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老师教学内容我的老师年级学科七年级语文教学课时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2、知道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的老师。二、 讲授新课(1) 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
2、芸芝老师。 (2)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填写下表: 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表现的内容? 1、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我/有一次/教室/她的教鞭/大伙笑了/表现温柔、慈爱) 2、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我们/课外/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假日里/她女友家/认识了蜂王/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 4、老师教我们读诗 (还记得,还能背。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写字的时候/都急于模仿/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 6、老师排
3、除小纠纷 (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7、梦里寻师 (我、母亲、老师/一个夏季的夜晚/我家当屋/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夜里我起身找老师/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注: A、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B、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 )(六)总结讨论: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 蔡老师是
4、教语文(当时称国文)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让我们观察蜜蜂”;“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 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七)选段精讲课文10-14节 1画出上文中抒情的句子,并说说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
5、么改用第二人称?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3一般说来,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来,为什么说“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讨论并归纳: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4“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加点的两个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互换。“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看不清楚。5“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的“这”是指什么? 6“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改为“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有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二再理脉络,品析人物形象加(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学生?从哪些地方看出?梳理两件详写事件的六要素板书设计我的老师假装发怒 教我们跳舞 带我们观察蜜蜂 教我们读诗 我们看老师写字 (略)老师排除小纠纷 梦里寻师 (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