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密★6月19日 (南昌卷)语文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档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阐明: 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规定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所有对旳一项是( )(2分) A.厄运(è) 牟取 参差不齐(cī) 顾名思意 B.哂笑(xī) 隔阂 迥乎不同(jiǒng) 吹毛求疵 C.喑哑(yīn) 沉湎 草长莺飞(yīng) 海誓山盟
2、 D.濯洗(zhuó) 征兆 怡然自得(yí) 因地治宜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一项是( )(2分) A.我心在瘦骨嶙峋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意境,它距离每一种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边沿,看到沧海桑田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苦痛与无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 )(2分) A.两岸豆麦和河底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制止大脑中炎症分子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核心。 C.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戏剧
3、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本地渔民至今仍保存着单脚划船。 4.下列句子构成语段顺序排列对旳一项是( )(2分)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墨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画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构造,衣褶变化。 ③线条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晰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画区别于西洋画重要特性,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书法用笔措施发展和延伸。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体现贝多芬内心痛苦
4、一项是( )(2分)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好久好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种女孩拉着她手向观众答谢时,她才缓缓地转过身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本来她完全聋了!她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B.本来她完全聋了。她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她聋了吗?她还能担任指挥吗? D.本来她完全聋了!她还能担任指挥吗?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一项是( )(2分) 在生活中,现代人智商提高还是大量依赖于面对生活挑战并适应社会发展。例如,计算机和IT技术发明与应用于人类生活不仅让所有人受到挑战,并且把人类引入了一种生活节奏更快、脑力
5、劳动更强、认知速度更高环境。在这样环境中,人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除了工作上应用计算机外,就连计算机游戏业在协助人类提高智商。 A.现代人智商提高依赖于社会发展 B.人智商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C.计算机游戏业在协助人类提高智商 D.接受现代生活挑战可以提高智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毕第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对诗内容理解不对旳一项是( )(2分)
6、 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变迁。 D.诗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方白居易。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对旳一项是( )(2分)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体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痛苦。 B.诗颈联富有哲理,涉及着新陈代谢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体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毕第9-13题。(10分) 狼
7、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 驱如故。 屠大窘,恐先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8、划分对旳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意思。( )(2分) (1)敌( ) (2)股(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在与狼较劲中,“屠户"心理和行动先后发生了如何变化?(3分) 13.概括狼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弥补下列名句空缺处或按规定填空。(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 (2)__
9、浅草才干没马蹄。 (3)会当临绝顶,______________。 (4)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能体现将士高昂气势和爱国热情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体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毕第15-18题。(17分) 槭树下家 席慕容 我先是被鸟鸣声吵醒
10、 是个夏日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吱喳声之外,尚有那种小绿鸟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懂得,窗户外面一定有较好太阳,由于,从鸟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雀跃和欢喜。 并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窗下。仔细辨别,唱歌人有是坐在矮墙上,有是爬在树上。她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干发出细嫩歌声,尚有不时由于一种极单纯快乐才干引起咕咕格格笑声,让睡在床上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11、 本来,早起孩子和早起小鸟同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啊! 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声音,对一种妈妈来说,自己孩子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一早起来不懂得有些什么事情让她们觉得那么好笑,那样清脆和圆润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露水,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晶亮亮,始终不肯安静下来。 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喝止: “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乐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有着她给我关怀。 在阴暗和幽凉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大床上,我一种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她枕头,呼吸
12、着我最熟悉气息,枕头套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凉意。这是我家,我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生命和生活。我虽然懂得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可以在这一刻,可以在这个夏天早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槭树了。 在房子刚盖好时候就种下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幼树,目前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变化,把我们这栋本来非常一般平房也带得美丽起来。它们实在很美丽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仿佛都会发亮。夏天时给
13、我们整片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时候,满树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浮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同样地献给我,小小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夯实快乐。 对我来说,我这一种槭树下家,和它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同样啊! 这个槭树下家,就该是我近年来所渴望着那一种了吧。但是是一栋普一般通平房,但是是一种普一般通家庭,但是种了某些常用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反复着同样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孩子越长
14、越大,我才发现,本来平凡人生里居然有着极丰盈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心中因而常常布满了感动与感谢。 15.“我”在夏日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6分) 16.一年四季,槭树各有什么特点?请概括。作者为什么花这样多笔墨来描写槭树?(6分) 17.作者“在一种夏日清晨感觉到了自己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幸福观。(2分) 18.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3分) (二)阅读下文,完毕第19-22题。(13分) 感伤是一种情怀 田德政 秋天就是这样蛮横,用湖南话叫“霸蛮”,你不想让她来,她来是突兀地到来。甚至不给你一点先兆,先是夏天炎热,立即就变成秋天凉爽了
15、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恐慌。一感觉到秋天凉意,就仿佛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触。 小时候读柳宗元《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目前才觉得那是一种如何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小路上都没有了人踪影。只剩余一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老头,在白茫茫雪中垂钓……那是如何一种孤单啊!又是怎么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情怀,用那么形象四句体现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
16、忧伤,那是很没出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感伤来传染别人。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人是诸多,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感伤,人们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胸襟呢?小肚鸡肠人,只会沉浸在自己悲哀中,哪里还操得了这样多心?因此,天下没有房主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文化艺术。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浮
17、现频率最多是“愁”“辞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常常与深沉、品味相伴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种孤单人。她在请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后饮弹自尽……每当看到她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她笔下那个垂着干枯乳房弃妇抽泣。我曾在朋友竭力推荐下,阅读了川
18、端康成某些故事。川端在她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人物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余情化,来探讨人生感伤。日本文学自身就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老式,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高明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目。 上学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杞人当做傻瓜。目前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优,或许真有一天,天塌了,人们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感伤。这种感伤,仿佛是所有“先天下之忧”人所共有素质。可惜是,这样人太少了。如果人人均有这种
19、感伤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造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少感伤情愫。由于像我这样凡人只能悲哀着自己悲哀,幸福着自己幸福。多是对生活抱怨,少是对人生深邃思考;多是小情绪小哀愁,少是大悲悯大苦闷;多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胸襟。当我看到秋天来临,感触只有自己命运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余韵。正由于如此,我深深地结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感触,感伤是一种有品位情怀,是伟大人类情感。 19.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4分) 20.作者如何看待杜甫感伤?对“杞人”“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理解?(4分) 21.文章在论及感伤文化艺
20、术汇总作用时,列举了词、绘画、故事等作品,这些作品汇总感伤是如何感染读者?请简要概括。(3分) 22.根据文章结尾段填空。(2分) 真正感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综合性学习(6分) 你校戏剧社将和来访英国学生开展戏剧交流活动,你作为戏剧社一名成员,请完毕下列任务。 (1)学校决定派你向英国学生简介国内国
21、粹——京剧,请你参照下面资料写一段80字以内简介文字。(3分) 参照资料: ①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 ②京剧是流传,影响最大剧种,被人称为“东方歌剧”。 ③京剧脸谱是京剧一大特点,重要有红脸、黑脸、篮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 ④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又各与细密分工。 ⑤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作。 (2)交流活动中,戏剧社将于英国学生一起探讨对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人物夏洛克结识,请你写一则70字左右发言稿。(3分) 24.以“垒高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规定: (1)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2、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浮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机密★6月19日 (南昌卷)语文 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档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照答案 一、(12分) 1.C(2分) 2.B(2分) 3.C(2分) 4.B(2分) 5.A(2分) 6.D(2分) 二、(22分) (一)(4分) 7.D(2分) 8.D(2分) (二)(10分) 9.B(1分) 10.(1)敌对,这里是胁迫、袭击意思。(1分)(2)大腿(1分) 11.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本来同样一起追赶。(
23、2分) 12.开始屠户很胆怯,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制止狼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 来,丢掉幻想准备抵御,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 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后腿并杀死了它。(3分) 13.狼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同样恶人,无论如何狡诈,终归是要失败 。(或者觉得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看待像狼同样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要敢 于斗争,善于斗争,才干获得胜利。)(2分)(意同即可) (三)(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似曾相识燕归来 (2
24、)乱花渐欲迷人眼 (3)一览众山小 (4)悄怆幽邃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6)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三、(30分) (一)(17分) 15.鸟鸣声:特别细又特别娇,布满雀跃和欢喜(2分);孩子们歌声和笑声:细嫩,清脆,圆润(2 分);丈夫说话声:低沉而宽厚(2分)。 16.春天:槭树树叶多、软、绿;槭树花多而亮。 夏天:槭树繁茂,形成浓荫。 秋天:槭树叶子很黄很红。 冬天:槭树叶子都落了,小绿鸟窝巢在枝丫间浮现了。 (每点1分,共4分。如语言不够简洁,酌情扣分) 这一段使用了正面烘托写作手法,用槭树一年四季
25、美映衬了槭树下家温馨和美,体现了 作者对家美好情感。(2分) 17.生活平凡而又充盈;家人相爱而又快乐;物我和谐而又美好。(答对两点即可给2分)(意思相 同即可) 18.这段文字用比方修辞手法,将孩子笑声比作圆滚滚、晶亮亮露水,突出了孩子笑声 清脆和圆润。(意思相似即可)(3分) (二)(13分) 19.论点: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位(2分);作者由自己面对秋天感伤和柳 宗元《江雪》中体现出感伤进而引出文章中心论点(2分)。 20.杜甫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感伤(2分);杞人“忧”有品位,有档次, 是一种博大无边感伤(2分)。
26、 21.这些作品将悲悯感伤情怀倾注其中,感染了读者,使她们心酸、惆怅,达到了煽情目。 (3分) 22.真正感伤是对人生深邃思考;是大悲悯大苦闷;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胸襟。(2分) 四、(56分) 23.(1)示例:国内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表演时要画上红、黑、蓝、 绿、黄、白等脸谱,讲究唱念做打,出名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3分)(酌情给分) (2)示例:作为一种高利贷资本商人,夏洛克一方面爱财如命,唯利是图,另一方面生性冷酷, 缺少同情心。她言行思想反映出资本主义初期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令人生 厌。(3
27、分)(酌情给分) 24.(50分) 评分级别 (一)基本级别(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诚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 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对旳。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诚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 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晰,书 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如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构造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级别(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进一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故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致,想像奇特,有个性) 阐明:(1)评卷时从基本级别和发展级别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级别选用四点中最突出一点 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要考虑考场作文实际,先进可给满分。 (3)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规定,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