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悟小学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 靖边县第二小学 韩彩霞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在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人说:任何一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首先,算法多样化,可以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就会想方设法去思考、体验不同的算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习惯。其
2、次,算法多样化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思维活动,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数学现象做出不同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个性。最后,算法多样化给了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个性,这种学习个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二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出现2/3与3/4比较大小时,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纷纷说出了不同的比较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借用图形或者线段比较
3、、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化成小数比较,直到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中发现这些都存在着局限性,不是最合理的。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变成分母一样的分数后再比较。同学们在通过对他人观点的反思与讨论后,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亦能促发自身灵感,达到思维的深入,学生的潜能达到了发展。三、在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个基本的解题方法。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们广大教师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每个人心目中的基本方法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基本方法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我们教师一定要推荐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然后,教师作为与学生处
4、于平等地位的一员,参与到对各种算法的讨论中,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基本方法。这里,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在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式地接受。让每一个学生有选择适合自己方式的空间,这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其实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是在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式地接受。四、在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既要关注“量”又要关注“质”,最终得到算法的优化。 我们发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时候,有的学生排斥他人的算法,只是一味追求与他人不同的算法,来赢得老师的表扬。他只注意了算法多的“量”,而忽略了算法多的“质”。所以一方面
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另一方面,也不能让所有学生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既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法,又要适度地让他们了解其他思路,在了解后再选择原先还是否是最爱,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比较、感悟中不断选择、完善,实现优化。为了优化,在课堂上不仅要加强师与生的互动交流,更要注重生与生的互动交流。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解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总之,我觉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追求每种算法都让学生掌握,而是通过对算法多样化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倾听、体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个性。在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参考文献:陈清容,对小学数学课算法多样化的思考徐 辉,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