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练使用SPSS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试验内容:
[试验]
[例] 某厂医务室测定了10 名氟作业工人工前、工中及工后4 个小时的尿氟浓度( μ mol/L), 结果如下表,问氟作业工人在这三个不同时间的尿氟浓度有无差别 。
表1 尿氟浓度测试结果
编号
工前
工中
工后
1
90.53
142.12
87.38
2
88.43
163.17
65.27
3
47.37
63.16
68.43
4
175.80
166.33
210.54
5
100.01
144.75
194.75
6
46.32
126.3
2、3
65.27
7
73.69
138.96
200.02
8
105.27
126.33
100.01
9
86.32
121.06
105.27
10
60.01
73.69
58.95
1. 数据录入。
以变量x 表示尿氟浓度,变量g 表示时间(工前、工中或工后),可设1 为工前,2 为工中,3 为工后。变量id表示工人(以编号代表不同工人),如编号为1 的工人工前尿氟浓度为90.53,则录入数据时x为90.53,g 为1,id 为1, 数据录入格式如下图。
图1 数据输入界面
2. 统计分析。
依
3、次选取“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 。
图2 选择分析工具
展开对话框如下图,将x选入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框),g、id 选入Fixed Factors(固定因素框)。
图3 选择变量进入右侧的分析列表
对话框右边有一排按钮Mode、 Contrasts 、Plots、 Post Hoc、 Save 和Options,下面分别对其子对话框选项作一简单介绍:
Model:指定不同的模型,除方差分析外General Linear
4、 Model可作 其他统计分析;
Contrasts:指定一种要用t 检验来检验的priori 对比;
Plots:指定作某种图;
Post Hoc:指定两两比较的方法;
Save:指定将产生的一些指标保存为新的变量;
Options:指定要输出的一些选项 ,如数据的描述方差齐性检等
单击Model 展开其子对话框如下图,最上方Specify Model 定义模型,有两个选项:Full factorial(全因子)和Custom, 选取Custom(自定义),Build Terms (选取模型中各项)下方有一选项,单击下拉箭头将其展开
5、选择Main Effects(主效应因)(本例不考虑交互作用),再将Factors 框中的g、 id 选入Model:框,按Continue返回主对话框,单击Post Hoc 按钮展开其子对话框,将g 选入Post Hoc Test for, 即要做两两比较的因素框,选取SNK 即q检验,返回主对话框,单击OK 键提交执行。
图4 Model对话框设置
图5 Post Hoc对话框设置
3.输出结果及结果分析。
表2 观测数汇总结表
N
G
1
10
2
10
3
10
ID
1
3
2
3
6、
3
3
4
3
5
3
6
3
7
3
8
3
9
3
10
3
表3 方差分析的结果
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Corrected Model
47895.877
11
4354.171
4.513
.002
Intercept
362019.463
1
362019.463
375.246
.000
G
8182.893
2
4091.447
4.241
.031
ID
7、39712.984
9
4412.554
4.574
.003
Error
17365.561
18
964.753
Total
427280.901
30
Corrected Total
65261.438
29
a R Squared = .734 (Adjusted R Squared = .571)
student-Newman-Keuls
表4 两两比较的结果
N
Subset
G
1
2
1
10
87.3750
3
10
115.5890
115.5890
2
10
126.5900
Sig.
.057
.439
第一个表格中是两个因素的取值及观测数汇总结果;
第二个表格是方差分析的结果,G 和ID 即是对应的统计量,由结果可知,不同时间尿氟量有差别,不同工人的尿氟浓度有差别;
第三个表格是两两比较的结果。G 代表不同时间,N为观测数,表中最后一行是属于同一子集的组组间比较的P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