺复苏法时,如有担架搬运伤员,应该持续做心肺复苏,中断时间不超过( A)s。
A.5 B.10 C.30 D.60
54. 烧伤急救时,强酸或碱灼伤应迅速脱去被溅染衣物,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彻底,然后用适当的药物给予中和;冲洗时间不少于( B )min。
A.5 B.10 C.15 D.20
55. 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至少( C )min,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A.5 B.10 C.15 D.20
56. 在110kV带电设备附近立、撤杆塔,杆塔、拉线、临时拉线、起重设备、起重绳索应与带电线路、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C )m。
A.3 B.4 C.5 D.6
57. 使用单梯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约为( A )。
A.60°B.40°C.30°D.45°
58. 紧急救护时,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扩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 D )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A.心脏按压法B.口对口呼吸法C.口对鼻呼吸法D.心肺复苏法
59. 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 B )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A.未到达B.未接替救治C.作出死亡诊断D.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
60. 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立即就地迅速用( D )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A.心脏按压法B.口对口呼吸法C.口对鼻呼吸法D.心肺复苏法
61. 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中,应使用绝缘无极绳索,风力应小于( B )级,并设人监护。
A.4 B.5 C.6 D.7
62. 在35kV带电设备附近立、撤杆塔,杆塔、拉线、临时拉线、起重设备、起重绳索应与带电线路、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B )m。
A.3 B.4 C.5 D.6
63. 邻近10kV带电线路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线路的距离应满足(A)m要求。
A.1.0
64. 低压电气带电工作使用的工具应有(A)。
A.绝缘柄B.木柄C.塑料柄D.金属外壳
65. 当发现配电箱、电表箱箱体带电时,应(B),查明带电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A.检查接地装置B.断开上一级电源C.通知用户停电D.先接地
66. 掘路施工应做好防止(B)的安全措施。
A.触电B.交通事故C.火灾D.坍塌
67.掘路施工应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区域应用标准路栏等进行分隔,并有明显标记,夜间施工人员应佩戴(C),施工地点应加挂警示灯。
A.照明灯B.护目眼镜C.反光标志D.标志牌
68. 沟(槽)开挖深度达到(B)m及以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土层塌方。
A.1.0 B.1.5 C.1.8 D.2.0
69. 沟(槽)开挖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分别堆置,堆置处和沟(槽)之间应保留通道供施工人员正常行走。在堆置物堆起的(B)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器物。
A.坡下B.斜坡上C.斜坡附近D.斜坡底部
70. 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沟(槽)时,应设监护人。在挖深超过(D )m的沟(槽)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戴防毒面具、向沟(槽)送风和持续检测等。监护人应密切注意挖沟(槽)人员,防止煤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及沼气等可燃气体爆炸。
A.1.0
71. 电缆井、电缆隧道内工作时,通风设备应(A)。
A.保持常开B.间歇性开启C.时刻准备D.随时开启
72. 现场使用的机具、安全工器具应经( B )。
A.厂家认证B.检验合格C.领导批准D.会议讨论
73. 禁止在运行中或未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清扫、擦拭机具的( A )。
A.转动部分B.保护外壳C.绝缘部分D.基础部分
74. 电动工具应做到( D )。
A.一机一闸B.一机两闸一保护C.一机一闸一线路D.一机一闸一保护
75. 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C )Ω。
A.2 B.3 C.4 D.5
76. 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 D )固定放置,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应距明火10m以外。
A.水平B.倾斜C.并排D.垂直
77. 用管子滚动搬运应由专人负责指挥。管子承受重物后两端应各露出约( B )cm,以便调节转向。
A.20 B.30 C.40 D.50
78. 用管子滚动搬运物体,手动调节管子时,应注意防止( B )。
A.物体滚落B.压伤手指C.倾斜滑脱 D.重物下滑
79. 单梯的横档应嵌在支柱上,并在距梯顶( A )m处设限高标志。
二、多选题
1.作业人员有权拒绝( AD )。
A.强令冒险作业B.标准化作业C.规范作业D.违章指挥
2.作业人员应(ABCD),经考试合格上岗。
A.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B.掌握配电作业必备的电气知识
C.掌握配电作业必备的业务技能D.并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
3.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ACD)。
A.危险因素B.设备缺陷C.防范措施D.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4. 作业人员有权( BD )。
A. 更改施工方案;B. 拒绝违章指挥;C. 移动或拆除接地线;D. 拒绝强令冒险作业
*5.配电检修(施工)作业和用户工程、设备上的工作,( AC )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填写现场勘察记录。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许可人C.工作负责人D.专责监护人
*6.现场勘察应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 ABC )参加。
A.工作负责人B.设备运维管理单位(用户单位)相关人员
C.检修(施工)单位相关人员D.安监人员
*7.现场勘察应查看检修(施工)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装设接地线的位置、( BC )、多电源、自备电源、地下管线设施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影响作业的危险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A.平行线路B.邻近线路C.交叉跨越D.用户配变
*8.现场勘察后,现场勘察记录应送交(AC)及相关各方,作为填写、签发工作票等的依据。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许可人C.工作负责人D.施工负责人
9. 施工用电电缆线路应采用( ACD )。
A. 埋地或架空敷设;B. 埋深不小于0.5m;C. 禁止沿地面明设;D. 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10.在原工作票的停电及安全措施范围内增加工作任务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 AB )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许可人C.专职监护人D.工作班成员
*11.工作票签发人应由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 AC )、熟悉本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批准的人员担任,名单应公布。
A.配电网络接线方式B.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C.设备情况D.现场运行规程
*12.工作负责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有:( ABCD )
A.有本专业工作经验B.熟悉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情况
C.熟悉本规程 D.经工区(车间)批准的人员担任,名单应公布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有(ABC)。
A.确认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B.确认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C.确认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适当、充足D.正确组织工作
*14.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 ABC ),并确认每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签名。
A.工作任务交底B.安全措施交底C.危险点告知D.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告知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有(BC)。
A.确认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B.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
C.监督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以及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D.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规程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被监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16. 现场施工用电,电缆接头处应有( AD )的措施。
A. 防水;B. 防晒;C. 抗弯曲;D. 防触电
*17.工作许可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 BCDE ),告知危险点,并履行签名确认手续,方可下达开始工作的命令。
A.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B.工作内容C.人员分工D.带电部位E.现场安全措施
*18.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对有( AC )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并确定其监护的人员和范围。
A.触电危险B.很大量C.检修(施工)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D.涂写杆号
*19.中途新加入的工作班成员,应由( CD )对其进行安全交底并履行确认手续。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许可人C.工作负责人D.专责监护人
*20.工作中,遇( ACE )等情况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应下令停止工作。
A.雷B.雾霾C.雨D.闷热天气E.大风
21*.工作间断,若工作班离开工作地点,应采取措施或派人看守,不让人、畜接近(ABC)等。
A.挖好的基坑B.未竖立稳固的杆塔C.负载的起重和牵引机械装置D.工作地点
*22.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应逐一向工作人员交待( ABD )。
A.带电范围B.安全措施C.停电时间D.注意事项
23. 施工用电电源线、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应采用( BCD )等方法连接。
A. 插接;B. 焊接;C. 压接;D. 螺栓连接
24. 施工用电保护零线(PE线)应在配电系统的( ABD )做重复接地。
A. 始端;B. 中间;C. 连接段;D. 末端
25. ( ABCD )车厢内禁止载人。
A. 货运汽车挂车;B. 起重车;C. 平板车;D. 自动倾卸车
26. 土石方施工时,挖掘施工区域应设措施有( ACD )。
A. 围栏;B. 减速带;C. 安全标志牌;D. 夜间应挂警示灯
*27.工作票票面上的( ABCD )等关键字不得涂改。
A.时间、工作地点B.线路名称C.杆号(位置)D.设备双重名称
28. 施工区域临时排水选用井点降水时应符合的规定有( ABCD )。
A. 应制定井点降水施工方案;B. 已成孔尚未下井点管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C. 有车辆或施工机械通过区域,应对敷设的井点防护、加固;D. 降水完成时,应及时将井填实
29. 土石方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时应遵守的规定有( ABD )。
A. 应避让作业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B. 禁止人员进入挖斗内,禁止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C. 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掘机熄火;D. 挖掘机作业时,在同一基坑内不应有人员同时作业
30. 混凝土施工,拆模作业应按( ACD )的原则逐一拆除。
A. 后支先拆、先支后拆;B. 先支先拆、后支后拆;C. 先拆侧模、后拆底模;D. 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31.挖坑时,应及时清除坑口附近的浮土、石块,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应分别堆置,在堆置物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 AD )等器物。
A.工具B.桩锚C.杆塔D.材料
32.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在挖深超过2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 BCD )等。
A.戴口罩B.戴防毒面具C.向坑中送风D.持续检测
33. 混凝土施工,下列有关泵送混凝土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 支腿应支承在水平坚实的地面;B. 泵启动时,人员禁止进入末端软管可能摇摆触及的危险区域;C. 建筑物边缘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使用辅助工具引导末端软管,禁止站在建筑物边缘手握末端软管作业;D. 泵输送管线及臂架应与带电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4. 混凝土施工,下列有关混凝土浇捣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 基坑口应搭设卸料平台;B. 卸料时基坑内不得有人;C. 振捣作业人员应穿好绝缘靴、戴好绝缘手套;D. 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脚手架的牢固情况
35. 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时,应遵守的规定有( ACD )。
A. 暖棚应经设计并绑扎牢固;B. 暖棚应根据现场情况随意搭设;C. 保温材料应具有阻燃特性;D.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并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36.在( ABC )焊接、切割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的有关规定,填用动火工作票,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A.重点防火部位B.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附近
C.存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D.防火场所或设备上
37.动火作业,是指能( ABCD )。
A.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B.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
C.包括熔化焊接、切割、喷枪等D.包括喷灯、钻孔、打磨、锤击、破碎、切削等
38.工件、边角余料应( ABC )。
A.放置在牢靠的地方B.用铁丝扣牢C.有防止坠落的措施D.做好标记
39..脱离电源后,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10s内用( BCD )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
A.叫B.看C.听D.试
40.心肺复苏术操作是否正确,主要靠平时严格训练,掌握正确的方法。而在急救中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 ABCD )、出现自主呼吸几方面综合考虑。
A.瞳孔B.面色(口唇)C.颈动脉搏动D.神志
41.电动工具的电线不得( AD ),使用时应避免载重车辆和重物压在电线上。
A.接触热体B.暴晒C.多圈缠绕D.放在湿地上
42.在使用电动工具的工作中,( ABC )应立即切断电源。
A.因故离开工作场所B.暂时停止工作C.遇到临时停电时D.换人工作时
43.在潮湿或含有酸类的场地上以及在金属容器内,应( ABCD )。
A.使用24V及以下电动工具
B.装设额定动作电流小于10mA、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C.使用Ⅱ类电动工具D.且应设专人不间断监护
44.在( ABD ),应使用24V及以下电动工具或Ⅱ类电动工具。
A.潮湿的场地上B.含有酸类的场地上C.水泥地面上D.金属容器内
45.安全帽使用前,应检查( ABCD )、下颏带等附件完好无损。
A.帽壳B.帽衬C.帽箍D.顶衬
46.检修动力电源箱的支路开关、临时电源都应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应定期( ABC )。
A.检查B.试验C.测试动作特性D.清洁
47.开启电缆井井盖、电缆沟盖板及电缆隧道人孔盖时(ABCD)。
A.应注意站立位置,以免坠落B.应使用专用工具
C.开启后应设置遮栏(围栏),并派专人看守D.作业人员撤离后,应立即恢复
48.施工机具应定期进行( BC )。
A.试用B.保养C.维护D.修理
49.电动工具使用前,应( ABC )。
A.检查确认电线、接地完好B.检查确认电线、接零完好
C.检查确认工具的金属外壳可靠接地D.检查外观光滑
50.电动工具的电气部分维修后,应进行( BC )。
A.外观检查B.绝缘电阻测量C.绝缘耐压试验D.直流电阻测量
51.使用电动工具,不得手提( AC )。
A.导线B.把手C.转动部分D.器身
三、判断题
1.作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2.进出配电站、开闭所应随手关门。(√)
3.电缆孔洞,应用防水材料严密封堵。(×)
4.井、坑、孔、洞或沟(槽),应覆以与地面齐平而坚固的盖板。检修作业,若需将盖板取下,应设临时围栏,并设置警示标识,夜间还应设黄灯示警。(×)
5.开工前,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应重新核对现场勘察情况,发现与原勘察情况有变化时,应重新填写、签发工作票。(×)
6.承、发包工程,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7.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三者不得为同一人。(√)
8.工作负责人应提前知晓工作票内容,并做好工作准备。(√)
9.一个工作负责人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
10.若需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应填用新的工作票,并重新履行签发、许可手续。(√)
11..变更工作负责人或增加工作任务,若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无法当面办理,应通过 联系,并在工作票登记簿和工作票上注明。(×)
12.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是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
13.工作许可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并履行签名确认手续,方可下达开始工作的命令。(√)
14. 在道路上施工应装设遮栏(围栏),并悬挂警告标示牌。(√)
15.禁止客货混装。(√)
16.梯子可短时间绑接使用。(×)
17.人在梯子上时,禁止长距离移动梯子。(×)
18. 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电线、接地或接零完好;检查确认工具的金属外壳可靠接地。(√)
19. 安全帽使用时,应将下颏带系好,防止工作中前倾后仰或其他原因造成滑落。(√)
20.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
21.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检修(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并确定其监护的人员和工作范围。(×)
22.工作期间,专责监护人若需暂时离开工作现场,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全体工作班成员。(×)
*23工作间断,工作班离开工作地点,若接地线拆除,恢复工作前应重新验电、装设接地线。(√)
24.禁止越过遮栏(围栏)。(√)
25. 施工机具应不定期按标准试验。(×)
26.操作人员接触低压金属配电箱(表箱)前应先验电。(√)
27.在超过2.0m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并做好防止土层塌方的临边防护措施。(×)
28.在土质松软处挖坑,应有防止塌方措施,如加挡板、撑木等。(√)
29.在带电设备周围可以使用皮卷尺和线尺进行测量。(×)
30. 在配电站的带电区域内或临近带电线路处,禁止使用金属梯子。(√)
31.掘路施工应做好防止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施工区域应用安全围栏进行分隔,并有明显标记,夜间施工人员应佩戴黄色标志,施工地点应加挂警示灯。(×)
32.沟(槽)开挖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统一堆置,堆置处和沟(槽)之间应保留通道供施工人员正常行走。在堆置物堆起的斜坡上不得放置工具、材料等器物。(×)
33.作业人员应了解机具(施工机具、电动工具)及安全工器具相关性能,熟悉其使用方法。(√)
34.机具在运行中不得进行检修或调整。(√)
《网络安全技术》英文习题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SWERS NSWERS TO QUESTIONS
1.1 What is the OSI security architecture?
The OSI Security Architecture is a framework that provides a systematic way of defin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and characterizing the approaches to satisfying those requirements. The document defines security attacks, mechanisms, and servic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categories.
1.2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security threats?
Passive attacks have to do with eavesdropping on, or monitoring, transmissions. Electronic mail, file transfers, and client/server exchanges are examples of transmissions that can be monitored. Active attacks include the modification of transmitted data and attempts to gain unauthorized access to computer systems.
1.3 Lists and briefly define categories of passive and active security attacks?
Passive attacks: release of message contents and traffic analysis. Active attacks: masquerade, replay, modification of messages, and denial of service.
1.4 Lists and briefly define categories of security service?
Authentication: The assurance that the communicating entity is the one that it claims to be.
Access control: The prevention of unauthorized use of a resource (i.e., this service controls who can have access to a resource, under what conditions access can occur, and what those accessing the resource are allowed to do).
Data confidentiality: The protection of data from unauthorized disclosure.
Data integrity: The assurance that data received are exactly as sent by an authorized entity (i.e., contain no modification, insertion, deletion, or replay).
Nonrepudiation: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denial by one of the entities involved in a communication of having participated in all or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Availability service: The property of a system or a system resource being accessible and usable upon demand by an authorized system entity, according to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ystem (i.e., a system is available if it provides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design whenever users request them).
Chapter2 Symmetric Encryptionand Message Confidentiality
ANSWERS NSWERS TO QUESTIONS
2.1 What are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of a symmetric cipher?
Plaintext, encryption algorithm, secret key, ciphertext, decryption algorithm.
2.2 What are the two basic functions used in encryption algorithms?
Permutation and substitution.
2.3 How many keys are required for two people to communicate via a symmetric cipher?
One secret key.
2.4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block cipher and a stream cipher?
A stream cipher is one that encrypts a digital data stream one bit or one byte at a time. A block cipher is one in which a block of plaintext is treated as a whole and used to produce a ciph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