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世界近代史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它开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俄国十月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的发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经过: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1688年,他们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荷
2、兰执政威廉)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w W w .x K b 1 .c o M2、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确立形成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了解法案的主要内容;105页)作用限制了王权,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责任制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由国王任命下院多数党领袖
3、为首相,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英国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3、代议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A、背景:改革之前,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方面没有改变,激起了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对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的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B、内容:降低了候选人
4、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区为选区。C、影响: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4、内阁权力的扩大(仅作一般了解就可以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权力开始膨胀。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内阁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来源:学+科+网 新 课 标 第 一 网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建立美
5、国1787年宪法(P109113)1、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这种政治体制使美国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w w w .x k b 1.c o mA、贸易问题:外国特别是英国的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严重威胁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各州的关税壁垒以及纸币的滥发,使国内商品流通不畅。B、债务问题:独立战争使美国欠下了大量的债务,各州上缴款项只能维持日常开支,无力偿还巨额债务。C、安全问题:外部:一些欧洲大国威胁美国安全,西北有英国,南部和西部有西班牙;内部: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1787年宪法的颁布1787年9月,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习惯上称为美国178
6、7年宪法。3、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A、宪法内容: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保留了南方奴隶制度,每个黑人按3/5人口折算。B、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C、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设立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牵制。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只向宪法负责;他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有权任命政府官员和最高法院大法官,但要经参议院同意;总
7、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因此,美国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故称总统共和制。立法权归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按照各州人口比例产生;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判。X k B 1 . c o m司法权归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
8、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4、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进步意义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它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实际上当时妇女、印第安人、黑人的选举权都受到了剥夺)明确财产性划分标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9、。5、美国联邦体制的建立(作一般了解)新 -课-标 -第-一 -网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6、美国两党制的建立(作一般了解)美国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实行轮流执政。两个政党虽然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补充:比较美国与英国民主政体的异同:相同:(1)背景: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启蒙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的结果。(2)内容:同属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否定君主专制,强调选举和议会立法,突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影响:都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展到亚洲和世
10、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同: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历史背景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未经历封建社会,封建传统势力薄弱来源:学。科。网Z。X。X。K国家元首来源:Z_xx_k.Com称谓X kB1.cOMx k b 1 . c o m国王w w w .x k b 1.c o m总统X k b 1 . c o m产生方式和任期世袭,终身制选举,任期制权力虚位元首,没有实权,统而不治,仅扮演礼仪性的角色有实权,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甚至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施否决权。政府首脑首相总统产生方式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由首相负责组阁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
11、官员,组成内阁。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政府不对国王负责,对议会负责且必须得到议会下院的支持;议会立法,限制王权,监督内阁;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政府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对宪法负责,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三、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各邦在普鲁士及其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开始联合专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宪法的内容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12、;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主宰国家一切的权力;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受制于君主;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3、评价局限性: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次之。进步性: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同时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四、法国议会制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政体确立A、共和国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惨败,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随
13、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B、共和政体确立:共和派与保皇派在议会中进行了长期的激励斗争,直到1875年,一票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总统:掌握行政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权力很大,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有立法权,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其他:将马赛曲定为国歌,7
14、月14日定为国庆日;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注意:宪法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都很大,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原因是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不同?不同点:(1)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虚位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帝国的元首是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2)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限制王权,监督内阁,首相及其内阁须向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议会由皇帝主宰
15、,仅有立法权,且任何法案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首脑是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其权力很大,握有行政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德意志帝国政府首脑虽是宰相,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总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不彻底的、不完善的代议制。4、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比较项目相同点不同点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并非虚位元首,都拥有实权。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总统和内阁需向议会负责。
16、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任命宰相,主宰议会。议会都实行两院制,议会作为立法机构;下议院的权力都比较小。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拥有选举总统的权力,总统和各部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由皇帝召集或解散,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受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控制,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五、总结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2、主要作用代议制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影响。3、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类型主要分为两类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例如:美国、法国等;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例如:英国、德国等;系列资料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