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卖油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疏通文意来了解课文大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大意。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方法:品读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 型:讲读课教学过程:一、 先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熟悉内容。3、了解作者情况。(二)导入新课: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
2、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今天我们就要来结识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三)检查预习:介绍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教师说明:古人的名字比我们现代人要复杂些,名一般是出生后由家里人取的;字是举行成年礼时取的(男子20岁,女子15岁);号,是有一定名望或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除了作者有谥号外,文中还有一个人也有谥号,这个人叫什么名字?(陈尧咨,姓陈,名尧咨,谥号康肃。)(四)自主学习:过渡语:我们学习古文应先从朗读入手,
3、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先请每个同学把课文自读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词,认真看看注解,或者向身边的同学、老师请教。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并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2、教师范读一遍。3、学生齐读。二、 后教环节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说说文章大意要求:同桌、前后排同学互相讨论,说说文中每个语句的意思。之后班级交流:1、有哪些字词或语句的意思还不十分确定的,提出来,全班讨论交流。学生互说课文大意。问题预设:(一)口头翻译句子:1、公亦以此自矜:见其发矢十中八九。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徐以勺酌油沥之(二)完成练习:1、 请几位位同学来说说文章的的大意。2、 归纳文言现象:结合练习册三、 提升环节:1、同桌继续互相直译文章。2、背诵课文。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