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培计划(2014)”项目参训学员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1)年度活动编号: 2015 年 5 月 15 日 活动主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主题:学习解读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拟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主持人崔秀丽主讲人崔秀丽参加人员数学全体教师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15、5、15活动地点:会议室活动方式与过程 一、数学组成员学习本学段“综合与实践”的总体要求。 二、课题组成员参与交流发言。 三、学习具体课例。 四、本次研修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1、在学习“数的认识”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2、事例出发,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比如,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并在课堂上列举出来,说明数的相关单位,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如车票、钱币、楼层、教室的黑板等;探讨数的现实意义,如大小、高矮、长短、价格等。 活动的素材取自于生活,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认识到事物的状态可以用多种形式去刻画。2、在“图形分类”活动中,可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标准以避免混乱,然后根据确定的分类标准对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单个小组呈现统计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帮学生理清思路。“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推进。3、在“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尽量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资料(可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经验。4、在“上学时间”活动中,可先引导学生测量时间做记录,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展示数据,鼓励从中发现信息。如:上学、放学需要的最长时间、最短时间等。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调查结果,获得更多信息。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体会分析调查结果及得到结论的乐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