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群和生物群落第3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非生物因素的概念。2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3.了解生物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4.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殊方法:保护色、警戒色、拟态。5.了解生物群落内种间和种内生物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生物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生物群落里种内生物间的关系和生物群落里种间生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的适应性。2.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及区别。3.生物群落内种间生物间的关系。四、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2、,简称群落。2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的总和,称为植被。3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A、微生物 B、动物 C、植物 D动植物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读图: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思考:这些图中植物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植物的环境中的因素旗舰树空气(风),阳光向窗外生长的植物阳光茂密的热带雨林温度,水沙漠中稀少的植物水,土壤上述现象说明:1.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分布受气候的影响,动物的分布又往往取决于植物。2.影响生物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3
3、.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阳光、温度、空气、土壤、水等环境因素。思考:(1)你还能举例说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吗?动物的换毛、换羽、迁徙和洄游,蚯蚓对土壤的影响等都离不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2)你能用实例来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吗?师:如仙人掌叶刺、肉质茎适应干旱沙漠的结果。虫媒花 鲜艳,甜 吸引昆虫风媒花 干,轻,多 能随风飞舞思考:除上述例子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殊的适应环境的实例?生物适应环境的特例: 生物适应栖息环境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1)保护色 特色: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 作用:有利于御敌和捕食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如鲜艳的色彩和斑纹(2)警戒
4、色 特点:色彩鲜艳容易识别 作用:示警,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某些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的状态(3)拟态 特点: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环境中的某个参照物相似 作用:迷惑天敌,有利于御敌和捕食二、生物之间的关系1.种内关系(1)种内互助:群体生活的种群内部分工合作(如蚂蚁、蜜蜂等)(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相互之间发生争斗。意义:对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能使后代优良。2.种间关系(1)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一旦离开一方另一方不能生存。(2)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1)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课堂小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因素叫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1、 生态因素 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