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明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理论体系,并重视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意识属于以下哪类自我意识( )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 3、“杯弓蛇影”反应是一个什么现象?( ) A.条件作用取得 B.条件作用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4、归因研究者分析行为原因时,不包
2、含维度是( ) A.内-外 B.强--弱 C.稳定--不稳定 D.可控--不可控 5、学生经过学习直角、锐角,很快掌握钝角概念,这是(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概念学习与例证学习间影响,属于何种迁移(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通常迁移 D、负迁移 7、难易不一样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是( )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8、讲
3、果实概念时,既讲苹果、西红柿、花生等可食植物,也讲橡树子等不可食植物,让学生掌握果实都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叫( ) A.正例 B.反例 C.变式 D.比较 9、在背诵一篇短文时,通常两端内容记得快而牢,中间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种现象解释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10、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调整器时,技能学习就进入到了(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以下属于
4、认知策略是( ) 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次序表 C.将所学知识再用试验证实、写成汇报、做出总结 D.意识到不了解课文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段落 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一定价值产品(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征 1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在要求时间内产生不一样观念类别数量,表示是创造性( ) A.独创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新奇性 14、在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认可法律
5、道德阶段属于( ) A.前习俗 B.习俗 C.后习俗 D.公正 15、在哪个阶段,学生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备两极分化特点?(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6、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必定性训练( )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担心 C.展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示自己真实情感 17、在应用知识详细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策略是( ) A.发觉学习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8、“过于平静,或因为担
6、心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下列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涣散,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A.主动型 B.反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19、一个测验答对或经过该项目标人数百分比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应了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影响?( ) 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
7、技能 二、填空题 1、早期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________、经验类化说和关系转换说。 2、常见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________、________ 、提问、________与利用背景知识,联络实际。 3、训练学生对所读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了解,这种精细加工策略叫________。 4、课堂是学生学习主要场所,课堂管理是教师经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____三者之间关系,从而有效实现预定目标过程。 5、影响群体与组员个人行为发展改变力量总和就是________。包含群体凝聚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课堂里人际关系等等。
8、三、简答题 1、儿童认知差异有何教育意义? 2、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关系。 4、怎样培养学生心智技能? 5、操作技能培训要求有哪些? 四、阐述题 1、试阐述非测验评价技术。 参考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育萃教授解析】B。 2、【育萃教授解析】A。了解自己能力即了解自己心理特点。 3、【育萃教授解析】C。 4、【育萃教授解析】B。维纳归因有三个维度,没有强弱维度。 5、【育萃教授解析】(A.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 6、【育萃教授解析】A。加涅认为,概念或原理简单利用属于水平迁移,通常不包括处理新问题。 7、【育萃教授解析】A。
9、 8、【育萃教授解析】C。变式。变换是非本质“可食”,突出是本质“种子”这一属性。 9、【育萃教授解析】B。干扰,中间受双重抑制干扰。 10、【育萃教授解析】D。 11、【育萃教授解析】C。其中A和D是元认知监控策略,B是资源管理策略。 12、【育萃教授解析】D。创造性是一个能力或个性心理特征。 13、【育萃教授解析】B。 14、【育萃教授解析】C。后习俗。超越了通常社会观念而上升到普遍伦理水平。 15、【育萃教授解析】C。初中阶段轻易出现两极分化。 16、【育萃教授解析】D。 17、【育萃教授解析】C。 18、【育萃教授解析】C。 19、【育萃教授解析】D。 20、
10、育萃教授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教授解析】共同要素说。 2、【育萃教授解析】做笔记、生成性学习。 3、【育萃教授解析】生成性学习。 4、【育萃教授解析】课堂情境。 5、【育萃教授解析】群体动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三、简答题 1、【育萃教授解析】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教学组织形式。采取适应认知差异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利用适应认知差异教学伎俩。 2、【育萃教授解析】(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能够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 ①学生成败感与他们自我标准关于,老师应注意这种个
11、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不然,若不能正确完成,学生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展现,使学生不停取得成功感; 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相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课题上取得成功感。 (二)利用直接发生路径和间接转化路径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路径,主要应考虑就是怎样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主要学习动机。 从间接转化路径考虑,主要应经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余方面需求和兴趣。 3、【育萃教授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首先,学习动机影响学习
12、效果。通常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是一致。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升。不过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出一定程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同时还发觉,最好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亲密相关。另首先,学习效果也影响学习动机。另外,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不是直接,与很多原因关于。所以教师首先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首先还要采取其它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4、【育萃教授解析】 (1)激发学习主动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育萃教授解析】 (1)准确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练习; (3)充分而有效反馈;(4)建立稳定清楚动觉。 四、阐述题 1、【育萃教授解析】1,案卷分析.比如依照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志,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 和决议. 2,观察.经过教学过程中非正式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关于学生学业成就信息.其中包含: ⑴行为检验单填写⑵轶事统计.⑶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