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十中八年级物理下册 §3.4平面镜教案 苏科版
课标要求:
2.3.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及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通过观察提出假象、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
2、步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1.虚像概念的建立
2.实验探究中像的位置的确定
教具准备: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组合器材、大小不同的象棋子、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平面镜、红蜡烛、烧杯、水、大镜框
教学过程:
引入:魔术表演:浇不灭的蜡烛。
师:那么请大家跟我一起学习新的内容
大屏出示图片:
师: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地面、玻璃幕墙、镜子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表面是平滑的
师:像镜子这样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
活动1:请大家拿起平面镜,对着自己,会看到什么现象?
师:镜
3、前的小狗是主角,平面镜是道具,镜中出现的跟镜前相似的小狗是像。原来平面镜也可以成像,像成在镜子的。。。面。
活动2:既然可以成像,那么我们可否像前面的小孔成像一样,用光屏来接收到呢?
生:不能
师: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不仅能被人直接看见,还可呈现在光屏上,叫实像;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虽然能被人直接看见,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叫虚像
活动3:那么大家再照照看,所成的虚像跟物体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猜想:等大、等距
思考:大家能否根据大屏上的几个问题,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出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呢?
问题1.用怎样的道具有利于确定像的位置?
问题2.怎样确
4、定像的大小?
问题3.如何确定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生:平板玻璃: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用两枚等大的棋子:等效替代:便于比较像跟物的大小
等大、
等距、
垂直、
虚像
小故事,进一步理解虚像
揭秘课前的魔术
刻度尺、方格纸
师:请根据刚才的设计,验证我们的猜想,并将数据填在课本P67的表格内。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师:下面请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以及你认为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
生:(1)先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5、
(2)将蜡烛A放在玻璃的前面,从玻璃前面看去,玻璃后面有蜡烛A的像。
(3)再将蜡烛B放在蜡烛A的像处进行比较。
(4)用刻度尺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5)将蜡烛A换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师: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
②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不垂直);
④平面镜所成的像 (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实/虚)像。
像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师: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大家帮帮我:我总感觉走进平面镜是
6、像变大,远离时像变小,请大家告诉我,我的像变了吗?
例1: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 )
例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
A.1m B.2m C.4m D.6m
拓展:他向后退3 m后,他的像。。。,像与他相距。。。m。
师:有一次,在水果店,我说四个水果我都买了,老板说没有那么多的;我说那就买里面的两个吧,老板说这个真的没有;我说那就买外面的一个吧,老板说这个可以有。这是怎么回事呀?
师: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开始的蜡烛没有被浇灭的原因了吧。
师:例3:请看大屏,有一物体AB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分别根据成像的特点作出A′B′点,当然AB之间的任一点多有像点,怎么办?由于是虚像,所以连线用虚线。(垂直、等距、虚线)
拓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BC的像
游戏:请一位学生跟我一起表演照镜子。
师:将课本打到P68,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成像、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2)光污染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拓展:
板书设计:
§3.4平面镜
1.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