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林山水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中入境,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 课 文的语言美。3、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独特的美。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板书课题)2、今天,老师要和你
2、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深入地了解和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让我们快乐出发!同学们快看-二、学法迁移,自学课文。1、小结学法。昨天,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 (多媒体出示学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2、出示要求。 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3、全班交流,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奇、秀、险)4、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很美?请你给大家美美地读一读,我们来进行一个朗读 比赛。谁觉得自己能够把桂林山的特点读出来,就自告奋
3、勇来当擂主,接受同学们的挑战。挑战同学要先对擂主做出点评再朗读。(擂主读文,挑战者进行评价。师强调读书要读得有声有色。)5、你觉得这一段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法?(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三、读中品悟,感受自然之美。过渡语:静、清、绿的漓江水犹如一面大镜子,倒映着奇、秀、险的桂林山;奇、秀、险的桂林山环绕着静、清、绿的漓江水,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老师朗读最后一段。1、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师范读课文尾段2、激情点拨。是的,桂林的山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那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3、就让我们一起把美景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吧!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尾段。4、多媒体出示动画,音乐伴奏,生齐读最后一节四、读说结合,回顾全文。1、大家游览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中间好像缺少一位导游,谁愿意担此重任,带领我们的“喜洋洋旅行团”继续快乐前行?2、在碧波荡漾的漓江边上,有许多木筏小舟在等着我们呢,让我们乘着小舟,轻轻地划动着双桨,在漓江中尽情畅游吧! 板书设计: 水:静清绿桂林山水 美如画 山:奇秀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