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效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3.会利用公式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认识和体会物理概念;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 识;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通过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的教学,从而增强节约能源
2、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难点:1.比值法定义物理量2.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准备:弹簧秤、滑轮组、细线、钩码、铁架台、刻度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二、 新课教学(一)什么是机械效率1.实验探究:课文图9-29 有用功与额外功 2.学生计算并回答借助动滑轮时,其拉力所做的功多一些的原因 3.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上面是总功、额外功及有用功 4.多媒体展示在具体生产中的总功、额外功、有用功及其定义 5.教师讲解总功、额外功及有用功的关系,引出效率问
3、题多媒体展示内容: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及动力功,(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额外功:克服机械自重与摩擦所做的功。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总功与额外功之差)。 6.定义机械效率,写出定义式及意义 W有W总 7.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 8.例题讲解(师生共同完成)例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解1.分析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写出已知条件 G=200N F=120N h=9m 2.写出所求量 W有=? W总=?=? 答:略。9.课堂反馈:回答下列判断题(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二)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 1.改变上面例题中的两个数据,重新计算机械效率 2.回答机械效率变化的原因 3.实验探究:图9-30 机械效率相等吗 (采集数据并计算) 4.学生思考后回答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5.提高机械效率有何意义 6.一般机械的机械效率 7.机械效率为什么小于1.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主要内容,多媒体展示。四、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