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知识和能力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
2、,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教师总结: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新知新解:一、自主预习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
3、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学生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探究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交流点拨:晓程可以告诉父母、老师,也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因为当我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而应通过合法的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探
4、究三: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学生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交流点拨: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以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等等。探究四:遵守法律、捍卫法律1学生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2学生反思:以上这些规定,我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你打算怎样做?提示: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会依法办事;认识了要树立法律信仰;明白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小公民。五、板书设计: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幸福生活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尊崇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