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物质的密度课 题6.3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2、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
2、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2)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验操作。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