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欧姆定律课 题17.2欧姆定律 备课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由上节实验明确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及其成立的条件;2、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3、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变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4、逐步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问题,并掌握计算题的步骤。教学重点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教学难点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师 生 互 动个案补充一、引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实验我们得出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什么?二、新授自主探究:阅读教材第26页,思考下列问题: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
2、?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I=U/R(R:电阻;U:电压;R:电阻)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欧姆定律中的 I、U、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学生阅读例1,分析该题知道什么?求什么?应该用什么公式?解:已知U=12V R=30I=U/R=12V/30=0.4A答:通过灯丝的电流为了0.4A学生阅读例2,分析该题知道什么?求什么?应该用什么公式?解:已知U=12V I=0.3A因为:I=U/R 所以R=U/I=6V/0.3A=20教
3、学过程答:电阻R的阻值是20。三、达标测试1. 欧姆定律是 国物理学家 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2.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 30 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 。5. 根据欧姆定律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6.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 A.0.25A B.0.5A C.2A D.3A7. 把一个3的电阻和一个6的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图7.2-3) ,电源电压为3V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是多大?图7.2-3课堂总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及其变形式,并了解了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板书设计: 17.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内容: 公式及变形式:I=U/R 公式中的各单位: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