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 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远看了长城【课件出示:长城
2、远景图片】,长城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长】从长城的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长城是伟大奇迹。】 同学们,远看长城、长城长,那近看长城,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长城是伟大奇迹吧!【课件出示:课题图文】 二、近看长城,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是伟大奇迹 同学们,远看长城它气势雄伟,那让我们走近长城,看长城又给你怎样的印象?同学们请看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
3、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谁来说说近看长城给你怎样的印象?【课件出示:高大坚固】 你从哪里能看出来的?【课件出示: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同学们知道吗,八达岭高一千多米,而长城就修筑在上面,可以体会出长城的高大。 你还从哪里能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课件出示:条石和城砖的图片】从这里可以看出长城的坚固。 同学们,谁来再读这段话,把长城的高大坚固读出来? 同学们,让我们再走近长城,来到长城顶上,你又会看到
4、什么呢?【课件出示: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课件出示:长城组图】自己读读,同桌说说自己的发现。 同学们,谁来介绍介绍长城顶上的风景?(长城顶上宽阔) 【课件出示:有城墙,有成排的垛子,还有瞭望口和射口、城台。】 同学们,知道长城是用来做什么的吗?(防御外敌。) 垛子有什么用?(敌人来了可以躲到垛子后面。)垛子相当于一面盾牌。 瞭望口有什么用?【课件出示:瞭望】 射
5、口呢?【课件出示:射击。】 同学们,可以瞭望和射击还可以干什么?(可以观察敌情。) 长城上这城台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城台可以传递信息,城台还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屯兵】什么是屯兵?(聚集士兵。) 同学们,城墙上有可以躲避敌人的垛子,有可以观察敌情的瞭望口,还有可以攻击的射击口,以及屯兵、传递信息的堡垒,这样的设计非常怎样?(巧妙) 同学们来总结一下长城的特点是:高大坚固、宽阔、平整、利于作战 同学们,长城不但高大坚固,而且设计巧妙,让我们再一次赞美长城。【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齐读。
6、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同学们,这么伟大的建筑想不想亲身去感受一下? 那我们就跟着作者思绪,让我们更真切的去感受到长城的确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同学们,哪句话告诉你们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了长城?【课件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
7、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哪些词告诉你们的?【课件出示:站、踏、扶】 哪个词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课件出示:很自然地想起】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同学们,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课件出示: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能体会出什么?(劳动人民的艰辛。) 从哪些词语中能体会出劳动人民的艰辛?【课件出示:数不清、没有,没有、无数,无数、一步一步
8、陡峭、】 同学们,“数不清”说明了什么?(条石非常的多,非常的重。) “没有,没有”说明了什么?(那时非常落后。) “无数,无数”说明了什么?(有无数的人,人们是徒手修筑的长城。) 从“一步一步”可以看出什么?(走得非常吃力。) 从“陡峭”可以看出什么?(环境非常恶劣。)把那么重的条石搬到这么陡峭的山上肯定十分的艰难。 同学们,当时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却建成了长城这样的奇迹。(说明劳动人民的艰苦)谁能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 同学们,修筑长城那得需要用多少劳动人民共同建造这一个伟大的奇迹啊!与其说长城是由巨大的条石组成的,不如说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泪
9、水来凝结而成的。【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 同学们,【课件出示:多少。。。才】表示什么?(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课件出示: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什么?(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 同学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同学们,你想对那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吗? 同学们,这样的长城举世无双,这样的长城气魄雄伟,让我们再一次赞美它吧?【课件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四自然段:是作者对长
10、城的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许多文人墨客也在文章、诗歌中赞美着长城。【课件出示: 望长城 你真实的长度,无法用脚步丈量 , 你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身影。 被目光和镜头,深情抚摸, 我激荡的心和你铿锵的脉搏,一起跳动。 赤膊赤脚淌出的汗水焊接你的高大坚固,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铸就你的宏伟雄险 。 穿过两千年的风雨和滚滚硝烟,你一路走来 高举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坚贞不屈的脊梁 你——长城,绵延万里,万里鸟语花香 你——长城,泽被万世,万世繁荣富强】 齐读。 同学们,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
11、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同学们,有一些外国领导人游览了长城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课件出示: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 同学们,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还有保护长城。 五、观景练笔 同学们,我们赞美长城,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宣传长城的小导游。【课件出示:小导游们,你们游完了长城,面对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难道你们不想让更多的人感受长城这一伟大奇迹长城吗?那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为长城写一篇导游词吧!】 附板书设计: 远景: 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 高大坚固垛子------瞭望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