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新春灯笼》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2)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
(3)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操作,学会制作大红灯笼,自觉培养兴趣和操作能力,及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初步体验WORD的神奇作用,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美学情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2.难点: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2、
举例法、演示法等
四、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灯笼》样例
教学素材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生互相问候、并向大家孩子们祝贺新春,请大家畅谈过年的感受
导语:通过大家的发言,我看到了每一个同学的春节过的都非常的丰富多彩,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开心,有的家门口还挂上了大红灯笼,那同学们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今天我们利用WORD制作,学习如何在电脑中制作灯笼。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
这个是教师做的,那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如何自己亲手制作呢?
3、
教师把已制作好好的《新春灯笼》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一:分析灯笼 (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制作灯笼(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把制作灯笼分为三个部分:
(1)、 制作灯笼提手
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教师演示,教
4、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制作灯笼穗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5、 (3) 制作灯笼体
继续使用演示教学法,老师在上面演示灯笼题的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掌握了解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和图形设置的方法。
(4)为灯笼加上艺术字
1、艺术字的设计
方法同设置自选图形的方法,这里仅仅给出自学指导
1.调整艺术字形状
选中艺术字,则其周围会显示一个黄点,移动鼠标到黄点上,当鼠标变为三角形状时,拖动鼠标,可以调整艺术字的形状。
2.复制艺术字
第一个艺术字制作完成以后,另外两个艺术除文字不一样外,其它属性是相同的,可以采用先复制,再编辑文字的方法:选中第一个艺术字,按住Ctrl键不放,拖动鼠标,复制出一个艺术字;选中这个艺术字,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上的“编辑文字”按钮,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删除原来的文字,输入新的艺术字文字,单击“确定”按钮。
三、展示灯笼 总结回顾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①图形设置的方法。
②艺术字的设计。
四、提出目标 拓展延伸
想一想,如何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制作下面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