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协议权利义务终止 • 协议权利义务终止情形: • (一)协议解除; • (二)推行 • (三)抵销; • (四)提存; • (五)债务免去; • (六)混同; • (七)法律要求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其她情形。 协议终止效力: • 1、 协议关系消亡; • 2、 债权担保及其她从权利、 义务消亡; • 3、 负债字据返还; • 4、 协议终止后附随义务: 协议权利义务终止后, 当事人应该遵照老实信用标准, 依据交易习惯推行通知、 帮助、 保密等义务(92); • 5、 协议终止后不影响协议中结算和清理条款效力: 协议权利义务终止, 不
2、影响协议中结算和清理条款效力(98)。 第一节 协议权利义务终止原因 • 推行 • 抵销; • 提存; • 债务免去; • 混同; • 一、 清偿: 是指债务人按协议约定向债权人推行义务, 实现债权目行为。 • 清偿是就结果而言, 推行是过程, 给付是行为抽象。 二、 清偿基础要求: (一)主体 • 1、 清偿人 • 2、 清偿受领人 (二)清偿标: 部分清偿, 代物清偿 (三)清偿期、 费用、 方法 三、 清偿抵充 • (一)是指对于同一债权人负担数宗债务债务人, 其给付种类相同, 其所提出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 决定其清偿抵充何
3、宗债务制度。 • (二)成立条件: • 1、 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有数宗债务; • 2、 该数宗债务种类相同; • 3、 债务人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 (三)抵充确定方法 • 1、 约定 • 2、 指定 • 3、 法定: • (1)到期或先到期; • (2)享受最少担保; • (3)对债务人负担重; • (4)最先发生。 第三节 抵消 • 一、 抵消: 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给付义务, 将两项债务相互充抵, 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亡。主张抵消债权叫主动债权, 被抵消债权叫被动债权。 • 二、 意义: • 1、 便利当事
4、人; • 2、 担保功效 三、 分类: • (一)法定抵消: 是指在含有法定条件时, 依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所为抵消。 • 1、 性质: • (1)单方行为说 • (2)当然抵消说 2、 条件: • (1)须双方互负债务, 互享受债权; • (2)种类、 品质相同; • (3)须双方债务均届债务推行期; • (4)须双方债务均为可抵消债务。 3、 方法: • 通知抵消, 通知抵达对方时生效。 4、 效力 • (1)双方债权债务在抵消数额内消亡; • (2)溯及于得为抵消时: • ①支付利息债务消亡; • ②拖延责任不再发生; •
5、③债务人发生违约责任免去。 • (3)抵消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不然无效。 (二)合意抵消 四、 二者区分: • 1、 依据 • 2、 债务性质 • 3、 债务推行期限 • 4、 程序 • 5、 是否能够附条件和期限 甲厂于10月4日到乙企业购置一批原料, 当场提货并付款2.5万元。次日, 甲厂因货物质量不合格, 将这批原料退回乙企业, 乙企业签收, 但未退款。10月7日, 甲厂到乙企业购置电器一批, 价款2.8万元, 提货时与乙企业约定2日内付款。2日期满, 甲厂未付款, 乙企业上门催收。甲厂认为前后债务相抵, 只需支付3 000元。双方发生争议,
6、依据债消亡原理, 下列对此案处理意见哪项是正确? A.甲厂应先付给乙企业2.8万元, 再请求乙企业退款2.5万元 B.乙企业应先退给甲厂2.5万元, 再请求甲厂付款2.8万元 C.甲厂付给乙企业3 000元, 双方了结债务 D.甲厂应付给乙企业1.4万元, 待乙企业退款以后, 再付给1.4元 第四节 提存 • 一、 提存: 债务人于债务已届推行期时, 将无法给付标物提交给提存机关以消亡协议债务行为。 二、 性质: • 债权人 债务人 • 保管协议性
7、质 含有为第三人 • 利益协议性质 提存机关 三、 提存条件: (一)主体合格 1、 提存人: 含有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2、 法定提存机关 3、 提存受领人为主债务人。 (二)提存协议之债有效且已届推行期 (三)提存原因正当 (四)提存客体合适 • 提存原因: • 1、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 2、 债权人下落不明; • 3、 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 4、 法律要求其她
8、情形。 • 提存客体合适: • 1、 提存标物应与协议标物相符; • 2、 标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 债务人依法能够拍卖或者变卖标物, 提存所得价款。 四、 效力 • (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 • 1、 债关系消亡, 权利义务终止。 • 2、 标物提存后毁损、 灭失风险由债权人负担; 提存期间, 标物孳息归债权人全部;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 3、 标物提存后, 除债权人下落不明以外, 债务人应该立刻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继承人、 监护人。 • 债权人胡某下落不明, 债务人沙某难以推行债务, 遂将标物提存。沙某将标物提存以后, 该标物假
9、如意外毁损、 灭失, 其损失应由谁负担? (二)债务人与提存机关之间: 1、 一旦提存不可撤回; 2、 例外: ①可凭人民法院判决、 裁定或提存之债已清偿公正证实取回提存物; ②提存受领人书面向提存机关表示抛弃提存受领权利; 由此产生费用由提存人负担。 (三)债权人与提存机关之间 • 1、 提存机关应该妥善保管提存物; • 2、 债权人有受领和提取提存物权利: • 该权利限制: • ①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 在债权人未推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 提存部门依据债务人要求应该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 ②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亡
10、 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全部。 • 1999年2月河南天宏食品企业与山西运城农副产品经销总企业(以下简称运城企业)签署相关苹果购销协议。协议约定由运城企业于该年9月向天宏企业出售50000千克该地域自产国光苹果, 价格为每千克1元, 天宏企业收货后支付货款。秋后该地域苹果大丰收, 苹果价格大幅度下降。运城企业如约运输50000千克至天宏企业所在地。但天宏企业认为无利可图, 几经催促一直拒绝接收货物。以后恰逢连日降雨, 苹果出现腐烂, 于是运城企业将苹果就地降价销售, 将所取得价款提存, 并通知天宏企业。后双方因价款给付发生争议, 诉至法院。 第五节 债务免去 • 一、
11、概念 • 二、 性质: • 单方行为说(无因、 无偿、 不要式) • 三、 条件: • 1、 免去意思表示应该向债务人为之; • 2、 债权人须由处分能力; • 3、 免去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 四、 效力 • 债权债务关系消亡。 混同 • 一、 概念 • 二、 性质 • 三、 原因: 事件, 与人意志无关。 • 四、 效力: 第二节 协议解除 • 一、 协议解除概念和特征 • (一)概念: 是指在协议成立后还未推行完成之前, 当事人基于协商、 法律要求或当事人约定行使解除权而使协议关系消亡一个法律行为。 (二)特征 • 1、 有有效协议关系
12、存在 • 2、 协议解除须含有一定条件 • 3、 其后果是消亡协议关系 二、 种类: • (一)协商解除 • 其实质是以新合意形式对协议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处分。 • (二)约定解除: • 1、 与附解除条件协议区分: • (1)条件不一样 • (2)效力 • 2、 与协商解除区分: • (1)方法 • (2)效力 (三)法定解除 • 各国立法要求不一: • 1、 英国: 将协议条款分为条件(关键)条款和担保(次要)条款, 违反条件条款将产生解除协议后果, 违反担保条款只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 • • 2、 美国: 以是否
13、存在严重违约作为协议解除权行使条件 • 中国要求——《协议法》94条 • 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协议目; • (1)立法缺点 • (2)拖延推行后, 因不可抗力致使协议目不能实现, 能否解除协议? • 2、 在推行期限届满之前,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明示预期违约)或者以自己行为表明(默示预期违约)不推行关键债务; • 3、 当事人一方拖延推行关键债务, 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推行; • 4、 当事人一方拖延推行债务或者有其她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协议目; • 5、 法律要求其她情形。 三、 协议解除程序 • (一)各国立法例: • 1、 法院裁
14、决, 法国; • 2、 当事人通知, 德国; • 3、 当然解除, 英美; • (二)中国: • 1、 协商解除: 协商一致时; • 2、 行使解除权解除: • (1)通知: • (2)协议自通知抵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 能够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定解除协议效力。 • (3)解除权行使期限: 法律要求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 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 该权利消亡。法律没有要求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 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 该权利消亡。 四、 协议解除效力 • (一)溯及力问题: • 1、 中国《协议法》97要求:
15、 协议解除后, 还未推行, 终止推行; 已经推行, 依据推行情况和协议性质, 当事人能够要求恢复原状、 采取其她补救方法, 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 2、 由此可见, 中国协议法一是认可协议解除向未来发生效力, 对尚没推行应终止推行; 二是协议解除有溯及力, 即已推行要恢复原状或采取其她补救方法。 (二)协议解除与损害赔偿关系 • 各国立法有三种要求: • 1、 协议解除与损害赔偿不能同时并存。 • 认为在债务人不推行债务时, 债权人能够在解除协议和要求赔偿损害之间作出选择。理由是解除协议足以使协议关系恢复到缔约前状态, 这使不推行而产生损害赔偿失去了基础。
16、 • 2、 协议解除与损害赔偿能够同时并存, 认为在债务人不推行债务时, 债权人能够在解除协议同时要求基于债务不推行损害赔偿, 理由是因不推行发生损害在协议解除前已存在, 不因解除协议而失去。 • 3、 协议解除与信赖利益损害并存。认为协议因解除而消亡, 所以不存在基于债务不推行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一方违约时, 另一方因相信协议继续存在而实际不存在所致损害, 即信信赖利益损害。 • 中国协议法第97条要求能够在解除协议同时要求赔偿。但对应赔偿损害范围, 学者们主张严格限定。 (三)协议解除与实际推行 • 中国协议法第97条要求, 协议解除后, 依据推行情
17、况和协议性质, 当事人能够采取其她补救方法, 部分学者认为这里“其她补救方法”包含要求实际推行。但另部分学者对此表示否定。 • 习题1: 甲将其全部房屋出租给乙, 双方口头约定租金为每年5万元, 乙能够一直承租该房屋, 直至乙逝世。房屋出租后第二年, 乙为了经营酒店, 经甲同意, 对该房屋进行了装修, 共花费6万元。一天晚上, 一失控汽车撞到该房屋, 致使其临街玻璃墙毁损, 肇事司机驾车逃逸, 乙要求甲维修, 甲拒绝, 乙便自行花费1万元给予维修。现甲乙发生纠纷, 均欲解除协议, 但就怎样解除意见不一。请回复以下1-4题。 • • 1.该租赁协议性质怎样? •
18、A.附解除条件协议 B.附延缓条件协议 C.附始期协议 D.附终期协议 • 2.对于乙对房屋装修费用, 若甲乙达不成协商一致, 应怎样处理? A.由乙无条件拆除, 费用由乙自理 B.装修物归甲全部, 且甲无须支付费用 C.装修物归甲全部, 且甲应该支付全部装修费用 D.若装修物能够拆除则拆除, 不能拆除, 可折价后归甲全部 • 3、 房屋维修费用由谁负担? • A.由甲负担维修费用 B.由乙负担维修费用 C.由甲乙分担维修费用 D.由甲负担大部分维修费用, 乙负担小部分维修费用
19、 • 4.若本案中双方未约定租赁期限, 甲乙双方又无法就租赁期限协议补充, 下列相关协议解除何种说法是正确? A.甲无权随时解除协议 B.甲能够随时解除租赁协议, 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乙 C.乙能够随时解除租赁协议 • D.若协议解除, 乙仍应支付解除之前实际租赁期限租金 • 习题2: 2月,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署施工协议, 约定由乙企业为甲建房一栋。乙与丙签署《内部承包协议》, 约定由丙承包建设该楼房并负担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 乙收取丙支付工程价款总额5%管理费。丙实际施工至主体封顶。1月, 乙向法院起诉请求甲支付拖欠工程款并解除施工
20、协议。甲辩称乙起诉时已超出2年诉讼时效, 要求法院驳回乙诉讼请求。请回复以下1—3题。 • 1.下列相关乙与丙签署《内部承包协议》说法, 何者正确? A.该《协议》为转包协议, 有效 B.该《协议》为转包协议, 无效 C.该《协议》为分包协议, 有效 D.该《协议》为违法分包协议, 无效 • 2.下列相关协议解除说法, 何者正确? A.乙起诉请求解除协议时已超出诉讼时效 B.乙起诉请求解除协议时未超出诉讼时效 C.乙起诉请求解除协议不适用诉讼时效要求 D.乙起诉请求解除协议适用特殊诉讼时效要求 • 3.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A.乙有权对讼争楼房折价
21、或拍卖价款优先受偿 B.乙无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价款优先受偿 C.丙有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价款优先受偿 D.丙无权对讼争楼房折价或拍卖价款优先受偿 • B • C • AD • 习题3: A县甲企业与B县乙企业于7月3日签署一份空调购销协议, 约定甲企业向乙企业购进100台空调, 每台空调单价元, 乙企业负责在B县代办托运, 甲企业于货到后立刻付款, 同时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协议推行地法院管辖。乙企业于7月18日在B县火车站发出了该100台空调。甲企业因为发生资金周转困难, 于7月19日传真通知乙企业自己将不能推行协议。乙企业收到传真后, 努力寻求新买家,
22、于7月22日与C县丙企业签署了该100台空调购销协议。 • 协议约定: 丙企业买下100台托运中空调, 每台单价1900元, 丙企业于签订协议时向乙企业支付10000元定金, 在收到货物后15天内付清全部货款; 在丙企业付清全部货款前, 乙企业保留对空调全部权; 如有违约, 违约方应负担协议总价款百分之二十违约金。乙企业同时于当日传真通知甲企业解除与甲企业签署协议。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于7月21日遇上泥石流, 30台托运中空调毁损。丙企业于7月26日收到70台完好无损空调后, 又与丁企业签署协议准备将这70台空调全部卖与丁企业。同时丙企业以其未能如约收到100台空调为由拒绝向乙企业付
23、款。 • 请回复下列问题: • 1.乙企业在与甲企业协议推行期届满前解除协议理由是什么?在此解除协议情形下, 乙企业能否向甲企业主张违约责任? • 2.假设甲企业以乙企业解除协议组成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 请问那个法院有管辖权?为何? • 3.遭遇泥石流而毁损空调损失应由谁负担?为何? • 4.乙企业认为丙企业拒绝付款组成违约, 决定不返还其定金, 还要求其支付36000元违约金, 问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何? • 5. 丙企业与丁企业所签协议效力怎样?为何? • 1、 乙企业在与甲企业协议推行期届满前解除协议理由是预期违约。在此解除协议情形下
24、 乙企业能够向甲企业主张违约责任。 2、 B县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因为双方协议管辖有效, 协议推行地为货物发运地B县, 所以B县人法院有管辖权。 3、 遭遇泥石流而毁损空调损失应由甲企业负担。因为本题中货物风险自交付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乙企业已经完成交付, 所以风险应由甲企业负担。 4、 乙企业主张不能得到支持。因为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并用。 5、 丙企业与丁企业签订协议效力未定。因为丙企业并未取得货物全部权, 在这种情况下, 其与丁企业签署买卖协议属于无权处分行为, 效力未定。 • 甲企业需要乙企业生产一套精密成套设备, 双方找丙企业商议, 由丙企业购置并直接租给甲企业。甲、
25、 乙、 丙三方签署了以下协议: (1)由丙企业付给乙企业货款500万元; (2)乙企业将精密成套设备代办托运给甲企业; (3)甲企业承租该设备, 期限为, 每年租金为80万元。该协议由甲、 乙、 丙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甲、 丙企业加盖了协议专用章, 乙企业未加盖协议专用章。丙企业签署上述协议后, 为筹措资金欲向丁银行借款300万元, 丁银行要求提供担保, 丙企业请求戊企业作保, 戊企业允诺。 • 丙、 丁、 戊签署了以下协议: (1)丁银行借给丙企业300万元, 预扣一年利息30万元, 实际交付丙企业270万元; (2)戊企业负担确保责任, 但丙企业应付给戊企业担保费30万元。协
26、议由三方签字并加盖了各自协议专用章。乙企业签署协议后与庚企业又签署了一份运输协议。依据协议法及相关法律回复 • (1)甲、 乙、 丙之间协议属于协议法上哪种协议? • (2)现设乙企业以未加盖协议专用章为由, 主张协议无效, 其理由能否成立?为何 • (3)丙与丁银行借款协议中借款数额应为多少?为何? • (4)丙、 丁、 戊所签协议中约定支付30万元担保费是否有效?为何? • (5)现设丙企业到期不能偿还丁银行借款, 戊企业应负担何种性质确保责任?为何? • (6)现设乙企业交付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 甲企业可否向乙企业追究违约责任?为何 • (7)现
27、设庚企业因承运设备中有过失造成设备损失, 应由谁向庚企业索赔?为何? • (8)现设乙企业向甲企业交付货物后, 甲企业使用过程中部分部件正常磨损, 需要维修, 该维修费应由谁负担?为何? • 1.融资租赁协议。 2.其理由不能成立。因为签字、 盖章有其一即可。依据《协议法》第32条要求, 签字与盖章是选择关系, 并不要求必需并存。 3.实际应为270万元。因为《协议法》第200条要求: “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应该根据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本题有点题意不清。协议借款额是300万元, 实际借款额为270万元。 4.有效。丙与丁
28、之间是借款协议, 丙与戊之间委托协议。委托协议能够是有偿, 也能够是无偿。 5.戊企业应该负担连带确保责任, 因为依据已知条件, 债权人丁银行没有与确保人戊企业约定确保方法。 《担保法》第19条要求: “当事人对确保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 根据连带责任确保负担确保责任。” • 6.甲企业不能直接向乙企业追究违约责任, 这是因为协议相对性。买卖关系存在于乙企业与丙企业之间。甲企业直接向乙企业追究责任, 应该有当事人之间约定。 《协议法》第240条要求: “出租人、 出卖人、 承租人能够约定, 出卖人不推行买卖协议义务, 由承租人行使索赔权利。承租人行使索赔权利, 出租人应该帮助。”由此可见, 由承租人甲企业直接向出卖人索赔(是追究违约责任一个方法), 须有当事人约定。 7. 由丙向庚企业索赔。 乙为丙代办托运, 在标物交付给承运人后, 视为交付, 丙为全部权人, 所以丙有权向庚索赔。 8.该维修费应该由承租人甲企业负担。因为甲企业负担法定维修义务。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