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第3课时)讲课教师:学科:语文课时:第三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子,感受老子名言佳句的深刻哲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教师讲解与学生感悟相结合。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设疑启发做生活中的智者,我们会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沐浴着老子智慧的光芒学习他是如何修生处世的。探疑互动二、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启示的,
2、知人者智一章则更为集中。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这一章,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三、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2)古人也认为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人死后并没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灵魂之举,这与老子的观点是否一致?解疑归类老子二章言辞简约,哲思深刻。而这只是它浩瀚思想的一点一滴,要想让我们自己得到更多的精神给养,同学们一定要多诵读我们的经典老子。今天,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悄悄兴起一股老子热。而老子是我们哲学思想的鼻祖,理应当在我们的圣地上芳香四溢,遍地开花。查疑落实四、背诵感悟 按照教师板书提示背诵。五、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继续阅读老子。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死而不亡学生交流互动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一致。(2)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死而不亡”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精神长存,足够后人敬仰和效法;二是回归于“道”,亦即永不消逝。这与古人祭拜祖先灵魂是不同的。 板书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人者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