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岳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2学情分析 初一下学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翻译和阅读能力,能自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可从“炼字”入手。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望岳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
2、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活动2【讲授】望岳 指导学生朗读。问题探讨: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3、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四、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活动3【练习】望岳 1、写出初见泰山时的激动、惊叹、仰慕之情,突出它的横亘远处、参天耸立的句子是: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3、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4、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达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的诗句是:活动4【作业】望岳 背诵并默写本诗