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36MB ,
资源ID:92190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921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从《红楼梦》看南京话中的“给”字句.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从《红楼梦》看南京话中的“给”字句.pdf

1、121语言文化一、“给”的来源关于“给”的来源,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来自张惠英(1989)、太田辰夫(1953)和李宗江(1996),关于“给”的三种主要观点论据都很充分,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张惠英(1989)通过考察发现语音方面“给”和“乞”的古音非常相近,许多用“乞”字表示被动义、给予义,“乞”字都被“给”和“己”代替,但是“给”更容易被接受。“乞”字在清代逐渐消失,而恰好在这个时间点,表示被动义、给予义的“给”出现了。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只是个人的设想,没有充分的论据让人信服。太田辰夫(1953)指出“给”字是来源于“馈”“归”。志村良治(1995)认为“给”是对“馈”的继承,从语

2、音角度证明了“给”和“馈”的关系。李宗江(1996)认为“给”字是由表示供给义的“给”ti引申出来的,但是在一些古典文献中很难解释“给”是表示供给义的,并不具备普遍性。“给”字式在江淮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是一个最主要的、优势的有标记被动式类型。南京话作为江淮方言的代表,“给”字式不但出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还出现在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中,如南京歌谣:例 1:菜呢?给虫吃了。虫呢?给鸡吃了。(你吃几碗饭)例 2:跑了没有二三步,又给牛桩绊倒了。(饿了老牛难耕耖)南京话中的“给”既有与普通话的“给”字句的共性特征,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本文选取南京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作为语料,分别从“给”字句的语法形式

3、、“给”字句的句法功能、“给”字句的句法功能、“给”字句的语义分析等方面对南京话中的“给”字句进行研究。二、“给”字句的语法形式吕叔湘(1982)将“给”分为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类。“给”的用法非常复杂,南京话中的“给”字句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分别为给予义、使役义、处置义和被动义。(一)表示“给予义”的“给”字句朱德熙(1979)集中讨论了由动词“给”组成的表示给予义的四种句式:S1:NS+V1+给+N2+N1;S2:NS+V1+N1+给+N2;S3:NS+给+N2+V+N1;S4:NS+V+N2+N1。本文参照朱德熙先生提出的普通话中“给”字句的句式,对南京话中的“给”字句进行句式分类。1.S

4、1:S+V+给+NP1+NP2这个句式和朱德熙先生提出的第一个句式是相同的,在这个句式中,“给”后直接与 NP1 相联系,是真正意义上表示给予义的动词。如:例 3:我倒有这个心,只是没这样的能干人。你若教给我这法子,我大大的谢你。(第 25 回)2.S2:S+V+给+NP1在红楼梦中,S+V+给+NP1+NP2 中的 NP2 很少出现,但是“S+V+给+NP1”的句式是比较常见的。从红楼梦看南京话中的“给”字句孙轶鸣北华大学摘要:江淮方言中有大量的“给”字句,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给”字句最早出现在南京籍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在书中有许多的方言俗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话的特点。从“给

5、”的来源、“给”字句的语法形式、“给”字句的句法功能和“给”字句的语义分析四个方面分别对表给予义、表使役义、表被动义、表处置义的“给”字句进行分析。关键词:南京话;“给”字句;红楼梦;语法化作者简介:孙轶鸣(1998),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22语言文化“给”涉及 S、NP1 和 NP2,NP2 所移动的方向是固定的,但是离开一定的语境,可能会发生改变。如:例 4:礼单都上了档子了,领谢名帖都交给各家的来人了,来人也各照例赏过,都让吃了饭去。(第11回)3.S3:S+给+NP1+NP2+VS3 句式就是朱德熙先生提出的“给”字句复杂句式的一种,S3句式

6、是连动结构,“给”后接的是双宾结构,同时也是兼语句。如:例 5:宝玉笑道:“什么冷香丸,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第 8 回)4.S4:S+V+NP2+给+NP1S4 和 S1-S3 不同的是动词 V 的位置是插入结构之中,而不是在结构前或者结构后加上,主语将 NP2 传递给 NP1。如:例 6: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第27 回)(二)表示“使役义”的“给”字句由于“给”本身的给予义已经开始虚化,这为“给”引申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促使表使役义的“给”的出现,表使役义的“给”有“使、让”的意思。1.S5:给+NP1+VS5 所表示“给”的使役义的句式在红楼梦中数量比

7、较多,蒋绍愚(2003)指出表使役义的“给”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使对方做某件事,二是表示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如:例 7:你既说不吃,这会子说好吃,也不给你吃了。(第 35 回)2.S6:V+NP2+给+NP1+VS6 句式的后半部分和表使役的“让/叫+兼语+V”是一样的,所以在 S6 结构中的 NP1 相当于使役句中的兼语。如:例8:正经更还坐不上来,又弄个贼来给我们看守。(第 61 回)(三)表示“被动义”的“给”字句“给”的被动义最早是在红楼梦中发现的,在南京话中也有许多“给”字式表示被动。“给”的使役式和被动式非常接近,“给”的使役义进一步语法化表示被动义。红楼梦中的“给”字句兼表使役和

8、被动,句式通常为“NP2+给+NP1+V”,如:例 9: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言谈针线都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第78 回)(四)表示“处置义”的“给”字句王力先生是最早提出处置式的,他指出处置式就是用助词“把”(或“将”)字,把目的语提到叙述词的前面。在红楼梦中,表处置义的结构是“给+NP 受事+V”,但是例句不是很多,如:例 10:袭人笑道:“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了,不敢乱给东西吃。”(第 6 回)三、“给”字句的句法功能(一)表给予义的“给”字句句法分析虽然 S1-S4 句式中的“给”都是表示给予义,但是它们的语法功能并不相同。S1 是主谓双宾结构,当

9、动词 V 含有给予义时,介词“给”只引出给予的对象;当动词 V 不含有给予义时,介词“给”在引出给予的对象的同时也兼表给予这一动作行为。S2 句式是一个典型的主谓宾结构,经常使用的动词 V 有“交、推、摔、教、传、送”等,有的在书面语中已经不使用,在方言中会使用。S3 句式是一个双宾兼语句,“给”在这个结构中是动词,因而构成了一个连动结构。出现在这个结构中的动词V一般都是感官动词,比如“看、尝、听”等。S4 和 S1 句式可以相互转换,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S4 中的“给”是动词,具有给予义。而在该结构中动词 V 不一定含有给予义,它本身包含的是取得或制作之义,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且不能随意调换

10、。(二)表使役义的“给”字句句法分析红楼梦中表使役句的“给”字句有“给+NP1+V”和“V+NP2+给+NP1+V”两种句式,其中“给+NP1+V”数量较多。“给+NP1+V”是兼语句,表使役义的“给”是从表给予义的“给”语法化而来的,NP1 既是使役行为的承受者,又是后面动作行为的发出者。“V+NP2+给+NP1+V”是一个复杂句式,NP2移到了“给”之前。“给+NP1+V”的结构和使役句“让/叫+NP 兼语+V”的结构是一样的。NP1 和使役句中的兼语有着相同的句法功能,所以“给”带有使役色彩。(三)表被动义的“给”字句句法分析在“NP2+给+NP1+V”结构中,“给”相当于“被”,表被动

11、义的结构和表使役义的后半部分的语法结构是一样的,二者的不同主要在动词上的选择有所不同,能够进入被动句格式的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而能进入使役句格式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123语言文化(四)表处置义的“给”字句句法分析红楼梦中表处置义的“给”字句是“给+NP受事+V”的结构,表处置义的“给”是从表使动义的“给”虚化而来的,由动词虚化成了介词。“给+NP受事+V”结构引出了动词V的宾语NP,并将宾语提前。王力先生认为口语里的处置式要满足五个条件,但红楼梦中的“给”处置式并不完全满足处置式的条件,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化基础。四、“给”字句的语义分析(一)表给予义的“给”字句语义分

12、析S3 和 S4 句式中表给予义的“给”都是动词,“给”的基本含义决定了 S3 和 S4 的深层语义结构。“给”是三价动词,联系了施事 S、与事 NP2 和受事 NP3。S1和S2中的“给”是介词,主要的语义功能是标记。在 S1 和 S2 中,“给”都是出现在 NP1 之前,单从结构上无法看出 NP1 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因为介词“给”的主要语义功能就是进行标记,因而 NP1 在句子结构中的语义关系就显示出来了,如:例 11:你若教给我这法子,我大大的谢你。(第25 回)(二)表使役义和被动义的“给”字句语义分析太田辰夫对汉语使役兼表被动的解释是:使役和被动的区别不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给予

13、主观判断。无论是北方方言还是南方方言,都有给予动词表被动的例子。在红楼梦中,表使役义的“给”字句和表被动义的“给”字句的表义基本相同,但是使役句和被动句的内部语义关系却不相同:使役句为 N 施事+给+兼语+VP 施动,被动句为 N 受事+给+兼语+VP 受动。使役句和被动句可以相互转化,只要将使役句中的主语变为受事,“给”字句就变成了被动句。如果“给”后的 VP 发生变化时,“给”原来表示给予的词义会发生改变。此外,给予动词后所接的直接宾语是谓词时,“给”的词义也会发生改变。在“给+VP”和“给+N+VP”中,当 VP 是及物性且表示受动时,该结构就会变成被动结构。当主语表示受事时,整个句子就

14、是被动句。(三)表处置义的“给”字句语义分析在“给+NP 受事+V”结构中,“给”表示的是处置标记。“给”的处置对象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当处置对象出现时,“给”就相当于“把”,当处置对象不出现时,那么受事成分也不会出现。在 红楼梦中并没有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的例句有一些。如:例 12: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子。(第 7 回)处置标记后面的成分必须是有定的,而例 12 中的给予物是无定的,无法满足处置式的条件,但是已经有了向处置式语法化的趋势。尽管在红楼梦中还没有标准的“给”的处置式,但是具有了一定的演化基础和演化条件。结语本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的“给”字句进行分析

15、,将其分为给予义、使役义、被动义、处置义四种类型。在红楼梦中,“给”字句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即从给予义语法化为使役义,再从使役义语法化为被动义。通过研究发现“给”没有完全语法化为处置义,但是已经有了演变的基础。本文主要侧重从红楼梦中分析“给”字句,语料来源单一,缺少与其他语料的对比研究,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参考文献:1张惠英.说“给”和“乞”J.中国语文,1989(05):378-382.2张延俊.试论“给”字被动式的方言背景J.方言,2010(04):378-381.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02):81-87.5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王力.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石毓智.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03):15-26.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