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主备人: 教研组长审核: 课改办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知识链接】1、情景导入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更不要说出
2、类拔萃。有所成就了。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奇女子。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于一身的人,但她的自强不息让她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并且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利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1主题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
3、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 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一、自主预习案1、作者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 一岁半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4、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并进入大学学习,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我的一生(又译我生命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检查预习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感 慨( ) 截 然( ) 搓 捻( ) 小心翼翼( ) 怦 怦( ) 譬 如( ) 绽 开( ) 花团锦簇( )(2)解释词语 譬 如: 惭 愧: 截然不同: 花团锦簇: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油然而生: 【课堂合作探究案】(一)读一读: 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二)议一议1.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2. 莎莉文老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三)谈一谈你认为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四)品一品“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